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五方勢力間的周旋 完善中央體系的建設

立皇后、立太子、封王子……劉恆與眾大臣一同搭建著帝國政府的新秩序,竇猗房登上了歷史的前台,景帝劉啟也小小地露了一次臉。所有的安排說到底,還是為了維護政權的穩固與安定,大臣們再經受不住第二次「諸呂之亂」,劉恆也樂見其成,高高興興當好皇帝。

文帝前元元年正月,有大臣建議劉恆立太子,說這是與宗廟繼承有關的大事,劉恆拒絕道:「我德行不高,老天爺還沒享受我的祭祀,老百姓也還沒表示對我的滿意。我現在既不能找一個賢能之人讓位於他,又還要早早給自己選定接班人,這不是讓德行更薄了嗎?你們催著我立太子,是把我往火坑裡推啊!你叫我咋向老百姓交代呢?還是算了吧。」

大臣們不依不饒:「早早確立太子有利於國家穩定,這明明是愛宗族、愛國家的表現啊。」

劉恆回道:「那我的叔叔楚王劉交也不錯啊,年齡大、學識高,諳熟於治國之道;我的堂兄吳王劉濞,惠仁好德,也不錯啊;我的弟弟淮南王劉長能盡心輔佐我,難道你們不該考慮一下人家嗎?還有各個諸侯王、宗室子弟和功臣,有本事、能安定社稷家國的人多了去了,你們推舉他們中的一個出來,那也是天下和神靈的福氣啊!

「你們咋就非要死磕在我兒子這裡呢?你們的做法是逼著我在老百姓面前樹立一個偏私不賢的形象,好像我成天琢磨著給自己兒子謀利似的。這麼做不是為天下著想,我不幹。」

大臣們鐵了心要說服劉恆,接下來引經據典,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連大臣們打算擁立誰都很明確,他們又一次勸道:「古代的殷商和成周立國時間長,後來沒有王朝能比過他們,那就是因為人家立太子立得早。高皇帝平定天下、分封功臣,那些功臣們就是諸侯國的始祖,人家也有人家的太子,代代相傳,這是天下大義,所以高皇帝就靠這個傳太子的辦法來安定四方。您現在想放棄本來就該成為繼承人的人選,跑去立什麼宗室和諸侯王,這不簡直是胡鬧嗎?跟高皇帝的願望不符,也不符合嫡長子繼承製。您兒子劉啟年長且純厚仁慈,這還有啥說的,您趕緊立他為太子得了。」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劉恆的謙讓之語明顯都是做樣子,這是劉恆想要博得一個好名聲。而事實上,在立太子的事情上,劉恆的心裡還有著隱隱的擔心。

按照宋儒呂祖謙的觀點,劉恆說的都是真心話。一來畢竟劉恆登基不久,留著繼承人的寶座可以平衡諸侯王和宗室子弟的心理;二來劉恆自己也不太自信,害怕將劉啟立為太子會衍生出新的政治波瀾,特別是劉啟此時才剛剛十歲而已。

然而功臣集團卻不是這麼想的,他們最害怕的就是重蹈惠呂時期的內亂,因而一定要穩住劉恆和其子嗣的地位,來確保政局的穩固。所以哪怕劉啟才十歲,功臣們也要把他扶上位,對於功臣而言,整個中央政體的完善實際上是對其自身利益的維護,只要皇帝家的每一個部分都有了著落,才不會有人鑽空子,才不會有禍亂。老頭子們折騰不起了,雖沒有功成身退,但他們也想安享晚年。

但是劉恆的話其實也沒錯,劉啟顯然不能服眾,其才資也算不上多麼出色。正如清人牛運震稱讚的那樣,「議建太子一段,寫文帝謙讓不遑處,溫婉可思,藹然如聞仁人之言。」(《空山堂史記評註》)劉恆考慮的是皇室家族的利益,而功臣集團更多考慮的是自身的利益。

所以劉恆執政早期,在中央面臨的問題就是功臣集團的利益與他自身的利益不畫等號,所以劉恆才儘可能地將功臣集團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捆綁起來。然而功臣集團這幫人老奸巨猾,都是利己主義者,這就決定了他們很難和劉恆完全地站到一條戰線上。

其實劉恆到最後也沒能解決好這個問題,他索性將功臣集團的人物——除了不得不留在中央的幾位大臣——都遣返回封地,就連周勃後來也被遣返。這樣一來,功臣集團就都轉變成了諸侯,功臣集團和劉恆之間利益的矛盾就變成了諸侯王國與中央之間利益的矛盾了。劉恆把這種矛盾放大,然後撇清了自己的負擔。而且功臣集團和老的諸侯王集團之間也是有矛盾的,有諸侯王們盯著功臣元老,劉恆一下子省心許多。

最終劉恆答應了群臣的請求,立了長子劉啟為太子,並下令給全天下所有做兒子的人每人都升一級爵位。劉恆要幫助劉啟樹立威信,讓老百姓都清楚他們的富貴拜劉啟所賜,所謂百姓以太子貴是也。

文帝前元元年三月,大臣們又攛掇著要立皇后了。選兒媳婦這種事情在帝王家中當然要婆婆做主,薄太后此時就站出來說話了:「諸侯王都是同姓,同母所生,就不能從諸侯那裡選皇后了。依我看,乾脆就立太子的母親為皇后吧。」

劉啟的母親竇姬,名叫猗房。竇猗房小的時候是個禿子,家裡人都不願提起這件事。在一個農曆七月七日的晚上,大傢伙兒都去看織女星,光把竇猗房留在家裡,結果當晚有光照入竇猗房的房間,這是祥瑞之兆。

呂后執政的時候,竇猗房以一個家人子的身份入侍呂后。後來呂后打發自己身邊看著漂亮的宮女給王子們,每人五個,竇猗房也名列其中。竇猗房老家在清河郡,離邯鄲特別近,所以她叮囑主管此事的宦官要把她分往趙國。也不知道那個宦官是無意忘了還是嫌人家沒賄賂他,就把她分到了代地。邯鄲和平遙離得老遠,搞得竇猗房老大不高興。

禍兮福之所倚,到了代國,竇猗房反倒是特別受劉恆的寵愛,先是給劉恒生了一個女兒叫劉嫖,就是後來的長公主,之後又生了兩個兒子,哥哥叫劉啟,弟弟叫劉武。母以子貴,竇猗房的地位也日益提升。劉恆原本的王后在劉恆登基之前就死了,嫡出的前四個兒子在劉恆即位之初也相繼死去,而竇猗房的兩個兒子分別是老五、老六,所以竇氏母儀天下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竇猗房的父親在秦末的時候隱居,一次釣魚時墜入水中淹死了,死得早,埋在觀津城南。薄太后讓主管官員追認竇猗房的父親為安成侯,母親為安成夫人,為他們修建陵園並划出二百戶作為陵園的食邑,要求當地的縣長和縣丞做好陵園的保護工作。這些事情之所以全都由薄太后出面打點,我猜想著大約是劉恆為了表現自己的不偏私。

太后、皇后、太子都有了,接下來就該處理「閑雜人等」——那些註定和中央權力毫無瓜葛的皇子們。

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的三月,大臣們又要求封皇子為諸侯王,因為劉啟已經是太子了,別的皇子還在中央的話對劉啟的地位不利。功臣集團要確保中央在體系建設上的安穩,所以要確保不會在立皇后、立太子這些問題上引發動亂。

最終的結果是將竇猗房寵愛的小兒子劉武封為代王,這就是日後在景帝朝爭奪皇嗣地位的梁孝王。另外,皇子劉參被封為太原王,皇子劉揖為梁王。

劉恆此舉意味深長,如果我們翻看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就會發現,代國、太原國、梁國三個國家連在一起,基本上在東邊將整個長安地區包圍起來了。也就是說,這三個國家成為了中央政府防衛東方諸侯國入侵的屏障,任何從東邊和北邊來的進攻都必須先經過這三個國家。日後景帝朝爆發吳楚七國之亂時,正是梁國的抵抗給中央政府提供了調兵平叛的時間。

劉恆此舉深謀遠慮。

從此漢之王國由八國變為十二國。表面上看起來明明是諸侯王的數量增長了,好像是中央吃虧,而實質上卻是諸侯王的勢力被分散並削弱了。因為劉恆很狡猾,他雖然增加了諸侯王的數量,可是關東諸侯國土地的總和並沒有發生變化。這就是王夫之所謂的「陽予陰奪之術」(《讀通鑒論》卷二),賈誼日後給劉恆提的處理王國問題的建議也包括這條,所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漢書·賈誼傳》)是也。往後直到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6年),劉恆都沒再調整過關東王國。

劉恆立皇后、立太子、封皇子,這三件事看起來似乎都是劉恆在處理家事,然而實質上,通過皇后、太子和諸侯王的確立,整個中央朝廷的體系構建都得到了鞏固和完善。同時,劉恆藉此樹立了自己的威信。

當然,我們還可以從中看到的是,功臣集團也在極大地確保中央政權的穩固,以此來維護他們自身已經獲得的利益。所以在整個立皇后、立太子、封皇子的過程中,劉恆總是顯得半推半就,而大臣們卻顯得積極無比。

劉恆在即位之初分配利益、培養自身勢力、拉攏老臣、安穩南越國、鞏固中央政府的體系等一系列做法,根本目的都是為了將整個漢帝國從惠呂時期的混亂中拉出來,以平復各方勢力,使整個帝國的運轉趨於穩定。這一方面是順應民心,另一方面則是為劉恆的新政鋪設道路。劉恆構建了整個帝國上上下下對他自己、朝廷以及新政的信心,劉恆通過獎賞和平復的辦法重新構建了帝國的信心,文景時代的全新風貌也將由此展現開來。

劉恆要實施新政,那就必須有一個能為他設計新政方案的智囊。前文講過劉恆廣納賢才,其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