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 第三章 是誰在革清朝的命

在武昌起義時發揮了「讓領導先走」本色的瑞澄顯然是個大草包,好在他並沒有草包到底,還是稍稍盡了一個封疆大臣的政治責任,把「武昌落入革命軍之手」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了朝廷。

朝廷收到武昌起義爆發的消息後,以攝政王載灃為首的中央高層領導感到極為震驚和憤怒。在集體問候了曾經在湖北武漢長期工作的張之洞同志的所有直系親屬八百遍之後,眾人一致同意動用中央軍去鎮壓湖北革命黨,對他們而言,地方新軍已不可信任。

1911年10月12日,載灃幾乎拿出了全部家底,兵分四路,兵鋒直指武漢。

第一路,以北洋第四鎮為主力,統帥為蔭昌。

蔭昌,滿洲正白旗人,時任內閣陸軍大臣,我們在小站練兵那會兒提過他,袁世凱的哥們兒。無論是從血統——滿人,還是從身份——陸軍司令來看,由蔭昌做第一路的統帥,都說得過去。

第二路,以北洋第五鎮為主力,統帥是馮國璋。

第三路,以禁衛軍為主力,統帥是載灃的七弟載濤。

第四路,由十多艘軍艦組成的海軍主力。

載灃任命薩鎮冰為海軍司令,督水師走長江水路配合作戰。升官發財的時候載灃想不起來薩鎮冰,但用得著薩鎮冰的時候倒是記得把人往火坑裡推。這麼看來,清朝在載灃手上滅亡是有充分理由的。

載灃的本意是中央軍精銳齊出,陸海並進,一戰殲滅「反賊」。但是,中央軍的表現實在令他失望。

這場即將發生的戰爭因其主要戰場在漢陽和漢口(古稱江夏或夏口),故稱陽夏保衛戰。

舉國目光齊聚武漢,革命能否成功就在此一戰。

如果革命軍被清軍主力殲滅,其後果自不用多說。

如果革命軍能抵擋住數倍於己的清軍主力的反撲,把清軍主力拖在武漢城下無法動彈,那麼其他正在觀望的勢力就有可能起兵響應,革命的星星之火就有可能迅速形成燎原之勢。

先行出發、先行抵達的蔭昌是很想撲滅革命的星星之火立功的,可惜他有心無力。蔭昌雖然是這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北洋勁旅名義上的最高統帥,但他指揮不動這支軍隊。

前面說過,北洋軍從徵兵到訓練,幾乎都是袁世凱在負責,重要軍官幾乎都是他的人。除了袁世凱或者得到袁世凱的授意,否則誰也指揮不動這支部隊。所以第一路人馬出工不出力,只是在應付差事。

第二路的馮國璋先生確實能打,是一員悍將。但他有力無心,不想打。

馮先生在率軍南下的途中,抽空去了一個地方——河南彰德洹上,親自拜訪老大哥袁世凱問計:老大,咱們打還是不打;如果打,又該怎麼打?

袁老大的回答十分簡單:慢慢走,等等看。

這一慢一等,就到了10月底,第二路才做好戰鬥準備。

至於以旗人為主的第三路,是滿洲最後的家底,載灃要留著以備漢人造反,是不會讓他們在戰場上輕易消耗掉的,得等前兩路軍隊跟革命軍拼得差不多了的時候,由他們站出來摘桃子,收拾殘局。

如果說陸軍的表現讓載灃十分失望,那麼薩鎮冰的水師就讓載灃絕望。

早在10月18日,海軍司令員薩鎮冰率領的水師就已抵達武漢江面。但接下來,載灃期望的軍艦集中火力眾炮齊鳴的激烈戰鬥場面並沒有出現。

大多數時間裡,水師只是象徵性地發射幾枚炮彈,而且炮彈也不認識革命軍的工事,大都落在了荒郊和水面上。

為什麼會這樣?明明應該十分激烈的戰鬥,為何打得如此有愛心?

秘密就在兩個關鍵人物的身上。

第一個人叫湯薌銘,此人是海軍少壯派的代表人物,也是這支海軍主力的參謀長。此外,他還有一個身份:湖北立憲派大佬湯化龍的親弟弟。

湯化龍此時已是湖北軍政府的政事部長(總攬行政,相當於省長),於公於私,他都得把弟弟以及弟弟掌握的那部分海軍拉到自己的陣營。所以湯薌銘還未抵達武漢,就已收到哥哥的來信,讓他「早日反正,以立殊功」。

不提湯化龍的勸說,單說湯薌銘本人,此人雖然有些功利,思想品德也不大高尚,但曾留學法國和英國的經歷令他對於民主共和以及清朝的腐朽有著清醒的判斷。

因此,既受哥哥影響,也為個人前途和國家前途考慮的湯薌銘,決定冒險奮力一搏。在他的策划下,一些有革命傾向的海軍官兵逐漸圍繞在以他為核心的周圍,消極戰鬥,時刻準備著高舉義旗造反。

第二個人則是這支水師的最高領導——薩鎮冰。

薩鎮冰畢業於福建船政學堂,後又留學英國,算是受過先進教育的思想開明之人,再加上不得載灃重用,對清朝自然不會有太多的忠心。

在稀稀拉拉的槍炮聲中,薩鎮冰收到了學生黎元洪的來信《黎元洪致薩鎮冰書》。

來信約一千三百字,言辭懇切,情誼殷殷,道理深刻。在信中,黎元洪表示武昌起義的目標在於改革專制政體,建立中華共和民國,並勸說老師站在國家前途和民族大義的角度上反水。

讀完來信,薩老師內心非常糾結,他既不想叛清,也不願與革命黨為敵。於是他絞盡腦汁想了一個不錯的辦法:和稀泥。

滿懷希望的黎元洪終於等到了薩老師的回信,信中寫了八個十分醒目卻令人失望的大字:彼此心照,各盡其職。

一邊,參謀長湯薌銘態度鮮明,要帶頭造反,無心打仗。

另一邊,司令薩鎮冰態度曖昧,對手下員工的反心以及出工不出力的行為既不贊成也不反對。

因此,這仗是打不起來的,打得起來就見鬼了。

海軍不打革命軍,一心一意地磨洋工,革命軍自然也不會主動進攻火力強大的海軍找抽。

因此,除去最初的幾天,革命軍跟不知躲去哪兒又突然冒出來的張彪幹了幾仗,陽夏保衛戰的第一階段——漢口之戰的大部分時間,是在雙方一片祥和的對峙中被消磨掉的。

但是,他們不動,有人動!

別看武昌首義是共進會和文學社乾的,沒有立憲派、同盟會、會黨什麼事,但共進會和文學社畢竟只是地域性小黨派,不具備全國影響。而立憲派、同盟會、會黨就不同了,在全國各地均有分支,勢力龐大,他們看到武昌首義成功,清軍主力被拖在湖北動彈不得之後,遂趁熱打鐵,在全國各地積極行動。

與此同時,埋藏在清軍內部的幾顆定時炸彈也終於引爆了!

想當年,慈禧為了鞏固清朝的統治地位,迫不得已創了一招「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武功。這一招功夫的書面名稱叫做「編練新軍」。

新軍的威力確實很大,先後滅了義和團和造反的革命黨,可新軍的副作用也很大,鞏固統治的同時卻損了清朝自己的根基。至於原因,就得研究一下慈禧這招是怎麼練成的。

當年朝廷囊中羞澀,攢下來的錢大都充作賠款、供養貪官和維持皇室的奢侈生活,而按當時的標準,全部練成朝廷計畫的三十六鎮新軍,僅建軍費及軍餉一年都要上億兩白銀,超過國家全年的財政收入,這自然是難以做到的。

一句話,朝廷沒有足夠的錢練兵。

於是慈禧只好跟各地的諸侯——總督和提督們說:朝廷的困難你們也知道,我只能從人員編製等政策上支援你們,至於編練經費主要就靠你們自己籌備。

慈禧老佛爺是很有權威的,總督和提督們雖說覺得有點委屈,不過還是響應朝廷號召,開始了自招自練。

慈禧既然給不了錢,那就難以掌控新軍的人事任命權。

開明的地方大員如張之洞等人,不僅注意招收受過新式教育的文化青年入伍,更加重視招收受過先進軍事教育的留學生擔任軍官,如留日的蔡鍔、閻錫山、李烈鈞、藍天蔚、吳祿貞、唐繼堯、許崇智(魯迅的愛人許廣平為其堂妹,香港演員許紹雄是其侄子)等人全都趁機加入了新軍。

這些人可不一般,有水平,有思想,有主見,有眼界,敢於持有不同政見,完全不同於舊軍官兵愚昧效忠皇權。更關鍵的是,他們對現在這個政府並不滿意。簡而言之,他們就是埋藏在清軍內部的定時炸彈。

革命的多米諾骨牌,在武昌起義十二天後就開始了倒塌的過程,辛亥革命的狂潮到了!

10月22日,湖南、陝西獨立。

10月29日,山西獨立。

10月30日,雲南獨立。

10月31日,江西獨立。

11月3日,上海獨立。

11月4日,貴州獨立。

11月5日,浙江獨立。

11月7日,廣西獨立。

11月8日,安徽獨立。

11月9日,福建、廣東獨立。

11月22日,重慶獨立。

11月27日,四川獨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