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法、道的衝突:晁錯與「削藩策」 晁錯之「錯」

晁錯力挺削藩,在常人眼中這是在為帝國出力,然而他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吳王劉濞真的要謀反嗎?沒有人能證明。劉濞只不過是孩子氣,他只是在有意和中央政府對著干,他發展經濟,整頓內政,都是為了讓中央艷羨他吳國的昌盛。這一點,劉啟不清楚,百姓不清楚,眾大臣不清楚,但是晁錯清楚,可是晁錯為什麼有意說「錯」呢?

如今的晁錯在朝廷里儼然是呼風喚雨,一手遮天,丞相都被他氣死了,那就更別說其他的大臣了。

這種局面和商鞅變法時的情景特別像,商鞅徙木立信,還處理了太子的師傅公孫賈和公子虔,秦孝公和他一唱一和,給人的感覺就是朝堂之上只有此君臣二人。

劉啟和晁錯此時在朝堂上給人的也是這種感覺。

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的八月,晁錯升任萬石的御史大夫,終於位列三公,坐上了國務院副總理的寶座,官運亨通,官級升得比火箭都快,緊接著就提出了削藩的政策,而且劍鋒直指吳王劉濞。

晁錯對劉啟說:「當年高祖平定天下的時候,因為他的兄弟少,加上他的兒子們多數年齡也小,所以才在親戚中大規模地封了一些姓劉的人。這些人都是高皇帝因為家族中沒有足夠親信之人,才勉強封的,所以封庶子劉肥為齊王,下轄七十餘座城池;封弟弟劉交為楚王,下轄四十餘座城池;封二哥劉仲的兒子劉濞為吳王,下轄五十餘座城池。這三人都不是高祖血脈的正根,然而他們掌握的地方卻佔到了天下土地的一半。

「特別是吳王劉濞,這個人是個高危分子,他心懷當年兒子被皇帝您砸死的仇恨,因而成天裝病,找理由不來朝見,真按照古代的法令早該砍他的項上人頭了。可惜先帝太善良了,不僅沒殺了他,而且還賜給了他手杖和小几。先帝這是多麼寬容、多麼仁慈啊,這是以德化怨。

「按理他劉濞沒有理由不因此對皇帝感恩戴德,對中央政府服服帖帖,改過自新重新做人。但您看那傢伙,反而是靠著丹陽銅山在那裡鑄錢,又煮海鹽,擺明了是別有用心。而且他還招收了很多亡命之徒,這絕對是蠢蠢欲動、打算造反的徵兆。現在依我看,削他的地盤會把他逼反,不削他的地盤他也會造反。削他,他造反造得早,這樣危害小;不削他,他造反造得晚,力量積蓄得更大,危害就會更大。長痛不如短痛,建議陛下趕緊削藩。」

晁錯之所以力持削藩觀點,就是因為他認為劉濞總是要反的,「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史記·吳王濞列傳》)然而,仔細分析這句話,晁錯似乎是說錯了。

錯在哪裡?

黃仁宇在《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一書中認為,按照晁錯的想法,造反不一定非要反起來才算數,只要劉濞具備了可以造反的力量,那他就是要造反,不然他積蓄那麼強大的力量用來做什麼?

面對晁錯的惡意中傷,若劉濞能發言,想來他必然會感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雖然放諸任何一個人來看,劉濞的種種做法都像是在為造反作準備,而且他也有足夠的動機,可只要他一日不行動,就沒人有資格斬釘截鐵地說劉濞一定會造反。再有利的推測都不能在事件發生前就被當作事實。

可惜的是,晁錯是一個酷吏,秉持法家思想的人都喜歡有罪推論,因為他們要保證專制者的權力絕對穩固,所以晁錯說話難免要誇大事實嚇唬劉啟。

法家人物這種習慣性的「有罪推論」其實是一種喜好揣測他人心思的習慣。這種習慣長久地影響著許多中國人,中國人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最喜歡的就是藉助隻言片語來揣摩對方的心思,社會上很多人還以此為能,覺得自己情商很高。然而,這些做法終究會破壞一個人的人際關係,容易讓人與人發生誤會。同時,這種手段本身也很卑劣,這些做法終將衍生出一個缺乏信任的社會。

仔細想來,儘管劉邦當年確實是給劉肥一下子封了七十多座城池,但是到了景帝朝,當年的齊國已經分裂成了齊國、濟南國、濟北國、膠西國、膠東國、菑川國六個國家。這六個諸侯國各自為政,齊國的力量也已經大大削弱。再說楚國,滿打滿算也不過有三十六座城池罷了,晁錯這分明是在混淆視聽,意圖激起劉啟的怒火,從而提升自身的政治價值。

然而新的問題也應運而生,晁錯說劉濞鑄錢煮鹽、招收亡命徒,這樣是不假,然而劉濞為什麼要做出這些舉措呢?

有沒有什麼理由能為劉濞進行辯護呢?

有。

想想吧,劉濞都滿頭銀絲了,要是想造反那早就揭竿而起了,犯不著推遲到這麼晚,他都已經是老胳膊老腿兒了,上了戰場那四肢鐵定是使喚不了,這不找著打敗仗么!由此看來,劉濞的做法只不過是一種發泄,因為劉濞是憑藉著馬背上的軍功才坐上了吳王的寶座,他無比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王位。然而事與願違,劉恆對他滿腹猜忌,劉啟又殺死了他的兒子,劉濞的內心只有憤怒與無奈。他一定每天都在想:「哪一天我一定要推翻你們這些人,讓你們血債血償。」軍人最看重的是尊嚴,劉濞要捍衛他的尊嚴,同時,他只是記恨皇位上的人,而並不覬覦皇位。

吳王的憤怒需要發泄,他發泄的途徑就是做出要謀反的樣子,他喜歡看到劉啟恐懼的神情,這令他感到滿足。老爺子聽到自己的仇人如何如何畏懼自己,心裡總是很開心,但他清楚他根本沒有足夠的實力推翻一個政府,況且江山本來就是自己家的,把自家東西蹂躪壞了對他沒什麼好處。

再從另一個角度看,鑄錢帶動經濟,煮鹽創造財富,這完全是為了吳國好,這是一位君王重視民生的表現,憑什麼說他是造反呢?中央政府完全是酸葡萄心理,看見劉濞治國比他們治理得好,因而嫉妒、畏懼、仇視,甚至認為他這是有目的、有野心的。

至於招攬亡命徒,劉濞擺明了是故意氣中央的。在遭受喪子之痛的巨大打擊下,劉濞像一個孩子,和小侄子劉啟在那裡賭氣。他不想造反,因為造反對他沒有好處。他做出蠢蠢欲動的樣子,只是想讓仇人劉啟活在痛苦與恐懼中;他發展民生和經濟,只是為了逞強,讓中央政府中的君臣們艷羨吳國的富庶、團結與安定。

劉濞只是一個倉皇無助、靠著一股孩子氣來安慰自己的老人。

晁錯說錯了。

這錯誤犯下來,是無心還是有意?

這,當然是有意。

晁錯為什麼要說錯?

原因有三。

首先,晁錯作為一個秉持法家思想的人,他政治鬥爭的意識必然是十分強烈的。在他眼中,他只有鋌而走險做出一番事業,才能夠博取到足夠力壓群臣的政治資本。法家的人喜歡變法,喜歡除舊,這就是一種政治賭博。晁錯深諳高風險才會有高回報的道理,他必須要通過力挺削藩來提升自己的政治價值,要讓他在皇帝眼中被當成一塊寶,從而擴充他自己的政治資本。更何況晁錯清楚,真要是打仗的話,在前面衝鋒陷陣的也絕不會是他,因而他很放心,他只需安安心心做好政治上的工作即可。

第二,晁錯需要向劉啟表忠心。晁錯削藩,目的是為了幫助劉啟鞏固統治。法家的人天生就有一種自願在皇帝底下當老二的志向,他們一輩子的奮鬥目標就是當最大的奴才,替主子看好家業。這一點在晁錯身上表現得是淋漓盡致,人家老劉家內部叔侄搞點小矛盾,他在那裡瞎摻和,鬧到最後結果就是叔侄兩人合在一起先把他擠對了。晁錯的愚忠最終導致他「作法自斃」。當然,此時的晁錯根本看不到這一點,劉啟絕對的支持是他推行削藩政策、維護劉啟統治的基礎條件。

第三,晁錯切切實實地認為,王制阻礙了中央集權。實際上,王國的弊端是不爭的事實,只不過晁錯比較笨,他不懂得賈誼的那套「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削藩策」在王國問題的處理上相較於賈誼的辦法實在是太過強硬和蠻橫,是很蠢的策略。

綜上所述,晁錯削藩完全出於私人的目的,你說他維護的是劉啟的統治,但問題是法家人認為,自己人生價值的最好詮釋就是成為天子腳下最出色的奴才。為了完成這一目標,晁錯就需要力排眾議,堅持削藩,掌握絕對的政治資源。

晁錯之「錯」是有意的「錯」,但歷史的事實最終證明,這將鑄成他的人生之「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