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出個黎明 第四章 持久戰,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看到這裡,有心人一定會奇怪:蔣委員長讓宋哲元抗戰,卻一兵一卒都沒增派,任由孤軍奮戰的二十九軍最終敗北。蔣委員長想幹什麼?難道他想借日本人之手幹掉非嫡系的二十九軍?

當然不是,蔣委員長正集中所有的精力和資源給日本人下套挖坑。

二十九軍奮起抗擊倭寇的時候,蔣委員長決定在上海開闢第二戰場,並於8月初從全國各地向上海調兵。

1932年簽訂的《淞滬停戰協定》規定,中國不得在上海駐軍,上海市內只許駐紮中國警察部隊。而蔣介石突然派精銳之師進入上海,顯然是單方面撕毀了這個屈辱的協定。這是一件很出人意料卻相當振奮人心的舉動,因為中國軍隊在過去幾十年中,面對日軍時幾乎沒有主動出擊過。

為什麼蔣委員長不揮兵華北抗擊日本,卻在遙遠的南方——上海開闢第二戰場?為什麼不從一開始就打游擊戰或機動戰,而選擇跟敵人硬拼?

蔣委員長的二公子蔣緯國後來解釋說:當時我國東北華北已落入敵手,但是這對於以後的作戰是不起一個戰略上的影響的。可以暫時忍耐,用這段時間擴軍備戰。但是如果讓日軍由北向南一路打下來,國軍就被逼到了東南沿海,就會三面被敵軍圍殲,且背對大海沒有退路,仗也就打完了。因此委員長的戰略構想就是要讓日軍的主戰線從由北向南打,變成由東向西打。我們背對著自己的基地,邊打邊退,用空間換取時間,粉碎日軍三月滅華的野心。所以我們主動在淞滬地區另闢了一個戰場。

蔣緯國所說基本都是實情,但有一點沒有深入提。這套「以空間換時間,持久作戰」的對日戰略構想,其實屬於國人的共識,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他爸爸所起到的作用,是堅決地將這一紙上談兵且十分冒險的戰略構想付諸實踐。

在這裡,必須得為大家介紹一個對這一戰略構想做出了突出貢獻的人。之前講袁世凱的時候,提過此人,他就是曾任保定軍校校長的蔣百里。

話說袁世凱後來搞七搞八,放著很有前途的總統不做,偏要做君主立憲制下的皇帝,蔣百里也就辭職不幹了。這之後,蔣百里便不時地在自己的學生如吳佩孚、孫傳芳、唐生智手下擔任顧問之類的工作。當他的這些學生都被他的另一名學生蔣介石打敗後,他也成了和其同宗且同鄉的蔣同學的新顧問。

蔣百里一生從未親自帶兵征伐,但他那些紙上談兵的戰略構想卻有很大的合理性。一般我們把這種具有卓越想像力、創造力的人叫作天才。在《蔣百里全集》中,收錄了蔣天才對中國如何才能戰勝小日本的諸多建議,諸如「彼利速戰,我恃之以久,使其疲弊」、「中國有地大、人眾的兩個優勢條件,不打則已,打起來就得運用拖的哲學,拖到東西戰爭合流(準確預言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轉弱為強,把敵人拖垮而後已」……

出於對「持久作戰」的高度認可,蔣委員長決定利用小日本的死穴「國土狹小、物產不豐、兵源不足,無力支持對我進行持久攻擊」,跟對方耗下去。怎麼耗呢?具體辦法如下:

一、持久抗戰,將戰爭時間拖下去,耗死小日本。

二、全面抗戰,將烽煙燃遍全國,變日軍後方為前方,使其無暇消化佔領區,從而無法利用佔領的地區增強戰爭實力,用空間換時間。

三、縱深防禦作戰,調動敵人從東向西打,西部資源豐富,幅員遼闊,地勢複雜,足以消耗掉日軍的武器裝備和單兵素質優勢。

三管齊下,不愁耗不死小日本!

簡單說來,只要不讓小日本速戰速決,我們就別怕一時、一地的失敗,堅決打下去!在這一方針指導下,一敗、再敗、繼續敗都是可以接受的,通過局部的失敗,將時間拖過一個月又一個月,一年又一年,直到將日本的戰爭資源耗盡,換得戰略的成功!

後來,白崇禧(一說為陳誠)在此基礎上提煉出「十二字方針」——「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由軍事委員會通令全國,作為抗日戰爭的戰略指導思想。

可惜蔣百里沒能親眼看見自己的設想變為現實。1938年,50歲的蔣百里病逝。他生前留下了一句話——勝也罷,負也罷,就是不要和日本講和!

在中國實踐「持久作戰」構想的時候,日本國內發出了完全相反的聲音——三個月解決支那事變。準確地說,這句話是日本陸軍的頭頭——陸軍參謀總長載仁(日本皇族親王)、陸軍大臣杉山元其中一人說的。

順便一提,自「九·一八」事變以來,裕仁一共提拔了二十三位皇族親王擔任「皇軍」高級將領,如元帥、大將和參謀長等,徹底掌控了軍事決策權。但令人奇怪的是,直至今天,居然還有人認為「二戰」中的裕仁只是日本軍人的傀儡而已,難道這僅僅是因為「二戰」結束後,美國出於利用裕仁穩定日本局勢的目的,從而未起訴這個無恥之徒的戰爭罪行所造成的嗎?

言歸正傳。日軍所謂「三個月解決中國」的對華作戰,無非是兩條進攻方向——自華北起由北向南,自長江始由東向西。鑒於日本的國力無法支撐日軍同時在兩個方向與中國軍隊全力作戰,因此日本最經濟可靠的辦法是吸引國軍主力北上華北與其決戰,依靠駐紮於東北、華北的陸軍精銳關東軍、華北駐屯軍,利用華北平原開闊平坦的地理環境,發揮其機械化程度高、運動能力突出的優勢,一戰消滅國軍有生力量,然後一路南下,在海軍的配合之下,對中國實施大包圍從而贏得戰爭。也就是說,日本更傾向於從北向南打。

與其讓日本掌握主動,不如讓其陷入被動。因此,蔣介石選擇將日寇的重兵吸引到上海,然後再向內陸轉移,把日軍從北向南的進攻路線變成由東向西,拉開戰略縱深空間。

而且,從後勤補給來看,將戰場放在上海,對中國來說也是利大於弊。國軍的主力與補給,多數來自長江以南地區。上海一帶是魚米之鄉,糧食供應不成問題,以長江為運輸動脈的水網航道密布,運輸難度遠小於在華北作戰。

當然,蔣介石選擇上海作為戰場,還有政治方面的考慮。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中心,上海地區充實著各國的利益,在這裡開戰,可以充分引起國際上的關注,有利於爭取國際上的同情和援助。

1937年8月13日,中日兩軍在上海因為「虹橋機場事件」展開交鋒,淞滬會戰爆發。

第二天,蔣介石向世人宣布中國全面抗戰開始。

請注意,不是對日宣戰。其實蔣介石選擇戰而不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如果宣戰,則其他國家為了表明不偏袒就得保持中立,那樣中國急需的武器、彈藥、藥品等就將無處購買。

戰場上的日本人很快就感覺到了不同。

中日之前有數的幾次交手,中國軍隊幾乎都是防守反擊,但這次不同,中國軍隊從一開始就展開了狂攻,前仆後繼,不畏犧牲,決不後退!

這是因為,國民政府投入了一切能夠投入的精銳部隊,力爭趁鬼子立足未穩予敵以重創。

陸軍有張治中麾下的黃埔系中央軍——剛剛整訓完畢的四個德械師、教導總隊,陳誠的土木系中央軍——十八軍,剛從陝北撤下來的胡宗南黃埔系第一軍,以及稅警總團等。看看這一大串將星的名字(排名不分先後):張治中、陳誠、宋希濂、夏楚中、羅卓英、黃維、胡璉、薛岳、王耀武、孫立人、俞濟時、王敬久、孫元良、胡宗南、杜聿明、張靈甫……

剛組建的中國空軍也冒險出動,不光轟炸日軍地面目標,世界一流的王牌飛行員高志航、劉粹剛還多次與強勢的日本空軍進行空中格鬥,取得了難得的勝績,掩護了地面部隊。這些勝績和一個叫陳納德的人有關,他的故事後面再講。

甚至連在日本航母艦隊面前實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海軍也全部出動。

反正國家就這麼一點家底,全用上了。

在決心與勇氣佔優、人數也佔優的國軍的進攻之下,自視甚高、武器裝備全面佔優的日軍,在開戰一個月後依然只能採取守勢。但是,國軍也無法徹底攻破日軍防線。這倒不是國軍表現不夠好,而是對手太強大。

一來日軍的防禦工事修得很不錯,全為鋼筋混凝土築造,以國軍缺乏重武器的火力配置,著實難以破開日軍的烏龜殼。要知道,即便國軍裝備最好的德械師,按照歐洲和日軍的標準也只能勉強算作輕裝師,離日軍師團平均配備近百門重炮的標準相差太遠。

二來國軍的海陸空三軍協同作戰能力差日軍太多。海陸空三軍從未合練過,基本上就是各打各的,缺乏統一指揮和調動,戰鬥力自然發揮不出來。

三來日軍的單兵素質非常高。別看倭寇矮小,「二戰」時的日本兵平均身高大概只有一米六,但倭寇的營養跟得上,身體壯實,受過嚴苛正規的射擊、拼刺訓練,所以日軍有一流的戰鬥技巧——槍法精準、擅長刺刀格鬥。倭寇的文化素質也不錯,當時日本小學教育的普及率近百分之百,所以日軍有很高的戰術素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