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出個黎明 第五章 中國傷得起,日本輸不起

話題回到南方戰場。有經驗的人都知道一個常識:打勝仗並不能完全顯示一支軍隊的素質,軍隊在戰場失利,被擊潰打散之後有序撤退、重新組織、再次投入戰鬥的能力,才能真正彰顯一支軍隊的素質!

從這一點來看,國軍還需要在不斷的戰鬥中尤其是大規模的高強度戰爭中提升自己,國軍離成為世界一流的強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淞滬會戰末期,國軍腹背受敵,陣腳大亂。從上海逆長江而上三百公里的土地上,國軍在日軍的追擊下,撤退逐漸變成了潰敗,潰敗又逐漸變成了潰逃。軍官們已經無法收攏部隊,無法有效組織第二道防線來保衛中華民國的首都南京。

首都南京門戶大開,日軍即將兵臨城下。

南京守軍大都是剛剛從上海戰場上退下來的殘破疲憊之師,如中央軍王敬久第八十七師、孫元良第八十八師、宋希濂第三十六師、俞濟時第七十四軍、桂永清的教導總隊,以及臨時補充入伍的新兵。

也就是說,南京一無可用之險,二無可用之兵。

戰還是不戰,這是個問題。

可蔣介石從政治角度出發,決定守一下。他認為南京是國家首都,是孫總理陵寢所在,一槍不放就撤出,自己怕是會被民眾的口水淹死。蔣介石甚至提出由自己來守城,但之前老跟蔣介石唱反調的唐生智站出來反對說:委員長,國家還需要你,你負責撤退和遷都以統領全局,此處就交給末將吧。

於是唐生智臨危受命,誓與南京共存亡。

南京背靠長江,可謂是背水一戰。可唐司令覺得這還不夠絕,因此組織了一個督戰隊駐紮於出城渡江北上的通道——挹江門,還把大部分船隻都給砸破了,只留下少量船隻讓督戰隊統一掌管,意思是誰也別想棄城逃跑。接下來他又命令駐防長江北岸的胡宗南第一軍:誰敢乘船北逃,你給我格殺勿論!

大家可能會奇怪,那支一統廣東和北伐的絕對主力——第一軍,居然淪落到了當大刀隊的境地?

第一軍初到上海時,尚有四萬之眾,然而到淞滬會戰臨近結束時,僅剩區區一千兩百人而已。戰場之上,胡宗南看似心堅如鐵,但當他看著身邊碩果僅存的這一千多個官兵,也不禁悲從中來:黃埔部隊多已打完矣!

曾經的「天下第一軍」,就這樣永遠消失在了上海。

話說唐司令一下子用了兩個典故——韓信的背水一戰、項羽的破釜沉舟,但仍不甚滿意,所以他比韓信和項羽還多考慮了一步:暗中給自己留了一艘小火輪。他手下的將官們也上行下效,有能力的都給自己備好了逃命船。

唐司令此招甚妙,既可逼士兵努力殺敵,又可保自己逃命!

一切籌劃妥當後,日軍也追上來了!

日軍在淞滬會戰中雖未傷筋動骨,但損失也很大,亟須休整,因此追過來的日軍採用了「圍三缺一」的戰術——圍困了南京城的三個方向,只給國軍留了渡江北逃一條路,希望中國軍隊自己快些潰退,以此減少己方傷亡。如果日軍對南京四面全圍,會使守軍的崩潰值大幅度提高,從而拚死一戰。

12月10日凌晨,日軍對南京發動了總攻。

12月12日晚,蔣介石命令南京守軍撤退,可能他認為南京保衛戰的政治目的已經達到了吧。

三天激戰中,日軍傷亡多達七千餘人,沒能突入南京城內。

蔣介石命令南京守軍撤退的時候,日軍尚未破城。如果此時唐生智組織好掩護,有序撤退,那麼國軍大部分人馬當可平安脫險,畢竟城北的長江通道還在自己人手中。可唐生智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他在匆匆下達撤退命令之後,就慌忙乘坐自己暗中留下的小艇逃之夭夭。那些之前已備好逃命船的軍官,一看唐司令跑了,自然不甘落後,一個個立馬也逃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軍官都率先逃命了。像教導總隊的邱清泉和廖耀湘就沒有逃,還有七十二軍軍長兼八十八師師長孫元良也始終和自己的部隊在一起,只不過唐司令帶頭跑了,兵敗如山倒,孫元良也沒法一個人戰鬥。無奈之下,堂堂國軍中將只得接受了德國人拉貝的幫助,化裝成平民躲在了金陵女子學院的頂樓密室之中。

咱們在北伐的時候說過,孫元良曾經有個外號是「飛將軍」,說他打仗光知道跑。現在看來,「飛將軍」已經迷途知返了,他率部參加了「一·二八」淞滬抗戰,之後在「八·一三」淞滬會戰中第一個沖入戰場,而且從頭打到尾,再接著率領已不足編製三分之一的殘部打南京保衛戰,在別的與他職位相當的人都爭先恐後逃跑的時候,他一直沒有脫離部隊。就沖這三戰,足夠摘掉那頂大帽子。

主將跑了,這還得了!

士兵們知道長官逃跑的消息後,戰鬥意志立馬就垮掉了,還守什麼陣地?還打什麼敵人?趕緊跑吧。往哪兒跑?唯一可行的逃跑路線就是渡江北逃。要想渡江北逃,就必須先出城,而出城則必須經過督戰隊把守的挹江門。

好不容易衝破督戰隊的阻攔,擠過挹江門,來到長江邊,才想起來先前唐司令已經將船都沉了,這會兒想跑,對著浩瀚無際的滾滾江水往哪兒跑?

無奈之下,逃兵們只得返回城內,槍一扔,軍裝一扒,混跡於難民之中。同時,也有不願意放下武器的國軍趁機向進城的日軍打黑槍。於是,後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就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

需要說明一下,下令執行「南京大屠殺」的是老鬼子載仁的侄兒朝香宮鳩彥,主犯是第六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人。鬼子谷壽夫在戰後被蔣介石引渡到南京,槍斃於雨花台。這也算是稍稍安息了那些逝去的人們,慰藉了那些無辜的靈魂。

現在講「南京大屠殺」的作品太多太多,如孫元良的兒子秦漢主演過的電影《南京大屠殺》等,在這裡實無必要多講細節。

時至今日,我們也不必再去反覆探究南京大屠殺到底死了三十萬人還是二十萬人,無論死亡人數多還是少,日軍這種喪心病狂的做法都應該受到最最嚴厲的譴責和懲罰。而有骨氣的中國人最應該做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使中國更加強大,讓「國貨」不是在民族感情上,而是在品質上全面超越「日貨」!

蔣介石率領的國民政府在武漢稍做停留後,便知道武漢也不保險,於是決定遷都重慶。

在國都失陷、民族危亡的千鈞一刻,暗地裡沒少跟蔣介石在四川唱對台戲的軍閥劉湘,骨子裡迸發出了一名合格中國軍人的血性和頑強,他不僅勒緊褲腰帶出兵出錢出糧,主動上書請中央政府遷都重慶,還親自率兵出川抗日。遺憾的是,劉湘剛走到漢口不久,即1938年1月,就因為腸胃病去世,留下了被蔣介石毒死、氣死和因投日敗露而自殺等穿鑿附會的傳言。

劉湘出師未捷,臨終遺囑是: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在接下來的八年中,近四十萬川軍出川抗戰,化身無數劉湘前仆後繼,在戰場上與強敵死扛到底,為國捐軀者高達六成,犧牲之大實為地方軍之首(《西南民眾對抗戰的貢獻》)。

……

遷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是遷得如此緊張而倉促,其過程的混亂不堪是可以想像的。

更糟糕的是,日軍的轟炸機還隨時過來搗亂。嚴格意義上講,這不是搗亂,而是有預謀的戰略行動。因為日本人對重慶及其周邊進行了長達五年半的轟炸,史稱「重慶大轟炸」。目的很明顯,鬼子想打擊中國政府抗戰的意志,瓦解中國軍民抵抗的士氣。效果也很明顯,中國政府抗戰的意志越發堅定,中國軍民抵抗的士氣越發高昂。

可就在國民政府為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南京保衛戰和遷都忙得焦頭爛額之際,他們仍做出了一個貌似不重要卻對現代教育意義甚大的舉動——高校內遷。

隨著國土的逐漸淪陷,不少高校師生成為了順民或者漢奸,但更多的師生在國民政府的領導與資助下,冒著紛飛的戰火,踏上了內遷之路。

抗戰爆發前,中國共有大專以上學校一百零八所。抗戰爆發後,高校內遷五十二所,遷入租界二十五所,另有十四所本就在後方,只有十七所停辦。

國難當頭之時,國民政府亦不忘記保全教育,為山河破碎的中國保存了一息頑強的文脈,值得讚賞!

內遷的高校中,最為幸運的當屬原來在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它跟隨中央政府一步到位遷到了重慶。

不太幸運且遷徙路途最遠的高校是北大、清華和南開。

師生們先從北京、天津繞路輾轉到長沙,接著又兵分三路。

大多數教師及其家眷、部分女同學從長沙乘火車到香港,然後由香港走海路到越南河內,再轉道昆明。

經濟條件較好的男同學和少數女同學由長沙乘火車到廣西桂林,再由桂林乘汽車進入越南河內,最後轉乘火車進入雲南。

另一路沒錢的同學們,只能用最艱苦的方式——「驢行」去雲南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