第一章 漳洹猶覺淺 法華寺

這些年,每去北京時,我總想抽空找找法華寺,也就是譚嗣同深夜來找袁世凱密談的那座古廟。

袁世凱之所以成為中國近代劇中的大白臉,這座京城名剎應該算是他的第一個舞台。

從被指責出賣了光緒皇帝與維新變法志士,到彈壓「義和拳」、「紅燈照」等民間排外運動;從恃武力逼清帝退位,到施詭計使自己留在北京當國家元首;從冒天下之大不韙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到悍然宣布取消共和國體恢複帝制,近代中國的幾乎每一件大事都與袁世凱有關。這其中,最富傳奇色彩的當屬戊戌年的背叛行徑——人們說,不是他在「變法」關鍵時刻的卑鄙出賣,中國近代的第一次全面政治改革就會一舉成功,年輕有為的光緒皇帝就不會遭黜,反倒會在康有為等維新黨人的輔佐下力挽狂瀾,讓中國走進新時代。若果如此,中華民族與現代世界的差距也就不會拉得太大。

這樁歷史公案太刺激!

北洋軍首領袁世凱奉令晉京,再次破格受到光緒皇帝的召見,且一連兩次,並被加授兵部侍郎銜(等同於從一個精銳師師長一躍升為國防部副部長)。回到旅居的法華寺里後,忽有不速之客登門造訪,且不待門人通知,就闖進內宅!看名片方知,此人乃軍機處的章京(秘書)譚嗣同。

然後,兩人閉門密談。一個是不顧一切要拯救被困於深宮中的明君,並決心以暴力強行推進改良大業的熱血黨人,一個是手握精兵,且身為維新圈兒里的「強學會」會員的壯年將領,兩人一文一武,均是受「聖上」信任的漢人精英,歲數相差也不大(時譚三十二歲,袁三十九歲),故應能談得來。

不期,古廟夜談之後僅兩天,慈禧太后即從頤和園返回宮中宣布親政,而主持新政僅百天的光緒皇帝卻戚然被囚——「戊戌變法」慘敗。

兩位夤夜密談者,一個和其他五位維新同志頭滾菜市口刑場,成了千古凜然的烈士;一個則在民間的罵聲中不斷被拔擢,直至位極人臣的第一漢官。兩位密談者的結局真是相去天淵!

我儘管自忖對北京有些熟了,但對譚袁密晤過的法華寺究竟在何處卻一無所知。讀到的相關書中,說起發生在那座古寺中的密談,已十分翔實,但說起其具體方位,均語焉不詳。

某次去潘家園「淘」舊書,滿載而歸途中,車經天壇路,驀然見到路牌上有「法華寺」的地名。但箭頭指處,是一座大棚化的農貿市場。

停車暫借問,或恐有遺存?一位老人遙指樓群里,慨嘆:有座古廟來著,早沒啦!那是什麼時候的事啊!

我遂對法華寺不存念想,只道是該寺已在火柴盒式的居民樓群中與世長辭矣。

然而,就在全然無意間,我結識了北京市東城區文物管理所的所長李志誠先生,他的一番話讓我頓感柳暗花明。老李點撥道:你要看的法華寺不在南邊,就在我們東城,老北京的法華寺不止一處。

他不光很熱情地接待了我,而且還馬上安排屬下李繼寶專程陪我前往其「勢力範圍」內的法華寺舊址探看。於是,原以為早已辭世了的古剎,瞬間復活了。

對了,不能不交代的是,這一次,老天爺還是沒忘朝我頭上灑點陰雨,而且,這回已經是酸雨了——滴在身上和車窗玻璃上的,都是泥黃色的點子。大自然雖寬大無邊,但偶爾也會朝無休止地折騰他老人家的某個地區的人類來點小懲戒什麼的。

文管所的司機輕車熟路,一會兒就把車開到了王府井大街的北口,向東稍拐,便轉到了華僑大廈的停車場。

正疑惑,小李已領我從停車場後門出去,走進一條小巷。

「到了,就是這個大雜院兒。」他停在了一個極不起眼的小門兒口。

我留心了一下破門框上的小紅門牌——

多福巷44號。

中國的寺廟都是坐北朝南,法華寺應不例外。只是,眼前的一排排毫無套路的老房子擠在一塊兒,分不出個東西南北來了。往院里走走,我才明白,我們是從最北邊進入了原先的法華寺——我走歷史的後門了。

從後往前看,滿目傷心景。

早沒了大雄寶殿和東西配殿,只通往東邊院落的廊門上方有些失了色的畫梁。一戶擠一戶的陋室把個京都名剎塞得滿滿當當。從昔日神祇們住的殿堂飛檐往上看,北面的華僑大廈岌岌乎壓在頭頂。

小李三拐兩拐就把我領到了大雜院兒的最南端——一條只容一人通行的細巷裡。躲過身旁一輛輛自行車和頭頂一件件晾著的衣衫的羈絆,他佇足一方巨石前,指點:這是整個廟裡留下的唯一文物了。

側看不知何物,近前方知是碑,且是「大清乾隆四十三年仲秋吉日」所立的龍首大碑。

碑身稍前傾,似有一臂之力即能推倒。石趺半埋土裡,正是淪落風塵狀。旁有廢棄的大缸、破桶、煤池相伴。

此碑一旁,尚有半截古碑,顯然是故意砸斷的,埋在土裡,碑身上什麼字也看不出來了。

碑後褪了色的木門吱呀開啟,一位婦人探出頭來問:幹嗎的?小李申明:文物檢查。婦人乃退回宅中。

我長長地吁了口氣:法華寺已經破敗至如此模樣了!

東華門外二里許,豹房巷有古剎法華禪林,明正統間,內監劉通舍宅創建……

我艱難地摸識著那塊完整的大碑的碑文,約略明白了法華寺的身世。

豹房巷即如今的報房衚衕,即法華寺正門所在的那條東西向的小街,因明朝皇家曾在此豢養豹子而得名。該廟是明正統年間一位叫劉通的太監捨棄自家而興建的寺廟。明正統年間至今,已有五百五六十年的歷史了。「國朝二百餘年間中迭有廢興……」,已經漫漶了的刻字隱約透露出其身世的磨難。旁邊那塊已經被毀成半截的古碑,也許正是劉通當年創建此寺時的遺物。

法華寺最富神秘色彩的,當然不是它當年是如何如碑文所稱的「規模宏敞」和「煥然增麗」,而是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初三(1898年9月18日)深夜的那次引人遐想的密晤。

君權時代,外省高官晉京彙報工作,若無自己的宅子可居,就只能棲身於寺廟裡了,那些為數不多的客棧車馬店,自不是這些大人們所投宿的地方。清代,王府井一帶,距紫禁城的東大門東華門很近,所以此地的大寺廟也就成了不少大人物的落腳地。隔這兒不遠的現在已經消失了的賢良寺,就是當年李鴻章李大人最後的住處。

一向謹慎有餘的袁某奉詔來京後,就在這王府井東邊的法華寺里住下。

其實,若論此廟接待過的要人的級別,只具「武衛右軍」頭領銜的袁世凱還不上數,早在他來此下榻的幾十年前,就很有幾位親王、大臣屈尊藉此設巡防處——因為咸豐爺已經被蠻橫的英法聯軍打得跑到熱河「避暑」去了,留下的弟兄們不願在別處接待前來談判的可惡的洋大人,便選擇了規模「為東城諸剎之冠」的「敕建法華禪林」與敵酋會談。有人考證說,這是中國領導人第一次在國都里與老外進行交涉,此前,他們都像乾隆爺一樣的德行,以為夷人們來華只為想做我泱泱中華的藩屬,他們的通商要求不過是納貢的借口。這會兒,羞汗涔涔的清朝王公們終於在這座古廟裡知道了「番夷」不是吃素的,模模糊糊明白了後世的鄧小平先生總結出的「落後就要挨打」的硬道理。

如此說來,我面前的這幢石碑的額題「萬代流芳」四個大字就該改改了,實為「萬代銘恥」之地。

與東洋人打了無數次交道的袁世凱,理應也曾立於這座碑前悵然而嘆過吧。

但他更多的時間是在猜測:正在忙於推行新政的年輕「聖上」為何會對我這般厚愛?初一在頤和園裡接見了一次,緊接著第二天又要召見!為什麼?皇上為什麼給並無顯功的自己突然授予兵部右侍郎之高位?金口玉牙說的那句「此後可與榮祿各辦各事」是什麼意思?皇上的話讓人誠惶誠恐,不知正對他疑慮重重的頂頭上司榮祿大人會怎樣看他!官場無人不知,文淵閣大學士榮大人乃慈禧太后最信賴的滿族大臣,以當朝第一要臣之位被下派到了直隸總督任上,不就是為了確保京城的安全嘛!直隸總督,名列全國諸總督之首,直接拱衛京畿,位置何等要緊!他袁世凱的新軍不才是榮祿麾下的一小部分?據傳榮大人和大批朝臣們對光緒爺在康、梁等人鼓動下的「變法」並不「感冒」,而一直在頤和園頤養天年的「老佛爺」也越來越為兒皇帝的一味胡鬧感到頭痛。時局相當微妙,他袁世凱不能不驚悚。

在確,當時宮廷內新舊兩派的鬥爭已到關鍵時刻,兩種風言攪得人心惶惶:一是說皇上已默許維新黨人採取非常措施,即「圍園劫後」(包圍頤和園,劫持在那裡安度晚年的慈禧太后),並誅殺老臣;一是說下個月太后將與皇上一道去天津閱兵,屆時在榮祿營中宣布廢黜光緒另立新帝。無論怎麼說,皇上地位岌岌乎!

袁世凱有所不知的是,正是在康有為的建議下,光緒皇帝才公開召見了袁世凱,並賜以重恩。皇上和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