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 第六章 歡呼吧,為了民國

武昌起義之後,大家自主革命,自鬧獨立,自封都督,忙得不可開交,再沒有人想得起來那位遠在大洋彼岸的孫先生。

但隨著各地逐漸塵埃落定,大家才發現,需要個「帶頭大哥」。既然武漢、上海誰都不服誰,那就去南京組織政府吧。

武漢、上海鷸蚌相爭,南京漁翁得利,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12月14日,各省代表在南京開會推選領袖,黎元洪和黃興爭奪最為激烈,難分高下,互不相讓。

正在南方革命軍苦惱的時候,從海外來了一個人,正好使問題迎刃而解,此人便是孫中山。

武昌起義的時候,孫中山正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家餐館給人打工,為革命籌錢,具體職業是刷盤子。

話說他在刷盤子時看到了報紙,上面寫著中國革命黨在武昌暴動的消息。

之前無人請示,之後無人彙報,但孫先生還是被這次難得的勝利所鼓舞,積極在各國為義軍籌措借款和糧餉物資,雖然最終沒籌到什麼東西,畢竟愛國的拳拳之心還是盡到了。

1911年12月25日,孫中山輾轉抵達上海。

正當他高舉禮帽、向歡迎群眾頻頻致意的時候,一個不識相的記者擠上前去,劈頭便問:「孫先生,你這次帶了多少錢回來?」

孫中山沒想到對方這麼不給面子,一愣說:「我一分錢都沒有帶,我這次帶回來的,只有革命精神!」

於是,在萬眾矚目之下,身無分文的孫中山便帶著革命精神來到了南京。

同盟會雖然已經分裂,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當時依然是國內最大的革命黨組織,很多其他組織也都是從同盟會分裂出來的。雖然孫中山在同盟會中沒有絕對的權威,卻也沒有人比他更有權威。

革命陣營經過亂鬨哄的討論,最後眾人妥協的結果,就是推選了在革命界資格最老、名氣最大的孫中山做「帶頭大哥」。

對了,革命黨不是說要推舉袁世凱做總統嗎,怎麼如此不講信義,為什麼要干這種出爾反爾的事?

原來,雖然南北和談正在進行,但革命黨的打算是借和談拖住袁世凱,然後在南京先把共和制生米煮成熟飯。這樣一方面可以敲擊一下袁世凱,另一方面也希望借孫中山的名望,換得西方國家的承認和支持,看有沒有可能撇開袁世凱單幹。但是革命黨沒想到,列強們並不買他們的賬。

如此看來,革命家們也不簡單。可能這是因為大家都是政治家吧。搞政治可不是一件單純的事情,政治博弈往往複雜而殘酷,是不能簡單地使用道德標準去評判的。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出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民國的鐵血大幕就此拉開!

正等著革命黨給個准信兒的袁世凱一聽到「孫中山就任總統」的消息就急了。我費盡心思地在革命軍和朝廷之間上下其手,擺弄平衡,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半路卻殺出個孫中山,將計畫完全打亂。是可忍,孰不可忍!老虎不發威,你還當我是病貓。既然你革命黨不講信用,那我也就用不著守信!

袁世凱馬上出手報復,這一出手就是三份電報。

第一份電報是給馮國璋的——你迅速聯絡組織一批自己人,以集體的名義發一份聲明,內容我已經替你們想好了,就是「若以少數意見採用共和政體,必誓死抵抗」。

第二份電報是給伍廷芳的——你們南方革命黨違約,之前簽的所有協議全部無效,以後有事直接跟我電報商量,不必再搞那些麻煩的談判。

第三封電報是給孫中山的——國體還未經國民大會確認,現在就組臨時政府搞共和恐怕太早了吧!

發完這三封電報,袁世凱胸中的鬱悶總算是舒緩了不少。

但做完這些的袁世凱,並沒有停手。他的高招還在後頭,要完成這個高招,他還得進宮一趟。他現在在等待一個特殊的道具,有了這個道具他才能盡情地表演。

道具終於到了——馮國璋聯合十五名實力派將領發表的通電,內容當然就是袁世凱前面交代的那些話。

袁世凱拿著這封電報進宮去向隆裕太后表忠心:「太后,您看他們對太后您是多麼的忠心耿耿,可是他們兵餉不足,缺槍少彈,缺吃少穿,只有一腔熱血,估計是打不過革命黨的。您看怎麼辦?」

隆裕太后說:「沒事,我還有三百萬兩國庫銀子,全都拿出來,讓他們好好打仗。」

既騙到了軍費,又掏空了國庫,讓沒錢的隆裕太后以後不得不言聽計從。

一石二鳥,袁世凱果然是玩政治的高手。

但事實上,在騙到隆裕太后的錢之前,袁世凱也確實沒有錢支付士兵工資、購買武器彈藥。不過從現在開始,手中有糧又有兵的袁世凱,已有徹底掌控南北局勢的能力。

其實,袁世凱並不是最缺錢的人,最缺錢的是孫中山的南京政府。有多缺多窘迫?

據胡漢民同志回憶,有一次安徽特使來南京索要軍費,孫中山大筆一揮就給了二十萬元。待胡漢民拿批條去財政部,發現金庫內僅有現洋十塊。

南京政府為什麼會窮成這個樣子?

當時國家工業基礎薄弱,農業又是靠天吃飯,收成沒什麼保證,因此國家財政最主要的收入就是來自兩大塊稅收:關稅與鹽稅。

前面已經說過,大部分關稅、鹽稅都被用作賠款抵押。也就是說,每年的稅收都攥在帝國主義手裡,清朝政府都拿不到幾毛錢,就更別提沒有一統天下的南京政府。

那光復的各省不能支持一下南京臨時政府嗎?

您想太多了。那些大大小小的都督各據一方,自收自支,臨時政府根本控制不了,別說找他們要錢,他們不找臨時政府要錢就不錯了。

既然如此,那就只剩下一條路:借錢。

孫中山開始求助英、美等西方列強。令孫中山沒有想到的是,美國人和英國人都拒絕了他的請求,並公然表示支持袁世凱。

列強都是明白人,根本不看好孫中山的南京政府,銀行又不是慈善機構,你沒有強大的軍隊,地盤也不穩,你拿什麼做抵押,拿什麼做擔保,誰肯借錢給你!

就在孫中山最需要錢的時候,日本人伸出了橄欖枝。為了爭取在中國的利益最大化,日本人的鼻子就像狗一樣靈,只要聞到有便宜可占,就會撲上來。

面對日本人的「好意」,「窮瘋了」的孫中山、黃興二人迫不得已用「中華民國政府」的名義,計畫抵押漢冶萍公司借款五百萬、租借滿洲與日本借款一千萬(楊天石《從帝制走向共和——辛亥前後史事發微》)。

很多人都替孫先生遺憾:孫先生一世英明,怎麼居然也有如此污點,無論怎麼樣,都不應該接受租借滿洲這種條款。

好在關鍵時刻,有人站出來解救孫先生。

有記者把南京政府拿漢冶萍公司主權換取借款的消息捅上了報紙。國內輿論嘩然。大清被日本欺負多年,現在民國政府卻拿日本極度匱乏的資源——漢冶萍公司的鐵礦做抵押借錢,實在有損國家利益!

就在輿論和民眾的非難讓孫中山和黃興非常狼狽的時候,又一名「救星」——一個日本鬼子站了出來。

此人是日本陸軍大臣石本新六。這小子說:「在中日、日俄兩次戰爭中,滿洲是日本人為之拋灑珍貴的鮮血的地方,是我們打下來的,理應享有一切權力,而無須以金錢收買。」

小鬼子的意思是:滿洲已經不是你中國的了,你還想拿這個賣錢?沒門。

幸好借款沒談成,要不然歷史就成了另外一個樣子。

沒有錢,行路難!

現在,會集在南京的近三十萬民軍,沒有軍餉,沒有飯吃,不造反就阿彌陀佛了,就更別提購買武器彈藥進行訓練、備戰。沒錢的軍隊是打不了仗的。

現在,南京政府的行政費、辦公費沒有著落,沒錢的政府是運轉不起來的。

孫中山很傷神,難道大總統之位非拱手相讓不可?難道我孫文真的要把國家的未來放到袁世凱這個清朝官僚手中?

時間倒退到兩個月前。

那是一個秋風正緊的日子。

當天,北京人民數百人翹首期待,在刑部門前爭睹出獄的美男子汪精衛的風采。

之前說過,袁世凱提的出山條件中有一條是「釋放在押政治犯」,之後載灃照做了。汪精衛就在被釋放的這批人當中。

陽光照耀在汪精衛略顯蒼白、憔悴的臉上,美男子英武不減,他的面孔與髮際間,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悲壯的、崇高的美感。

這一刻,是汪精衛一生中最燦爛、最輝煌的時刻。

終於出來了,接下來的路怎麼走?這個念頭在汪精衛心裡一閃而過。

不用自己想,早有人給他想好了,此人就是袁世凱。

袁世凱請他一敘。

兩人初次相見那年,袁世凱53歲,汪精衛29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