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記王朝 第九章 中原大戰,蔣記王朝

蔣介石前往碧雲寺拜祭孫中山之後,面前擺了一個大難題——裁軍。

因為經濟壓力太大,在宋子文的支持下,在虞洽卿的鼓動下,供應北伐軍費的主體——江浙財團組成「國民裁兵促進會」,公開要求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和李宗仁這四位先生高抬貴手,行行好,別再找他們要錢了。

這倒不是虞洽卿等人小氣,而是蔣、馮、閻、李一邊北伐一邊擴軍,這四位手頭的軍隊數量此時高達百萬之眾,他們實在是養不起了。根據宋子文的估算,養活五十萬人的軍隊,一年要花掉近兩億銀元。也就是說,養活一百萬的軍隊,半年就要花掉兩個億。

再者,裁軍的提議也提到蔣介石的心坎上去了。他做夢都想集中軍事、人事、行政、財政權於中央,削弱地方勢力,苦於一直沒有合適的理由,現在宋子文和虞洽卿雪中送炭,他豈有不同意之理?

但問題在於,馮玉祥、閻錫山和李宗仁這三位老兄謀算的是怎樣憑藉參與北伐之功,在既保住自己的山頭的同時,還能拿到儘可能多的好處,想讓他們裁軍,主動削弱自己的權力本源,根本沒門。

裁軍的難度確實很大,但蔣介石還是決定開會討論試一試,試過之後不行才能死心。從1928年7月開始討論裁軍一事,到1929年1月底在南京召開的全國編遣會議結束,諸位大佬口舌費盡,花招耍盡,結果卻在意料之中:蔣介石一定要裁,那三位死活不裁。

對蔣介石來說,既然政治裁軍沒戲,那就武力削藩!

國民黨新軍閥之間的那場著名的混戰——中原大戰,就此揭開序幕。發生在1929年的這一輪混戰算是車輪戰,眾人輪番單挑蔣介石。

最先開戰的是新桂系和蔣介石。

對蔣介石而言,新桂系無疑是他當前最強勁的對手。李宗仁坐擁兩湖,黃紹竑佔據廣西,白崇禧收編了唐生智殘部,擁兵十萬控制華北京津,李濟深在廣東為後援。新桂系的勢力從中國的最南方一直延伸至長城腳下,實力看起來非常強大。

不過,新桂系在楊永泰的眼中,也就是土雞瓦狗而已。這個楊永泰是何人,竟然如此狂妄?

楊永泰,字暢卿,廣東人氏,19世紀的80後。

文武雙全,學貫中西,對人心的精確把握,驚人的局勢預判能力,出色的行政管理能力,這都是他的過人之處。

此人功利心較重,通過他的跳槽經歷便可窺一二。他跟著宋教仁、黃興和孫中山鬧過革命,也曾委身於陸榮廷和唐繼堯,還投奔過曹錕。作為玩政治的人,政治立場卻不鮮明,自然難以得到真正的信任,所以一直沒有一個合適的舞台,讓他將自己最出色的才能「出謀劃策」發揮出來。

1928年春,蔣介石的結拜兄弟黃郛(一說為張群),把楊永泰這個超一流人才引薦給了事業處於上升期卻急需人才的蔣介石。事實證明,這是楊永泰此生最成功的一次跳槽,因為通過這次跳槽,楊永泰證明了自己,並獲得了「當代卧龍」的超卓榮譽。

剛剛跳槽的人一般都著急立功,畢竟在關鍵環節表現出你的過人之處,讓大家不得不服你的水平,你才能站住腳。楊永泰也不例外。蔣桂大戰還沒正式開始,楊永泰就開始興奮起來。這是因為在他看來,這場戰爭是一個實現自己抱負,揚威天下的機會。

一番精心謀劃之後,楊永泰對蔣介石進言道:桂系看起來雖然強大,但實際上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根基不穩。像廣東李濟深一直不得粵軍陳濟棠、張發奎的認可;華北白崇禧的麾下大都是唐生智殘部;兩湖李宗仁的絕對主力第七軍里數一數二的悍將李明瑞,並不是李宗仁的人,李明瑞聽命於他的親表兄——新桂系曾經地位僅次於李、黃、白的四號創業元老俞作柏,而且俞作柏跟李宗仁很不對付,於北伐有大功的李明瑞也因為這個原因被李宗仁刻意壓制。咱們就充分利用這一點,將桂系打垮。

這個為新桂系量身定做的絕妙方案,得到了蔣介石的首肯。在蔣介石的全力支持下,楊永泰的謀劃得到了完美地執行。

第一步,請李濟深出面調停中央、廣西的矛盾,誘到南京加以軟禁,把跟李濟深穿不了同一條褲子的陳濟棠升為粵軍一把手。

第二步,利用唐生智找新桂系報仇的心理,讓其說服了以李品仙為首的老部下們倒戈反桂。白崇禧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狼狽出逃,華北變天。

第三步,以付出一大筆金錢和把廣西交給俞作柏、李明瑞為代價,讓李明瑞在蔣介石的中央軍與桂軍大戰之際反戈。事實證明,這是一筆很划算的生意,因為李明瑞帶著第七軍的另一員不得志的大將楊騰輝一起反了,算是買一贈一。第七軍的三支主力反了兩支,致使兩湖的桂軍一敗塗地。

第四步,發動湘軍、滇軍、粵軍以及剛剛跳槽的俞作柏、李明瑞群毆廣西的黃紹竑,黃紹竑戰敗出逃,俞作柏、李明瑞接管廣西。

這場歷時三個月的「蔣桂戰爭」,以蔣中正的勝利而告終。新桂系則從高高的雲端瞬間跌落凡塵,不僅丟失了包括大本營廣西在內的全部地盤,而且,其起家的第七軍或分裂,或被蔣介石收編,這支曾經輝煌的北伐軍王牌部隊就此煙消雲散。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被迫流亡香港、越南,這三位仁兄從此跌出民國一流實力人物排行榜。

至於這場戰爭的頭號男主角楊永泰,則憑藉從錯綜複雜的局勢糾葛之中準確找到突破口的表現,完美地詮釋了中華民族最為燦爛悠久的政治文化傳統之一——每個時代都有屬於它的絕頂謀士。

解決了來勢洶洶的新桂系,蔣介石終於騰出手來全力對付之前一直坐看鷸蚌相爭的「倒戈之神」馮玉祥。

「濟南慘案」之後,經過英美等國調停和多輪外交談判,日軍終於在1929年3月左右撤出了濟南。但是蔣介石命令駐紮于山東的馮玉祥部:你們不準接收濟南,這是中央軍的事情。

馮玉祥惱怒異常,再加上裁軍問題上的不快,一氣之下,失去了「倒戈將軍」的精明與冷靜。他命令部隊離開山東下河南,給蔣介石施加一點壓力。

南下的主力分別由三位猛人——韓復榘、楊虎城及石友三率領。

請記住,火燒河南登封少林寺的,就是這個叫石友三的傢伙,其人品之低劣在整個中國近代史上可以排在前兩名——他第一,之前提過的苗沛霖排第二。

令馮玉祥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除了他自己愛跳槽,他的手下也信奉「埋頭苦幹無出路,頻繁跳槽掙得多」的道理。

經過楊永泰的火眼金睛的篩選,人品最差的韓復榘、石友三二人脫穎而出,率先幸福地倒在了楊永泰的銀彈攻勢之下。至於另一名大將楊虎城則是高智商高情商的代表,以「識時務為俊傑」的名目主動投奔了蔣介石,從此潛龍升天,取代馮玉祥成為西北軍的新代表。

馮玉祥貌似強大的攻勢瞬間瓦解。

但馮玉祥沒輸服氣,他調兵遣將,捲土重來。可惜面對戰鬥力強過他一大截的黃埔軍,他的手下實在不堪一戰,兵敗如山倒,好不容易攢下的地盤幾乎丟個精光。

在楊永泰的輔助下,蔣介石應對新桂系、馮玉祥的做法,就是發揮中央的正統優勢,居高臨下,洞悉對手的弱點所在(內鬥),輔以國家財政的支持(蔣介石不僅佔據了富庶的地盤,還有大舅子宋子文挖空心思地想辦法——抓稅收,發國債,找關係戶、國內外銀行貸款為他弄錢),不戰而屈人之兵,從謀略角度講堪屬經典。

打完馮玉祥,轉眼就到1929年年底了。

這時,汪精衛又跳了出來,想渾水摸魚東山再起。汪精衛也不是沒腦子的人,知道自己一個人鬥不過蔣介石,經過仔細調研,他打著「護黨救國」的口號,找到了好幾個盟友,如唐生智、張發奎、石友三和俞作柏等,大家約定一起下水。

對於汪精衛發起的這次挑戰,蔣介石連腦筋都懶得動,直接動手,武力平亂!

首先完蛋的是唐生智,被陳誠、楊虎城兩人的一個突襲打得落花流水,屁股都沒坐穩的俞作柏、「變色龍」石友三以及在南昌起義中流失了太多人才的北伐名將張發奎也沒有蹦躂幾天,全部失敗。

唐生智、張發奎這二位北伐名人從此失去了與蔣介石角逐的資格。

1929年上演的這幾場鬧劇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少了一個主角:閻錫山。

其實也不算少,閻錫山一向以擅長投機而著稱,不把刀架到他脖子上他是不會反抗的。這等「忍者神功」,實是民國整整三十八載中難得一見的絕技。不過現在閻錫山想忍都沒機會了。

一切還得從打了敗仗的馮玉祥找「反裁軍統一戰線」的盟友閻老弟求救說起。馮玉祥到山西後,抱著閻錫山痛哭求救,閻錫山也信誓旦旦,要與馮老兄合作到底,反蔣到底。

不過閻錫山心底可不是這麼想的,他認為馮玉祥橫行西北,與自己的勢力範圍接壤,一山豈容二虎,現在這隻猛虎虎落平陽,正是把它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