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篇 百萬案 第十三章 烏夜啼

無難無易而惟義之是者,君子之行也。

——王安石

馮賽離開鮑家別院時,天已經全黑了。

秦廣河、黃三娘、鮑川被汪石卷進這麼大的禍難中,家中各有一人被拘押在大理寺,汪石若找不見,一家得賠三十多萬貫。他們三人卻都沉著氣,並不如何焦憂,是由於財底厚,經得起這損折,還是由於感念汪石的恩義?

他們固然可以這般,我卻不能。汪石若真的和譚力、於富、朱廣、樊泰四人是同夥,那麼我妻女便應該是被汪石主謀劫走。若找不見汪石一夥,恐怕再也見不到她們。

這時沿街家家戶戶都已經關門閉戶,只透出一些燈光,不時傳出一些笑語聲。幾天前,自己一家人也還這麼和和樂樂,如今卻只剩自己一身一馬,在這夜路上盲人一般亂撞亂尋。馮賽心裡又一陣凄愴,不知該如何才好。

一路疲乏,回到爛柯寺,到了寺門前,他剛倦然下馬,卻見門前台階上一個黑影忽然立了起來,嚇得他一身寒慄。

「馮相公?」那黑影陡然出聲。

「你是……」馮賽驚魂未定。

「我叫孫獻。以前跟馮相公打過不少照面,馮相公可否記得?」

「哦……是你?」

「我在這裡等了好一陣了。」

「有什麼事嗎?」

「有件要事跟馮相公商議。」

「什麼事?」

「我們都在找同一個人。」

「嗯?」

「汪石。」

馮賽一驚。

「這裡說話不便,馮相公可否移步那邊的茶坊?」

「好。」

兩人一起走到龍柳茶坊,茶坊里已沒有客人,店主李泰和也不在,只有個夥計在收拾清掃。孫獻選了個已經收拾乾淨的臨街座位,兩人一起坐下,要了兩碗茶。

馮賽這才打量孫獻,以前在虹橋一帶常見此人,尖尖瘦瘦的,臉上常掛著一絲笑,言語做派始終有些不牢靠。因此,馮賽和他只是偶爾點點頭。這時,孫獻臉上帶著些酒意,看著越發信不過。

「你為何找汪石?」

孫獻等那夥計進到後邊去了,才開口答道:「我父親原是左藏庫庫監,上個月月末左藏庫飛錢的事,馮相公應該聽說了吧?」

「飛錢?沒有。」

「竟遮得這麼嚴?」孫獻澀然笑了笑,而後將左藏庫飛錢、他父親被貶逐、俸錢庫庫監藍猛猝死、巡卒全都刺配的事講了一遍,他雖有些醉,卻心思不亂,講得頭尾清楚。接著又講到藍猛和巡卒賭局,最後才說到了汪石。

馮賽越聽越吃驚,等聽到汪石時,更加震驚。難怪汪石看著出身窮寒、來路不明,卻有那麼多錢,難道和左藏庫飛錢有關?

「馮相公那裡是百萬貫,我這裡是十萬貫,全都和這汪石有關。家父無辜被冤,這件事我一定要追查清楚,還家父一個清白。」

馮賽見他話語雖然懇切,神情卻始終有些虛浮遮掩,他追查汪石,自然不全是為父洗冤,更看重的恐怕是那十萬貫錢。不過,無論他居心如何,的確是一心要找見汪石,多少是個幫手。

「關於汪石,你查到些什麼?」

「目前還沒有什麼線索,不過他設計讓藍猛欠下三千貫賭債,應該無疑。」

「聽你剛才說,的確有理。」

「馮相公可查到他的去向了?」

「沒有。至今不見他蹤影,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

「既然我們都在找這個人,能否聯起手來?」

「好。我們分頭去找,若發覺了什麼,及時互相告知。」

「好!」

盧饅頭又尋了大半天,仍一無所獲。

他沿著御街,走到相國寺西南角的州橋上,望著橋邊那條大街。這是汴京城最熱鬧的州橋夜市,往來的人流車馬擠擠挨挨,河水一般。沿街擺滿了各色食攤,水飯、爊肉、旋煎羊、白腸、鮓脯、凍魚頭、辣腳子、姜辣蘿蔔、麻腐雞皮、麻飲細粉、素簽砂糖……燈燭熒熒,一眼望不到頭。

他走得疲乏,見旁邊有個麵食攤子,便過去坐到條凳上,要了碗絲雞棋子。不多時,攤主將一碗棋子端了過來,雪白面塊配著雞絲、筍片和芹段,清香滾熱。他早已飢餓,顧不得燙,拿起筷子便埋頭吃了起來。正吃著,旁邊一人挑著個挑子走過,筐子上的竹篾掛到了他的衣襟,那人卻毫不知覺,繼續大步前行,將他的衣襟扯開了道口子。他忙回頭要叫,才張開嘴,卻一眼看見街對面一輛廂車——車身青碧,綠綢幔子,透過人潮間隙,後簾似乎閃過桃花、圓月!

他一驚,忙站起身,踮起腳望過去,果然是!綠綢帘子上,綉著一枝桃花,桃花後是一輪圓月!

他忙扒開行人,追了過去,攤主在身後叫嚷「面錢還沒給!」他卻根本顧不得,狠命往那邊擠。街上人太多太密,挨了不少罵,才好不容易衝到對街,然而那輛車卻拐進了旁邊一條小巷。他趕忙追了過去,那條巷子一片漆黑,只隱約透出些人家戶的燈光,連腳下都看不清,只能聽見車輪軋路聲。

他像追命一般拼力追趕,一不小心,被腳底一塊翹起的青石絆倒,老骨頭幾乎跌碎,疼得好一陣連氣都背了過去,等他忍著痛爬起來時,那車早已駛遠。他一瘸一拐繼續往前追,穿出巷口一看,前面一條橫街,左右都一片死靜,不見一個人影,更不知那輛廂車去了哪邊。

他氣恨之極,連連捶打自己的老腿,幾乎哭出來。挨著痛,又左右尋了好半天,根本看不到那車的蹤影,只能不住聲怨罵著,一路瘸著回去,把面錢付給了那攤主,苦嘆著慢慢回家去了。

馮賽回去時,烏鷺禪師已經安歇,小和尚弈心還替他留著門,獨自坐在佛殿前的台階上看月亮。馮賽心下愧疚,忙低聲致歉,弈心卻和聲細語吟了句:「空院留月影,虛門待歸人。」

兩人一起回房,各自脫衣歇息。弈心不久便睡著了,馮賽雖然疲累,卻睡不著,看著月光透過窗紙灑進屋中,一片霜寒。念起妻女,憂悶難禁,默念著吟了一闕《烏夜啼》:

一窗明月如鹽,灑心間。離恨無端催取,枕邊咸。

更與漏,骨與肉,兩熬煎。半夜風吹花去,半床寒。

反覆默誦了幾道,越誦越悲,不由得滴下淚來。良久,心緒才漸漸平復,卻依然難眠。他想起周長清所言的信己,信所當為與能為,這樣苦思無益,還是該儘力收神,儘快理清楚汪石的事,這才是當為與能為。

於是,他止住悲緒,將念頭移到孫獻身上。若孫獻所言屬實,這汪石就越發詭秘難測了。他難道真和左藏庫飛錢有關?連庫監在內十幾個人親眼目睹錢飛走,又是怎麼一回事?

不過,他隨即想到汪石在正月間就已經有十萬石糧和八萬匹絹,按時價,當時已經至少有幾十萬貫家底。而庫錢飛走卻是二月底,他的本錢並不是靠左藏庫飛錢才有的。何況二月初他又貸到了百萬貫,何必再冒天大風險去打那十萬貫國庫的主意?何況,飛錢這件事太過離奇,就讓孫獻自己先去查著,百萬貫官貸更緊迫。

他又細細回想今天和秦廣河、黃三娘、鮑川三人的對話,汪石是藉助現錢短缺、糧荒、絹荒三件事,分別打動了那三人,先施恩,後求報,讓三人心甘情願替他擔保。看起來都是湊巧遇到,但這「湊巧」無論如何都像是事先有意設計。就如他低價搶斷我的鹽鈔、茶引主顧,讓我賣不出去,而後又來向我收買,救了我的急,讓我不知不覺便感激信賴他。

不過,鹽鈔、茶引還好設計攔斷,汪石又怎麼可能設計出秦廣河缺現錢?至於糧荒、絹荒,是由於方臘鬧事,水路受阻,更不是區區汪石能夠設計得了的。他反覆琢磨,但對汪石所知太少,始終無法猜破其中隱秘,便轉而想到秦廣河、黃三娘、鮑川三人的態度。

按理來說,這三人都是京城頂尖的豪商,不論才智還是手段,都是世間一等,絕不會輕易受騙,受騙之後也絕不會輕易罷休。然而,三人卻都是一副聽之任之的態度。

秦廣河還好說,汪石先用兩萬貫現錢替他救了急,又替他找回了「母錢」,他迷信「母錢」之說,這一恩情在他心中,比前一件更重。他又信佛,深信因果,得之於汪石,又失之於汪石,於他而言,也是一樁因果,因而能自我解釋,不太執著。但黃三娘和鮑川呢?汪石雖然救了糧荒和絹荒,但其中公義遠大於私恩,他們兩人卻也同樣聽之任之。這多少有些不合常情。

黃三娘、鮑川與汪石之間,恐怕並非僅止於此,其間應該還藏著些什麼……

邱遷被一陣唰唰聲驚醒。

聲音其實不大,是從小院外的巷道傳來,由於他揣著心事,夢寐中仍自警醒,所以才聽到了。

他悄悄支起身子,將耳朵靠近窗戶細聽,是腳步聲。比常日來回巡視的家丁腳步要重許多,雖然是多個人,但很齊整,應該是幾個人抬著重物在行走。一組人過去後,又一組人經過,前後大約一共有五組。這些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