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掃除新政障礙,淮南大案的來龍去脈 趙王張敖謀反案

說到淮南厲王劉長,就不得不提到他的母親趙氏的悲慘命運;談及趙氏,就不得不提及劉邦時期的「趙王張敖謀反案」。張敖陰差陽錯地讓自己的美人懷上了老丈人劉邦的孩子,而張敖的相國貫高也因為一時衝動而讓張敖一家慘遭牢獄之災。帝王家事最難斷。

故事的源頭還要從劉邦一次遇險說起。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只做了一年趙王的張耳病逝。在井陘之戰中,張耳殺死了當年的生死之交陳餘,換來了現在的趙王之位。張耳死後,其子張敖繼位。張敖的妻子是劉邦和呂后所生的魯元公主,張家美麗的女兒張嫣就是日後漢惠帝的皇后。劉盈娶張嫣屬於舅舅娶外甥女,這在古人眼中反而是親上加親,人們早已司空見慣。

也就是說,張敖既是劉邦的女婿,又是劉邦的親家,還是劉邦的臣子。

似乎第一和第三種身份在張敖身上更為明確,「親家」的標籤張敖也不太好意思在劉邦面前顯擺。

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被匈奴冒頓單于圍困了七天的劉邦從平城突圍,返回長安的途中經過趙國。張敖一看老岳丈狼狽地竄回來,趕忙鞍前馬後地侍奉劉邦,極盡翁婿之禮。劉邦這個大老粗對此卻很不以為然,總是蠻橫地對待張敖,對著女婿大罵,心裡想著張敖是他女婿,佔了他閨女的便宜還不得任打任罵?加上劉邦被匈奴打得窩了一肚子火氣,剛好發泄發泄,再者劉邦出身草根,流氓習性是他的一貫作風,張敖等人對他無可奈何。

事情的轉機與劉邦險些遇刺有關。刺客是趙國的國相貫高、趙午等人,這些人自作多情,看不慣張敖在老丈人面前低三下四,加之這些人都是張耳的老部下,就打算替少主教訓教訓劉邦。

一開始的時候,貫高聯合幾十位大臣去找張敖,這幾個六十多歲的老爺子義憤填膺地說道:「少主您真是個軟蛋啊!當年天下豪傑一同起兵反秦,槍杆子裡面出政權,誰有本事誰當皇帝。現如今您對劉邦那麼恭敬,可劉邦卻對您如此無禮,這也太欺負人了!請讓我們幫助您教訓教訓他,乾脆把他殺死得了。」

這種言論的出現並非偶然,貫高、趙午等人是張耳的老部下,而劉邦年輕時也曾經在大遊俠張耳手下做過小跟班,所以貫高這幫人對劉邦是很看不上的,覺得大傢伙兒都是張家的門人,都一個檔次,憑什麼你當了皇帝就對老主人的兒子喝三道四啊!

張敖並非膽小,而是心裡對劉邦和自己的關係十分清楚,於是聽完這些話急得咬破手指,勸解道:「瞧瞧你們說的這都是什麼話!當年我父王亡國,都是仗著劉邦的幫助才能東山再起,沒有劉邦就沒有我們這群人的今天。咱們要學會知恩圖報,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再說這種話了。」

貫高、趙午等人不服,依舊在私底下密謀道:「這件事是我們不對,我們不應該去找少主,少主心胸寬廣,是君子,他從不做忘恩負義的事情,我們不該讓他為難。只是我們大傢伙兒不願意被侮辱,因為皇上侮辱了我們的少主,所以是我們自己要殺死皇上的,和少主無關,不能玷污了他的名聲。咱哥兒幾個就商量好,刺殺劉邦這事兒咱們自己干,事情成功了就歸功於少主;事情失敗了就把責任全部攬到我們自己身上。」

漢高祖八年的時候(公元前199年),劉邦從東垣(今河北石家莊東北)征討完韓王信的殘部,在班師回朝的途中再一次路過女婿張敖的趙國。張敖惹不起岳父大人,看見岳父大人成天吵嚷著孤獨、寂寞、少人安慰,於是忍痛割愛,把自己宮中的好幾位美人送來給劉邦侍寢。劉邦玩得高興,其中有一個美人趙氏在當夜獲寵受孕,這下趙氏身上就有了皇帝的骨肉。張敖不敢怠慢,趕緊給自己這位懷了老丈人孩子的老婆修了一座別墅,讓她搬到宮外獨居了。心想估計過不了多久老婆就該變前妻了,趙氏若是成了劉邦的如夫人,那可是怠慢不得。

劉邦的到來也為貫高和趙午等人的行刺帶來了機會。他們相約在柏人縣(今河北隆堯西)安排了人手,打算對返程途中的劉邦行刺。他們在柏人縣驛館的夾壁中埋伏了刺客,打算伺機下手。結果劉邦剛要在這裡留宿,便有所察覺,就問這裡是什麼地方,一聽說叫「柏人縣」,忽然腦中想到:「柏人,這不就是逼迫人的意思嘛,算了。」於是沒住就走了。貫高等人白忙活了一場。

清人姚苧田是不信這個故事的,他認為,劉邦說「柏人者,迫於人也」這個情節「粗糙杜撰,可哂亦可愛,小處傳神,三毫欲活也」。也就是說這故事編得很離譜、很低級。

然而實質上,劉邦雖說是個大老粗出身,但他好歹在秦朝當過亭長。可別小看這個微不足道的派出所所長,秦朝選拔官吏的要求很嚴,好歹也是要能夠識字、判公文的,所以劉邦當了皇帝後可能還喜歡顯擺自己有一些「附庸風雅」的愛好,他總不能表現自己太沒文化吧。劉邦成天在儒生面前罵娘,他要是一點文化也沒有,那背地裡別人還不得笑話他。

所以劉邦說「柏人者,迫於人也」這種話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估摸著是劉邦肚子里沒墨水,又想瞎擺架勢,故而有意這麼曲解。更重要的是,從劉邦登基後寫出的《鴻鵠歌》《大風歌》兩份作品也能看出,這傢伙當了皇帝之後肯定惡補文化課了。既然上了補習班,那總得顯示出些成效,隨口編造一個字的意思大約不成問題。

貫高、趙午等人刺殺劉邦這件事儘管最終沒有成功,然而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他們在一年後還是被人告發了,張敖因此遭受牽連,他那一家子老幼婦孺也盡數被捕。這些人之中就有那位被劉邦幸御過且有了身孕的美人趙氏。

張敖最終獲釋,還全是仰仗俠肝義膽的貫高相助。本來當年一同謀劃刺殺劉邦的那伙人聽說東窗事發都打算自殺謝罪,只有貫高站出來攔住他們說:「你們忘了當初是誰讓咱們乾的這些事情?還不是咱們自己!少主根本不知道,現在卻被我們連累,也被捕了。如果你們都死了,誰來替趙王辯解,來維護他的清白?」

於是,貫高就跟著張敖一同坐囚車前往長安。劉邦原本是下令不讓趙國的大臣和張敖的賓客一同進長安的,於是賓客孟舒等十多個人自發地剃髮、用鐵圈套住脖子,裝扮成「鉗城旦」的樣子,謊稱是張敖的家奴而一同進京。

貫高在朝廷上義正言辭地進行了一番申辯,他說:「這件事情完全是我們幾個臣子謀劃的,趙王並不知情。」旁邊的獄吏一看貫高不好好配合組織,還造假作偽證,於是就惡恨恨地抽了他幾千鞭,並用錐子刺他,讓他說實話。

貫高在一番嚴刑拷打下體無完膚,卻從始至終都不承認張敖參與了謀反。

呂后心疼自己的女兒,魯元公主年紀不大,她可不想讓自己的女兒早早守活寡,於是就找到劉邦說張敖的好話。劉邦回答得很乾脆,他說:「你們這些女人啊,頭髮長見識短,也不想想,要是最終張敖那小子得了天下,像你女兒那種貨色還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什麼樣的女人他要不來!」

劉邦好像不經意間批評了他自己的花心,按說劉邦本來是個美須髯的帥哥,呂雉姿色也不差,魯元公主基因遺傳應該不錯,怎麼的也不會太丑,但是放諸天下,可就不見得有多美了。劉邦說張敖當了皇帝會花心,會看不上自己女兒的姿色,反求諸己,他劉邦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還不是呂雉一不在就另結新歡。

呂后聽完老公一席話,心想論起婚外情發生的概率,自己確實沒劉邦了解得多,當年呂后一人在老家,劉邦不知在外面找了多少女人。念及於此,呂后默然無語。

等到廷尉將案件的審理進展彙報給劉邦之後,劉邦也被貫高的忠誠所打動,稱讚道:「這真是個勇士啊!」同時讓廷尉找一個貫高的老朋友私底下去套貫高的話,中大夫泄公自告奮勇前往,說:「貫高就是我老鄉,我早就知道這個人,他是趙國的一個重情重義、信守承諾的好漢。」於是劉邦就派泄公拿著符節到貫高躺著的竹床前去探望他。

貫高看見泄公來了,就和他打招呼,泄公問貫高他們謀反的事情到底是不是張敖主使的,同時又大講了一套什麼「老貫,你別替張敖死扛,你還有一家老小呢」這樣的話,勸貫高栽贓張敖。貫高聽罷,堅定地回答說:「沒有人不珍惜自己的妻子兒女,我的一家人現在都因為我的供詞而將要被處死,我怎麼捨得讓這麼多親人為趙王抵命呢!可問題是趙王確實沒有反心,真的就是我們幾個人乾的。」

泄公回來將情況一五一十地彙報給劉邦,同時還將貫高、趙午等人要刺殺劉邦的緣由轉述給了劉邦。劉邦一聽,心裡覺得看來女婿對自己還是忠誠的,於是這才放心,放了趙王。

張敖出獄後被降為宣平侯,而貫高也因為自己的俠義氣節而獲釋。然而當貫高從泄公口中得知張敖和自己都獲釋之後,卻毅然自盡。他在死前對泄公說:「我先前之所以被打得體無完膚都不自殺,就是為了給趙王張敖洗刷冤屈。現在趙王已經出獄,該做的事情我都做了,臣子弒君本來就是很重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