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袁世凱的第一桶金 抗日援朝

一向做事拖拖拉拉的清朝政府,這一次倒是很爽快,因為沒辦法不爽快:朝鮮緊靠清朝興起的滿洲地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別的藩屬國都可以放棄,但朝鮮決不能捨棄。

吳長慶是幸運的,因為慈禧把這個抗日援朝的光榮任務交給了他,令其率所部六營勇兵入朝平叛。

軍情緊急,時間倉促,吳長慶當即成立前敵營務處,「處長」是袁小四。

限令六天之內完成的事情,袁小四三天就辦得穩妥齊全。他帶領前敵營務處的同事們率先登陸朝鮮,選定大軍登陸地點,勘探進抵漢城的行軍路線……後勤服務保障工作等方面均辦得有條不紊,在他的精心籌劃安排之下,吳長慶率部乘坐北洋水師麾下三艘當時亞洲最先進的軍艦,安然抵達朝鮮南洋港,六營兵力兩小時內完成登陸,袁小四的才華一時顯露無遺。

吳長慶上岸後,故意考問袁小四:你說應該怎麼解決目前的局面?小四回答:捉賊先捉王。吳長慶很滿意:那就交給你去辦吧,好好乾,干不好小心軍法從事!

小四也知道,這是吳叔叔看在死鬼老爸的面子上給自己立功的機會,這麼好的機會絕不能錯過!

小四思來想去,覺得「鴻門宴」是目前最完美的解決方案,畢竟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才能顯出自己有水平。

「鴻門宴」說起來簡單,執行起來卻很複雜,你得先把人誑過來,還不能讓人逃掉。「鴻門宴」的祖宗項羽就是個失敗典型。袁小四冥思苦想了一夜,終於想出了抓捕大院君的方法。

第二天,袁小四備上厚禮,輕裝簡從,親自上門拜訪大院君。

一番沒有營養的招呼過後,袁小四說出了自己的來意:此次大清出兵,是為治倭寇而來,以後還得仰仗大院君多多支持工作!

原來大清是擔心日本啊,不是來對付自己的,那就好,那就好!大院君十分滿意,終於放下了心頭的大石。

接下來,雙方越聊越開心,一開心自然就要喝酒吃飯。袁小四在酒桌上胡吃海喝,無拘無束。賓主盡歡,大家都很高興。

酒宴結束後,袁小四殷勤地邀請大院君第二天回訪,說吳長慶請客。

如此友好的信號,大院君哪好意思說不。

第二天,大院君率衛兵到清軍駐地答拜。

既然來了,就不用走了。一到大營,袁小四就把他捆了起來,大院君飯沒有吃成,倒是自己成了粽子。

大院君被逮捕後,立即被押回中國,幽閉於保定。

「斬首」行動成功後,剩下的叛兵群龍無首,袁小四率清軍於大同江畔全殲叛軍,徹底平定此次叛亂。

朝鮮政權回到王妃閔氏手中。

搞定朝鮮人容易,搞定日本人就難了。

好在日本人只認得拳頭,懂得拳頭硬的是大爺。清軍那幾艘亮瞎人眼的軍艦,令花房義質從日本國內搬來的救兵很是相形見絀,令當時的日本深感自卑,不敢跳出來挑戰清朝的宗主國地位。

不過,日本借口為自己死去的僑民和官員討還公道,逼朝鮮王室簽訂了一個條約:支付日本五十五萬日元賠償,允許日本駐兵保護僑民。

千萬不要小看這個條約,清朝方面表示日本駐兵對大清帝國很不利,分明是想挑戰自己的老大地位;朝鮮方面則表示五十五萬日元的巨額賠款極大加重了國家的財政困難和人民負擔!

對清朝政府來說,由於日本橫插一腳,導致此次出兵的成果減色不少,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對袁小四來說,此次出兵算是個優差,但也不是全然的公費出國旅遊,他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因此,本就有心提拔袁小四的吳長慶在發給朝廷的功臣名單上,將袁小四的事迹濃墨重彩地誇獎了一番,將其列為功臣之首。

這也是袁小四的名字第一次進入清王朝核心統治層的視野。

幾天後,23歲的袁小四就被朝廷封為正五品的同知,相當於副市長,成為一名年輕的高官。從此刻起,袁小四才算是真正地揚眉吐氣,走上了政途。

袁小四這個小氣的名字再也不適合叫了,現在我們應該稱呼其大名——袁世凱是也。

清軍在朝鮮平亂後,吳長慶即奉命留駐朝鮮,成立駐守朝鮮的清軍司令部。

在這個司令部里,吳長慶是最高統帥。他有文武兩大幫手:武的就是袁世凱,吳長慶所有的軍事事務莫不由袁世凱做主,其職位相當於今天的參謀長;文的事務則由未來的實業牛人張謇做主,其職位相當於今天的秘書長。參謀長和秘書長的政治理念很相似,都屬於鷹派,主張對外強硬。

對袁世凱來說,朝鮮是他施展身手的好地方,也是他飛黃騰達的起點。他知道除了本職業務,語言能力也會決定他在朝鮮的發展前途,因此他一到朝鮮就學習朝鮮語,不久就達到了藉助手勢可以與朝鮮人民直接溝通的水平。

轉眼之間已是冬天,朝鮮半島上漸漸冷了。

吳長慶給新掌握了一門外語的袁世凱安排了一個新任務:負責對外事務,也就是讓袁世凱負責交際應酬。

由於這份新工作的關係,袁世凱常常要出席朝鮮王室宴會之類的娛樂活動。按照慣例,吃飯當然要喝酒,袁世凱自然也概莫能外,酒喝完了之後,吹牛皮就是主要的娛樂項目。

有一次,袁世凱酒後跟朝鮮國王吹牛,說他可以為國王陛下訓練出一支像清軍一樣厲害的軍隊。其實他哪會練兵,純粹是醉話。誰知道朝鮮國王還當了真,真的把自己的五百侍衛交給他訓練。

袁世凱被逼上梁山,只好照貓畫虎,比照著清軍的訓練模式,還真鼓搗出來了一支像模像樣的軍隊,找到感覺的袁世凱再接再厲,又給朝鮮王室訓練了一支四千人的常規軍。

兵不是白練的,袁世凱至少撈到了兩個好處:一是藉此跟朝鮮王室搭好了關係,增強了他自己影響朝鮮王室決策的能力;二是訓練出來的這些兵不說唯袁世凱馬首是瞻,至少不好意思沖袁世凱開槍。

這就是袁世凱練兵的開端,他終於在朝鮮站住腳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