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 第九章 一個耳光換來國民黨,國會大選不如村長海選

中華民國政府走向平穩,其他人就無事可做、寄情于山水了嗎?

非也非也。革命黨人還有其他想法,尤其是那些一腔熱血的革命中年,比如宋教仁。

說起宋教仁,還沒有認真介紹過呢,在這裡簡單提幾句吧。

宋教仁,字遁初,號漁父。湖南桃源人,1882年生,又是個19世紀的80後。

他家庭成分很好,祖上至少兩代貧農。

之前講過宋教仁是如何結識黃興又是如何造反失敗逃亡日本成為同盟會元老的,這裡就不重複了。

這位仁兄與其他人不大一樣,在日本期間,他沒有把主要精力用來搞政治,而是一直認真學習。有心人士常常在日本法政大學、早稻田大學校園裡看見這位仁兄的身影。

你若據此以為宋教仁就是個書獃子,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可不是漫無目的地死讀書,而是要精研憲政和法律。而且,精通法律並不是宋教仁唯一的本事。此人身手敏捷、頭腦靈活、意志堅定,很有特工天分。

慈禧和光緒翹辮子的前一年,即1907年,宋教仁大大露了一次臉。

話說在中國長白山東南有一塊十萬平方公里大小的土地,相當於日本國土的四分之一,日本人稱之為「間島」。

日本人說,「間島」自古以來就是他們不可分割的領土。這話沒有人信,就跟今天韓國人說孔子是他們的人一樣。

所謂做賊心虛,有些犯了事的人在街上見到穿制服的人就跑,也不管這人是保安還是公安又或是城管,原因無他,心虛而已。日本人也心虛。

因此,日本軍方組織「長白山會」打算偽造一份證據,證明「間島」只不過是他們在很久很久以前寄存在中國那裡的土地而已。

也不知道宋教仁從哪裡知道了這個內幕消息,孤身化名打入「長白山會」,並成功竊取了日本人偽造的「間島」歸宿地的假證據。

當然這幾句輕描淡寫的話,確實不足以描繪出當時的驚心動魄,具體場景大家可以參考香港電影《無間道》。

拿到證據後,宋教仁從「長白山會」逃了出來,日夜趕工,終於在日本拋出假證據之前,出版了一本名叫《間島問題》的書。

書中以嚴謹的邏輯、令人信服的證據,論證了「間島」地區自周秦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成功化解了日本的陰謀。

25歲的孤膽書生成功捍衛國家領土主權,頓時讓宋教仁成為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成為當時的勵志典範。若當年的清朝也有「感動大清1907十大人物」之類的評獎活動,宋教仁勢必輕鬆高票當選。

後來,袁世凱同志將宋教仁的英雄事迹彙報給了病重的國家最高領導人慈禧。慈禧聽過之後,也甚為感動,隨即發出最高指示,取消了對宋教仁的通緝令。宋教仁因此成為唯一一個被慈禧認定為亂黨卻又平反的人。

不過宋教仁並沒有被慈禧感動,他繼續堅持造反,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為革命黨顛覆清朝的事業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清朝完蛋後,宋教仁並沒有鬆懈下來。因為驅除韃虜只是他的初級理想,他還有終極理想——對人治說不,實現依法治國,實現民主憲政。這個終極理想就是他在日本精研憲政和法律的根本動力,也是他醉心於組建國民黨的原因。

在繼續講宋教仁的故事前,這個枯燥的政治名詞「民主憲政」是必須解釋的,因為接下來它會屢次出現。

民主憲政,大概是說創建完備的以憲法為基礎的法律體系和相關政治制度,以限制政府濫用權力、規範公民行為,為人權和民主保駕護航,實現社會公正。

如果上面這段話難以理解,請大家拿民主憲政的範例美、英、法三國作參照物,幫助理解。

如果還是想不明白,那就記住這句話:分權制衡是核心,依法治國是手段,自由民主是目標。

好了,之前多次提過宋教仁組建國民黨的事情,下面就來說一說花費了宋教仁大量精力和心血的國民黨。

在《臨時約法》中,有一條對袁世凱之外的人都有利的約定。原文如下:「本約法施行後限十個月內,由臨時大總統召集國會。其國會之組織及選舉法由參議院定之……」

也就是說,最晚在1913年2月,袁世凱必須舉行國會選舉。在選舉中獲得票數最多的那個黨就是執政黨,負責組閣以及出任內閣總理。國會選舉結束後,臨時政府、臨時大總統前面的那兩個字才能正式去掉。

所以,一切有抱負、有聲望、有實力的同志,紛紛組織政黨,進軍國會選舉。於是,一場場熱火朝天的組黨運動開始在全國各大城市相繼上演。

粗算下來,全國大大小小的政黨居然有近三百家。

當時的入黨門檻比較低,只要你是個人物,就可以同時加入多個黨派,成為跨黨人士。若是你沒有跨過黨,都不好意思出門跟別人打招呼。所以有些猛人同時成為十幾個黨派的成員。

像趙秉鈞趙總理都搞不清楚自己究竟入了多少個黨,很是令人抓狂。

好在像樣的黨派並不多,咱們挑重要的簡單說一說。

江亢虎的「中國社會黨」,是第一個成立的黨派。「中國社會黨」雖是一個小黨,卻很有特點,他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扛起「社會主義」大旗的政黨組織。略提一句,李大釗同志是該黨的天津支部幹事。

然後是張謇、章太炎「章瘋子」等人的統一黨,黎元洪的「共和黨」,還有湯化龍的「民主黨」,這三個黨基本屬於立憲派的大本營,實力很強。

接下來是傳說中的國民黨。

自從辭去內閣職務後,宋教仁開始了人生中最為輝煌的一段歷程,憑藉著自己的博學、口才與努力,以及同盟會和革命黨的名頭,他很快合併了好幾個小政黨,於1912年8月在北京成立了全國第一大政黨——國民黨,同盟會從此退出歷史舞台。

名義上孫中山是國民黨的理事長,但實際掌權的是宋教仁。孫中山這會兒正醉心於他的鐵路實業計畫,哪有心思過問黨務。

相比孫中山、黃興等人,精通憲政和法律的宋教仁對現代政體的認識顯然更加深刻。他是真的理解民主政治中關於「立法權至上、權力制衡」的真諦,而他試圖領導國民黨奪取國會選舉勝利,並組織完全政黨內閣的想法,稱得上是教科書式的經典範例。

不過,創下了經典範例的宋教仁同志,也犯過一個經典的錯誤。

話說有幾個黨派在接受國民黨合併之前,提了一個要求:合併可以,但是不能把你們同盟會原有的「男女平等」寫進黨綱,而且不許女性加入國民黨。

宋教仁一琢磨,覺得還是賺了,那就答應吧。

雖然宋教仁這種開歷史倒車行為的出發點並不壞,雖然也不多一個宋教仁歧視女性,如漢字娛、耍、婪、嫉、妒、嫌、佞、妄、妖、奴、妓、娼、奸、姘、婊和嫖,哪個不歧視女性?但宋教仁的行為還是惹毛了同盟會的「大姐大」唐群英女士(曾國藩的弟媳、秋瑾的鄰居)。唐大姐可不管宋教仁的動機是什麼,就認定他歧視女人就是不對。脾氣火暴的她迅速做出回應——賞了宋教仁一個響亮的耳光。令宋教仁十分鬱悶。

好了,讓犯了錯的宋教仁同志在一邊涼快會兒,咱們先來招呼一下熟人梁啟超。

離政府最後大選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群英聚會,風起雲湧。在海外流亡十多年的梁啟超也回國了。

梁啟超是帶著大幹一場的興奮和自己的最新理論研究成果回來的,他覺得新生的中華民國會是自己實現政治抱負的好舞台。

梁啟超帶著興奮來到了北京,他要去見袁世凱。

得知罵了自己多年的梁啟超如今有心投奔自己,袁世凱也很興奮,他以很高的規格和很低的姿態接見了這個曾經的朋友和敵人。

二人見面後,也沒多提當年的往事,客套完畢就進入了主題。

梁啟超向袁世凱亮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說,民國的政治力量可分為三派。第一派是袁世凱的軍政實力派,第二派是立憲派,第三派則是革命派。第一派不需要組成政黨,第二派需組成政黨,第三派則改造為政黨。軍政實力派掌握實際的行政權,立憲派與革命派則組成政黨在議會中競爭立法權,立憲派應與軍政實力派聯合起來反對革命派。如此一來,就能順利地完成民國的平穩過渡。

袁世凱聽完後,覺得梁啟超的這套理論不僅很得三權分立的精髓,還大大降低了革命黨造反的風險,便肯定地告訴他:「你的計畫我支持,我辦事你放心。」

兩人一拍即合。袁大總統出錢,梁啟超出嘴,全國第二大黨——由「共和黨」、「統一黨」和「民主黨」合併而來的「進步黨」出現了。

進步黨的綱領是「國家主義」,大概是說他們認為目前民智還不成熟,應該走精英治國路線,加強中央集權,這樣有利於國家穩定,有利於提高建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