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文人做官的瓶頸 7.身正也怕影子斜

「文章四友」中的蘇味道,他的孫子不如杜審言的孫子杜甫那麼有名氣,但他的後人是中國文壇罕見奇才——眉山三蘇,蘇東坡為其代表人物。蘇軾的文人性情更為嚴重了,他因未能看清熙寧變法的大形勢,寫文章譏諷阻撓新法,不知深淺地試探宋神宗的改革魄力,結果可以預見,被革新派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從他的《湖州謝上表》及其他詩作中斷章取義,羅織了罪名,以「謗訕新政」被御史台查辦,這就是宋代著名的文字獄「烏台詩案」,三十九人受到牽連,主要有司馬光、張方平、范鎮、黃庭堅、王詵等人。蘇軾身陷囹圄四個月,經過多方斡旋,被貶黃州。宋神宗去世後,哲宗即位,蘇軾被召回以龍圖閣直學士知杭州。臨行前有人囑咐他一句,願君至杭少作詩,恐為不喜者誣謗(《明道雜誌》)。經過一次打擊,也該明白官場險惡了。到了杭州之後,閑著沒事喝酒賞花練書法,別瞎寫詩誹謗朝廷。說這句話的人是名相文彥博。

文彥博是典型的文人士大夫,其詩作在宋代詩壇佔有一席之地,著有《文潞公集》。文人出身的文彥博身上看不到文人的通病,反而深諳官場之道,遊刃有餘。或因他讀書很廣學問很深,所以思路開闊,看清了官場的真實面目。文彥博歷仕仁、英、神、哲四朝,出將入相,前前後後長達五十年之久。執政得體、處事圓滑、恩威並施,寫得一手好文章,練得一手好書法,還能帶兵打仗,八個兒子、三十九孫進入朝廷,皆居要職。文彥博無疾而終,享年九十二歲,為北宋名相的傑出代表。《宋史》贊曰:「公忠直亮,臨事果斷,皆有大臣之風,至和以來,共定大計,功成退居,朝野倚重。」

文彥博,字寬夫,河北東路汾州介休(今山西省晉中市介休縣)人。文彥博祖上本姓敬,先祖仕宦後晉,為避後晉高祖石敬瑭之諱而改姓文。趙匡胤建立大宋,結束了長達兩百年的軍閥割據局面,文彥博恢複本姓,沒想到趙宋翼祖中有個叫趙敬的,再次避其諱又改姓文。文彥博於宋仁宗天聖五年進士第,以大理評事知絳州翼城縣,先後知榆次縣、通判兗州等。

兗州這個地方產墨,是文人士大夫的最愛。任滿回京述職的文彥博沒少帶回去,他不像同年包拯「不持一硯歸」那麼實在。書寫公文離不開墨,北宋中期每枚墨的市場價在十貫錢左右,好一點兒的墨可達三十貫。文彥博回京述職,時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呂夷簡一見奇之,直截了當地問他,有帶兗州墨回京嗎?呂夷簡是太宗時名相呂蒙正的侄子,宋仁宗即位時尚年幼,由太后臨朝聽政,《宋史》載:「自仁宗初立,太后臨朝十餘年,天下晏然,夷簡之力為多。」呂夷簡輔佐執政,對北宋中期的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呂夷簡與文彥博一樣,同是文人士大夫出身,但身上沒有文人情結,要不然也不能做宰相長達二十年之久。呂夷簡一眼洞穿了二十八歲文彥博的小九九。文彥博非常識時務,次日獻墨。文彥博拿著墨,呂夷簡也不接,就在那兒熟視良久,大有看手相的意思。《夢溪筆談》也是這麼記載的,稱「蓋欲相潞公手也」,給一樁雅賄事件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

宋代士大夫之間相贈禮物稀鬆平常,只要數額未到大得令人髮指的地步,大家是默許的。就好比朋友從地方回京帶點兒土特產送你兩隻烤鴨,人情所致可以理解,同樣朝廷大員默許地方官帶禮物進京。呂夷簡主動「索賄」實際上是在試探文彥博,看看這位後生是否上道。如果文彥博具有文人情結,估計得寫首詩罵他一頓臭不要臉的,這是當朝老宰相暗中教了他一招為官之道。文彥博心領神會,借著「獻墨」的機會,讓領導給看看手相。明道二年(1033年),文彥博留在了京城工作,任殿中侍御史,主管監察的。文彥博從老領導這裡學會了這招,後來用到了刀刃上,遂登堂入室,直達相位。

三十五歲時,文彥博以戶部員外郎下地方,出任河東路轉運副使。當時西夏李元昊相當猖獗,經常侵犯宋域,隔三差五過來搶劫。有那麼一次,李元昊突襲麟州,恰好文彥博在,老文臨危不懼,組織人力抵抗。李元昊圍困了十日,攻城未遂,知道人家以逸待勞不怕他,最後只得撤軍。文彥博成功抵禦西夏入侵,因此名聲大噪,經范仲淹的舉薦,遷天章閣待制、都轉運使、知秦州。文彥博的經歷說明了有人提攜是一方面,關鍵自己得干出點兒政績來,給上峰提攜你積累資本,提個混吃等死的主兒,讓其他官員情何以堪,保不齊連同你的伯樂都被攻擊下野。

文彥博的仕途彷彿一把火燒完了,接下來進入了瓶頸期。這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時期,如能突破,仕途會很明朗,如果突破不了,這輩子估計也就到頭了。四年後,文彥博以樞密直學士知益州,轄區在今天的四川成都。四川是自古以來的天府之國,民俗喜行樂。文彥博作為益州長官入鄉隨俗,很快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大搞娛樂活動。文彥博在地方花天酒地的嗜好不知通過什麼途徑傳到了京師,中央派御史何聖從前來查辦。文彥博的消息十分靈通,正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文彥博的眼線是他的干侄女,文彥博接到消息後十分緊張,如果何檢察官擺平不了,很可能影響到他的仕途晉陞。幕僚中有個叫張少愚的說,不足慮,我與何聖從是同鄉,保證逢凶化吉。等他來了咱們如此這般招待。

張少愚特意前往漢州去迎接何御史,招待場面十分隆重,酒樂伺候。酒酣耳熱後,張少愚施展了殺手鐧,請出來當地著名營妓表演歌舞。何御史意志不堅定,在糖衣炮彈的打擊下,沒幾個回合淪陷了。面對閉月羞花的營妓,何御史就問她姓什麼,營妓答姓楊。半醉半醒狀態下的何御史才子情結湧上,想起了「章台楊柳」的典故。唐代韓有妾柳氏,以艷麗稱,因安史之亂,兩個有情人天各一方。後來韓給留在長安已經出家的柳氏寄詩:「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亦應攀折他人手。」於是何御史給楊營妓取名「楊台柳」。在一旁察言觀色的張少愚瞧准了時機,解下楊營妓的羅帕,提筆在上面寫道:「蜀國佳人號細腰,東台御史惜妖嬈。從今喚做楊台柳,舞盡東風萬萬條。」並讓楊台柳唱出來,給何大人助興。有酒有肉有美人,這麼一伺候,何御史甚感四肢百骸如墜雲端,悅然銷魂。

何御史有楊台柳陪伴,整天酒不醉人人自醉的,不提去成都的事兒。張少愚提醒他該辦公事了,何御史這才告別佳人,怏怏不樂地趕往成都。何從聖到了成都後拿出了監察御史的嘴臉,表示要公事公辦,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急轉彎。文彥博說行,那就公事公辦吧!每天工作結束後,文彥博好酒好肉小心翼翼伺候著,但何御史的臉上始終陰天。招待會光吃酒沒什麼意思,正在何御史鬱悶時,忽聽有人唱道:「蜀國佳人號細腰,東台御史惜妖嬈。從今喚做楊台柳,舞盡東風萬萬條。」何御史定睛觀瞧,這不正是他朝思暮想的楊台柳嗎?心裡猛然「咯噔」一下,暗道不妙,著了人家的道。

張少愚的安排很巧妙,他也看出了御史的面目,彷彿給孩子吃的葯,水果味的、包裹糖衣的為佳。先讓何御史嘗到美色的甜頭,然後就此打住。好東西不能一直供著,山珍海味也有吃膩的時候。張少愚準確地把握了他的心理節奏,先給他培養出習慣來,斷掉之後必然非常難受。到了成都,御史必然鐵定拉長個驢臉。當急於所求的東西再次出現,他還有什麼好說的?消除文彥博在益州宴安逸樂傳言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前來檢查的人拉下水。

雙方成了一根繩上的螞蚱,建立「塗鴉模式」,雙方的形象一樣黑,才能夠消除文彥博花天酒地的謠言。如果監察御史不識相,吃干抹凈了走人,回到朝野告文彥博一狀,估計他不想活了。既然文彥博能把他拉下水,必然有他「有福同享」的證據。果不其然,在文彥博盛情款待下,何御史滿載而歸,及還朝,文彥博之謗遂息(《邵氏聞見錄》)。假如換了別的文人,估計清高的情結會出來作怪,管你什麼監察御史,老子身正不怕影子斜。但實際上,輿論是把看不見的利刃,可以殺人於無形之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