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出個黎明 第七章 汪精衛終究沒能成神鳥

抗戰爆發後,李宗仁、白崇禧、閻錫山、馮玉祥、毛澤東,這些蔣介石曾經的敵人,此時大都堅定地站到了蔣介石一邊,在強敵壓境的危急關頭,在懦夫們悲觀的聒雜訊中,仍然無悔地走在「抗戰到底」的路上。

但不到兩年的時間,半壁江山淪於敵手,百萬將士血灑疆場,自然有人對蔣介石等人的強硬立場表示反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要數後世臭名昭著的「五人團隊」——梅思平、高宗武、周佛海、陳公博及國民政府二號人物汪精衛。

梅思平,之前提過他參加了「五四」運動。此人當過教授,干過江蘇省督察專員、保安司令等職務,是很有前途的高級幹部。

高宗武,29歲時成為外交部亞洲司司長(正廳級幹部),是國民政府里最年輕的外交大員。

周佛海的官方職務是蔣委員長的侍從室副主任,位高權重。

周佛海還曾是中共「一大」代表,「聯俄聯共」那會兒,他和許多中共領導人一起加入了國民黨,只不過後來別人退出了,他一直留了下來。和周佛海一同留下來的,還有他的好哥們兒、後來做了汪精衛副手的陳公博。

陳公博原為國民政府實業部部長。他和周佛海的關係特別鐵,鐵到幾乎可以穿同一條褲子,一三五你穿,二四六他穿,星期天就讓褲子歇一天吧,他倆都裸奔。在接下來的幾年之中,兩人一起同流合污,全心全意幹了不少壞事,什麼貪污、受賄、走私、通敵、玩權、結黨、玩弄女性統統包括在內。

汪精衛就不多說了,全身上下都是光環,不貪財、不好色、不戀權、不畏死,年紀輕、資歷老、功績高、長得帥。

這些人的官位都不低,都是黨國大員,任誰都要給幾分面子,不愁吃不愁穿,也不用上戰場。可為什麼要跟主戰派唱反調?原因不難理解,相信大家看一看「五人團隊」帶頭大哥汪精衛的語錄就知道為什麼了。

汪精衛語錄一:「以前人們批評政府不抵抗而丟失了領土,現在我們進行了抵抗,結果卻丟失了更多的領土……」

汪精衛語錄二:「主戰有主戰的道理,不過,主戰的目的是什麼呢?為的是國家能夠獨立生存下去。如果能達此目的,和日本言和也不失為一種手段。一味主張焦土抗戰的、唱高調的應該再坦誠一點,要說老實話。依我看來,日軍佔領區日益擴大,重要海港和交通路線大多喪失,財政又日益匱乏,在戰禍中喘息著的四萬萬國民,沉淪於水深火熱的苦難之中。為儘早結束戰爭,我曾多次向蔣委員長進言,要打開談判的大門。」

汪精衛的言下之意是說,如果明擺著打不贏還要打,無非是失去更多的國家主權,犧牲更多的國民。這樣下去將使中國亡國滅種,所以應該「和平救國」。「和平」只需要看條件,條件如果有利於中國,為什麼不可以接受日本的「和平」呢?

期待日本放棄他們幾百年以來一直堅定不移的侵華政策,將結束中華民族苦難的希望寄託於日本的施捨,就如羊將生存的希望寄託於狼的大發善心!愚蠢的想法,實在是愚不可及!如此看來,這麼多年過去了,汪精衛的大局觀和政治智慧不但沒有進步,似乎還退步了不少。

汪精衛不明白,即使沒有他的所謂「和平救國」、「曲線救國」,戰爭也自然會進入戰略僵持階段。因為日本人真的打不動了。

日本常駐中國的兵力高達一百三十餘萬(駐紮關外的「關東軍」和駐紮關內的「中國派遣軍」——含華北、華中、華南方面軍以及海軍艦隊),人吃馬喂,傷員救治、死者撫恤,還有其他戰爭開銷,耗資巨大,令資源貧乏、國土狹小的日本不堪重負。日本急需在其控制區恢複秩序,實現正常生產,以實現以戰養戰。於是,日本在中國扶植了一些傀儡漢奸政府,幫助他們恢複社會生產秩序。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華北政務委員會)就是眾漢奸政府之一,但這裡面的漢奸大多是北洋時期的小角色,如王揖唐、殷汝耕,號召力很差。而有號召力的北洋大哥們,如曹錕、段祺瑞、吳佩孚,則寧死也不當漢奸。當年北伐要打倒的北洋軍閥,居然沒有一個人當漢奸,還真是出乎世人意料。日本人正打算做北洋元老唐紹儀的工作時,軍統「三大殺手」之一的趙理君就出手了,將冤枉至極的一代名流唐紹儀刺殺於家中。

如此一來,日本人的漢奸政府可就缺少了一個有影響力、有破壞力的人物。就在日本人饑渴難耐的時候,國民黨的二號人物——汪精衛出現了。

汪精衛在無法說服主戰派走「和平救國」道路的情況下,委託梅思平、高宗武和日本秘密接觸,談判停戰的條件。雙方很快達成協議——日本支持汪精衛脫離重慶國民政府另立「中央」,汪精衛則以優厚的講和條件與日本簽訂停戰條約,實現兩國間的停戰與和平。

對於自己即將邁出的這一步,汪精衛考慮了整整兩天,最後說:我決定了!只要能救民於水火,火坑我跳了。

汪精衛本是要做神鳥精衛,可一步走錯,做了精衛鳥人。三十年英名掃地不說,還被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1938年12月中旬,汪精衛乘飛機從重慶至昆明,隨後抵達越南河內,走上叛國之路。

12月底,汪精衛發表聲明響應日本首相近衛文麿提出的「建設東亞新秩序」計畫(即後來的「大東亞共榮圈」):「抗戰年余,創巨痛深,倘猶能以合於正義之和平而結束戰事,則國家之生存獨立可保,即抗戰之目的已達。」

1939年1月初,國民政府開除汪精衛的黨籍。

其後,蔣介石下令狙殺汪精衛。由於日本老闆對新晉重點員工汪精衛的安保工作做得十分到位,使得戴笠的軍統連續失手,只有汪精衛的秘書曾仲鳴運道不佳,還沒來得及享受新公司的「福利」,就被軍統「三大殺手」之一的陳恭澍幹掉了。

1940年3月,汪精衛對外宣稱「還都」南京,在南京建立偽政權,正式接管淪陷區,和國民政府分庭抗禮。汪精衛的偽政權完全克隆了國民政府——三民主義還是指導思想,青天白日滿地紅還是國旗,孫中山還是革命先驅,雙十還是國慶節。弄得比真的還像真的。

至此,中華大地上同時存在著四個政權。

一、長春的偽滿洲國。領導人是溥儀,此人在任期內無任何作為,是一個真正純粹的、天然綠色的傀儡。

二、南京的偽國民政府。領導人是汪精衛,「五人團隊」所有成員都身居高位。汪精衛在任期內為擺脫傀儡地位,做出過一定程度的努力。

三、重慶的國民政府。領導人是蔣介石,這個政府領導了全國正面戰場上的八年全面抗戰。

四、保持獨立自主的陝甘寧邊區政府。政府在延安,領導人是毛澤東。中共建立和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汪偽政權成立之前,雖然抗戰意志動搖的人不在少數,只不過不管以何種理由投降日本人,都不光彩,所以這些人都選擇騎牆觀望。可當汪偽政權成立後,形勢頓時逆轉過來,這些首鼠兩端的人紛紛投日。這是因為,汪精衛的投敵不僅減小了漢奸們的心理壓力,鼓舞了漢奸們的鬥志,而且還為漢奸降日提供了理論依據。

大小漢奸們奔走相告:汪主席說了,降日不叫投降,叫投身「和平運動」。我們都是「曲線救國」,我們建立「大東亞共榮圈」都是秉承國民政府的意志!

隨後,轟轟烈烈的「清鄉運動」開始了。

「清鄉運動」大致可以理解為,武力清除淪陷區一切敵對日本的力量,為日軍建立一個穩定的大後方。這個「武力」的名號有好多,諸如,東亞皇協軍、興亞同盟軍、東亞同盟救國軍、自治軍、護國救民軍、清鄉軍……看得頭都暈了,還好後來有人給汪精衛的這群手下想了一個統一的稱號——偽軍。

1940年5月,日軍為了配合優柔寡斷、懦弱自卑的汪精衛賣國投敵,也為了報復國軍的「冬季攻勢」,決心打開從湖北通往重慶的通道,幹掉主戰的重慶蔣介石政府,於是發動了「棗宜會戰」。

稍提一句,在這之前,日本人還發動過一次「隨棗會戰」,但岡村寧次敗給了李宗仁的防守反擊。

一次不行再來一次。這一次,日軍的戰略意圖非常明顯,沿長江西進,直搗陪都重慶!

重慶豈能不守?於是蔣介石讓李宗仁挂帥,調動三十餘萬人馬,在湖北的棗陽和宜昌之間擺下戰場,與日軍血拚。在戰鬥中,敵我雙方你來我往,中國軍隊也曾經獲得了勝績,但李宗仁沒能重現台兒庄奇蹟,也沒能繼續「隨棗會戰」的輝煌,重要關隘一個個失守了。就在蔣介石憂心如焚的時候,他聽到了一個讓他更難受的消息——張自忠殉國了。

張自忠,這個曾經被很多人誤認為可殺可辱的「大漢奸」,以自己在對日作戰中的優異表現,從抗戰初期的師長累升至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他的上將兼集團軍總司令身份,使他成為「二戰」期間盟軍陣亡的最高級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