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出個黎明 第九章 鐵血遠征軍,殺出個黎明

隨著中日兩國在各條戰線均進入僵持階段,時間也悄然來到了1940年年底。

1940年9月,德國、日本和義大利三國簽訂攻守同盟,是為軸心國。

1941年6月,德國全力進攻蘇聯。

「二戰」之初,被德軍「閃電戰」(充分利用飛機和坦克的速度優勢,集中兵力,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擊破的國家名單有長長的一串:波蘭、荷蘭、比利時、法國……這給希特勒造成了一個嚴重的錯覺:閃電戰可以包打一切。所以希特勒對付蘇聯的戰術還是閃電戰。

可希特勒並沒有意識到:再高明的戰法,也有它的弱點。閃電戰的弱點就是它過於注重速度和成功率,一旦不能快速「劈」死對手,就會錯過稍縱即逝的機會,陷入拉鋸戰。一旦進入拉鋸戰,汽油、彈藥、衣服和食物等補給跟不上的「閃電」部隊,就成了深入敵陣的孤軍。那些被閃電戰擊破的國家與蘇聯相比,從國土上來說,都缺少戰略縱深,從武器裝備來看,都缺少空中優勢。蘇聯的這兩個特點,都能剋制德國的閃電戰。戰爭的進程果然印證了這一點。

開戰之初的一個多月里,蘇聯紅軍死傷無數,西部國門大開,德國人長驅直入,直抵十月革命的發祥地——列寧格勒(聖彼得堡)城下。

此刻,德國人以為自己勝券在握,結果等待他們的卻是無比痛苦且漫長的鏖戰!

此前,德國人只用一個多月就拿下蘇聯國土數百萬平方公里,斃傷蘇聯軍隊數百萬。但對付列寧格勒這樣一座小小的城池,他們居然花了近九百天,自己死傷五十多萬,造成對方軍民死傷近兩百萬,最終還是未能拿下。

在誓死捍衛祖國和家鄉,一波接一波冒死衝鋒的蘇聯人面前,曾經不可一世的「閃電部隊」被凍結在了西伯利亞的寒流中。

當然,如果把時間定格在進軍列寧格勒之前,德軍是天下無敵的,誰也不看好被揍得落花流水的蘇聯紅軍還能翻盤。德國的成功刺激到了日本,日本人嚷著「不要誤了最後一班公共汽車」的口號,在這一年中向中國發動了數次大規模的局部進攻。中日雙方各有勝敗——如「土木系」二號人物羅卓英指揮的「上高會戰」的大勝、何應欽指揮的「中條山戰役」的慘敗。總體說來,日本贏多輸少,但贏得並不輕鬆。

這是黎明前的黑暗,光明即將到來。

中日戰爭打到1941年年底的時候,除了主帥用兵、將士用命外,中國的另一大作戰優勢也開始發揮作用。

這個優勢就是人多。隨著戰爭的進行,這一優勢就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來。幾場大仗下來,中日雙方都緊急招兵以繼續作戰。中國的新兵雖然和以前一樣缺乏訓練,但日本的新兵較之以往通過了層層選拔、得到了足夠訓練且身經百戰的老兵差距更大。所以,中國的人口優勢終於轉化成了勝勢。

除了人口劣勢之外,日本本國貧乏的資源也使其無力支持長期消耗戰。而且由於大規模的敵後游擊戰的存在,日本人「以戰養戰」也成妄想。尤其是在德、意、日結盟後,美、英公開地支持中國,對日本實施經濟封鎖,使日本的戰爭資源迅速走向枯竭。到了1941年下半年,日本的石油儲備已經捉襟見肘,似乎只有從中國撤兵一途了。

但是,日本人想出了破解當前困難局面的辦法——徹底瘋狂。徹底瘋狂的人是不可理喻的,他們不用思考自己能不能做到,只管聽天由命,放手一搏。日本人決定做三件事:

第一,徹底摧毀美、英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力量,打破其對日海上封鎖。

第二,佔領東南亞,以獲取那裡富庶的戰爭資源。

第三,進入緬甸,摧毀中國的生命線——滇緬公路,掐死中國。

於是時間定格在1941年12月7日,強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在幾小時內就被日軍徹底摧毀,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珍珠港事件」。

第二天,也就是12月8日,美、英同時對日宣戰。

此時的蔣介石一定難抑喜悅之情,因為從1931年「九·一八」開始,十年的孤軍奮戰終於告一段落!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日本自掘墳墓,把頂級強國美國拖下水,日本人瘋得實在是太及時了!

第三天,重慶國民政府對以德、意、日為首的軸心國宣戰。中國加入軸心國的對立面——同盟國,與美、蘇、英站到了一起。

幾天後,日本的盟友德國和義大利對美宣戰。稍提一句,德國、義大利之前已經對歐洲各國都宣過戰了。

這場震驚世界的大群架——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全面上演。

按照正常邏輯,鑒於蘇聯國力不如美國,那麼日本北上與德國合作,先搞垮蘇聯再談其他似乎更加合理,可為何日本人選擇南下?其實,到底是北上還是南下,日本內部也有不同意見。但最終日本還是選擇南下,不外乎這麼幾個原因。

原因一,兵力不足,風險太大。

別看蘇聯和日本簽訂了所謂的互不侵犯協定,其實這都是表面功夫。就像德國和蘇聯也簽了互不侵犯協定,還不是照打不誤。所以蘇聯根本信不過日本,仍在遠東屯兵近百萬。如此看來,日本若想攻打蘇聯,按照蘇聯人在「張鼓峰事件」和「諾門罕事件」中表現出來的戰鬥力,軍隊派少了根本就是白搭。可軍隊又不能憑空冒出來,那麼打蘇聯的軍隊從何而來?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先簡單了解一下1942年前後日軍擴編之後的兵力分布,情況大概如此:本土駐軍(數目不詳,大概少於四十萬)、海軍(約三十五萬)、駐守東北一帶的關東軍(約八十萬)、與國軍在關內正面戰場對戰的「中國派遣軍」(約一百萬)、駐守朝鮮、台灣的日軍(約十萬)。

如果與蘇聯開戰的話,關東軍肯定跑不掉。當然了,這也正是關東軍所期待的。但關東軍主力北上,整個東北將處於真空狀態。戰爭進展順利的話,一切好說,若一旦受阻甚至失利,試問憑藉關東軍在東北留下的那點殘兵,如何抵擋得住百萬蘇軍南下佔領東北?既然如此,日本勢必派兵填補關東軍留下的真空地帶,保護東北這塊已經吃到嘴裡的肉。可是從哪裡派兵?唯有拆東牆補西牆。可能關內的「中國派遣軍」,本土的駐軍,甚至朝鮮和台灣的駐軍,都要抽調去東北駐防。

但問題是,中日現在已形成相持局面,日軍連發動大規模戰役都已是力不從心,如果再將關內日軍抽調去東北,又拿什麼來防備中國軍隊的騷擾和反擊?難道要放棄這幾年來已經佔領的中國土地?

牽一髮而動全身。在當時中國未定的情況下,貿然北上,只會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結局。

因此,從兵力上說,與其勉力北上,還不如趁蘇聯和德軍無暇他顧之時,抽調一部分「關東軍」和「中國派遣軍」精銳,配合海軍南下開闢另一個戰場。

退一步講,即使日本配合德國出兵北上,由於蘇聯西南部的工業區已落入德國之手,所以日本人若想消滅蘇聯和撈好處兼顧,就得瞄準蘇聯內遷的工業區如西伯利亞工業區乃至烏拉爾工業區。可問題是,那裡靠近蘇聯國土的腹心,距日本本土甚至是中蘇邊境都極為遙遠,以日本的戰略儲備狀況——極缺石油,軍隊能不能打到那裡還是個問題。不得不說,日本人沒在東北發現大慶油田實乃萬幸,否則日軍以戰養戰,其破壞力是亞洲人民難以承受的。

綜合看來,北上對日本來說風險太大。

原因二,國策。

日本是個島國,跟英國一樣,非常重視海洋防衛。日本由此確立了「大東亞共榮圈」殖民大帝國的國策,決定將主要力量向太平洋擴張。

但是,南下也有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那就是必須面對美國。

日本想出來的解決辦法是,先幹掉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將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縮減到最小,然後趁美軍無力插手亞洲的這段時間,打通東南亞通道,迫降國民政府。等美國實力恢複到能夠進行干涉的時候,日本已經掌控了大局,消化了足夠多的利益和足夠大的地盤,具備了和美國對抗的實力。

想法雖好,但實現起來有些問題。因為日本人找錯了對手,一個是被打倒無數次,卻永遠不會趴在地上的中國,一個是被打成重傷,卻依然能夠戰鬥的美國。選擇這樣的對手,只能說是日本的悲劇。

沒有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掣肘,日軍隨即揮兵東南亞,掠奪戰略物資去也!

為快速實現這個目標,日本同時向多個國家發動了攻擊。關於日軍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的經歷,歷史書上的記載,大致是地名、淪陷時間、死傷——日軍殺死殺傷對手的人數。

其實,泰國、馬來半島、菲律賓、關島、香港、新加坡以及東印度群島等地的英美殖民軍也做了抵抗,只可惜他們抵抗的時間,幾乎就是被日軍那一衝的瞬間——一衝就垮。這一點在菲律賓和新加坡戰場表現到了極致。

七萬五千美國菲律賓聯軍放下武器,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倉皇而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