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6章 全省一盤棋

晚上八點鐘左右,范衛國,范鴻宇,高潔三人出了宿舍樓,向另一棟宿舍樓走去。邱明山住在那邊。

邱明山在范鴻宇的成長過程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他對范鴻宇的欣賞,提攜,甚至是包容,也絕不會有范鴻宇的今天。

范鴻宇還在地委辦公室秘書二科做科員的時候,擅自偷換邱明山的文章,如果換一個地委副書記,范鴻宇的仕途也許就完了,不會再有「然後」。正是因為邱明山和范衛國的交情,以及對范鴻宇才情的欣賞,才有對范鴻宇「不咎既往」的破格重用。

現在范鴻宇即將出掌一縣,於情於理,都要到邱明山家裡去拜訪一下。范鴻宇也很想聽聽邱明山對他的忠告。

邱明山還是老樣子,一看到范氏父子進門,便站起身來,笑哈哈地說道:「呵呵,歡迎范縣長大駕光臨,寒舍蓬蓽生輝!」

一句話說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邱明山的愛人譚阿姨望著范鴻宇,慈祥地笑著,說道:「鴻宇,了不起啊。你邱伯伯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還是個二杆子大學生,在學校里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你卻要真正的指點一方江山了。自古英雄出少年。」

范鴻宇可就有點不好意思了,紅著臉說道:「譚阿姨,您這是批評我呢……」

「不是批評不是批評,怎麼能是批評你呢,這可是表揚。你邱伯伯剛剛還跟我說你呢,說省委領導有眼光,有魄力。雲湖這樣的亂局,把你放過去,是非常好的決策。」

范鴻宇笑著問道:「書記,您真是這麼認為的嗎?」

邱明山看他一眼,淡然說道:「你覺得我有必要拍你的馬屁嗎?」

范鴻宇大囧,范衛國和高潔都笑吟吟的。

「來來,老范,小高,鴻宇,坐坐。」

譚阿姨便一迭聲地招呼客人落座,親自去倒茶水,高潔忙即跟了過去,搶過了這個「工作」。范鴻宇則掏出香煙,敬給邱明山和自家老子,又親自給兩位長輩點上了火。

譚阿姨在邱明山身邊坐下,端詳著范鴻宇和高潔,說道:「鴻宇啊,去年小高說要調回省城去,你們倆在一個城市工作,我當時就跟你邱伯伯說,這個是好事,你們小兩口也該結婚了。誰知道省里一個文件下來,小高又留下了。現在你又要調到雲湖去工作,相隔更遠了。你倆的事,到底打算怎麼辦啊?前些日子麗梅和我聊天,我還問起這事呢。她心裡也沒個譜。」

邱明山的子女都不在彥華工作,譚阿姨平日里,和管麗梅關係最密切,兩人是閨蜜。這做母親的心思都差不多,就關心孩子的終身大事。等子女都結婚了,又關心孫子孫女的成長。

范鴻宇笑道:「譚阿姨,剛剛在家還商量這事來著,高市長對我不大放心,我準備一到雲湖就向組織寫申請,準備結婚。」

高潔猝不及防,鬧了個紅臉,狠狠瞪他一眼,嗔道:「就知道胡說八道,我哪裡說對你不放心了?」

確實說過的。

不過當著邱明山和譚阿姨的面,高潔絕不會認賬就是了。想高市長一代才女,溫柔嫻淑,可不願意被人當成房玄齡夫人那樣的人物。

邱明山說道:「小高啊,不放心是應該的。少年得志,就應該多提醒,多敲打。不然,范縣長還以為雲湖縣是小菜一碟,范縣長一伸手,就什麼事都搞定了。」

范鴻宇一凜,忙即說道:「書記,請明示!」

范衛國和高潔也不笑了,很認真地望著邱明山。

邱明山抽一口煙,笑了笑說道:「也沒什麼,全省一盤棋,就看誰的布局更高明了。」

范衛國也說道:「是啊,鴻宇,功夫在台下,你可不能太掉以輕心。」

「嗯。」

范鴻宇點了點頭。

邱明山和范衛國,果然不愧是「老江湖」,一下子就看到了問題的焦點。當聽尤利民說,榮啟高提議讓他去朝陽農場任職之時,范鴻宇確實頗為吃驚。在他想來,總還要在尤利民身邊待個兩三年,順便把級別提上去再外放。沒想到榮啟高會如此的「迫不及待」,讓他去朝陽農場干黨委書記。更加令人意向不到的是,尤利民居然答應了。

這是整件事「最可疑」之處。

范鴻宇絕對不相信,尤利民是因為不願意和榮啟高意見相左,這才不得不「放棄」他范鴻宇的。

首長和秘書的關係,很多時候就相當於家人的關係。范鴻宇應該怎麼安排,幾乎可以說是尤利民的「家務事」,一般情況下,榮啟高絕不會隨便提出對范鴻宇工作的安排。

榮啟高這個異乎尋常的動作,讓范鴻宇全部的腦細胞都高度活躍起來。

如同邱明山所言,僅僅一個雲湖縣再加上一個朝陽農場,不足為慮。大夥都清楚范鴻宇的本事。「楓林模式」擺在那裡呢。

搞明白榮啟高這個提議背後的原因,搞清楚尤利民贊同的原因,才是當務之急。

范鴻宇自己,當然對此事有過全面的分析。

邱明山說得明白,全省一盤棋,這個才是關鍵點。榮啟高作為老資格的省委一把,親自安排一個縣處級幹部,決不能簡單看做是針對雲湖縣和朝陽農場去的。哪怕「齊河圍堵事件」鬧的再大,榮啟高也有的是辦法來解決。

此事的要害,就在於范鴻宇本人的身份地位。

歸根結底一句話,榮啟高為什麼要將尤利民的秘書,放到齊河去?

按照下面幹部們庸俗的想法,齊河市算得是袁留彥的「後花園」,派一個非袁系的譚啟華去做一把手,已經是摻沙子了。通過「圍堵事件」來看,譚啟華到任將近一年,並未真正完全掌控齊河的局勢,尤其鄭美堂出任齊河市委副書記,公然給譚啟華使絆子,也可見鄭美堂在齊河的號召力,不弱於譚啟華。

鄭美堂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號召力,原因在於他背後站著袁留彥。

當然,榮啟高也可以再次調整齊河市委班子,給譚啟華派去得力助手,「抵消」鄭美堂帶去的影響。或者在公開場合表態力挺譚啟華,幫譚啟華挽回劣勢。

但那樣一來,未免過於著相,必然引起袁留彥的強烈不滿。何況「圍堵事件」剛剛發生,譚啟華乃是「待罪之身」,榮啟高此時公開力挺譚啟華,也很不合適。

既然如此,那就再給齊河派一個「大牌秘書」過去。

范鴻宇剛好成為了那個最合適的棋子。

他級別不高,倘若和曹成鄭美堂一樣是副廳級,那就不好這樣安排了。一個市委班子里,同時出現省長和省委副書記的大秘書,算怎麼回事?任何一位省委書記,都絕不可能如此用人。那會被人笑話他的政治智慧了。

以「楓林模式」締造者的赫赫名聲,出掌小小的朝陽農場,料必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外間也只會將此事看作是「救火之舉」。畢竟朝陽農場黨委書記在份位上,和市委書記副書記天差地遠,沒人相信,榮啟高讓范鴻宇去齊河是跟鄭美堂打擂台的。

真要那樣,簡直就形同「找死」!

一個方圓不足百里,人口不足三萬的「農場主」,和市委黨群副書記打擂台,開什麼玩笑?

然而,范鴻宇又絕非普通的縣處級幹部可比,他背後站著尤利民。

只要范鴻宇去了齊河,不管他擔任的是什麼職務,齊河的幹部都會緊張。郭清華鄭美堂會緊張,譚啟華也一樣會緊張。

先把水攪渾再說。

最少能給譚啟華分擔一部分「壓力」,齊河市的「袁系」幹部,再不能齊心協力朝著譚啟華去。

「尤省長怎麼會同意呢……」

高潔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這樣做,似乎只是對榮啟高有利,尤利民似乎沒有這個「義務」派自己的秘書去幫譚啟華「作戰」吧?

邱明山淡然一笑,眼裡閃過一抹讚許。

高潔能夠想到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

范鴻宇笑了笑,說道:「合縱連橫,不如七雄混戰。」

尤利民到任之後,對省政府的掌控,比較到位。經濟建設領域一些大的舉措,基本都能落實下去。但在人事問題上,卻不大好置喙。

榮啟高和袁留彥在這個方面,手都攥得很緊。官場上就是這麼回事,到了一定的層級,誰手裡握著官帽子,誰說話就靈光。

既然榮啟高有意將齊河的水攪渾,尤利民也不介意插一杆子。

管帽子的兩位大佬,意見不能一致,尤利民的意見就顯得特別重要。所謂話語權,就是這麼來的。倘若鐵板一塊,那才不好辦。

當然,讓最器重的大秘書親上一線,衝鋒陷陣,有個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尤利民對范鴻宇政治鬥爭的手段和敏銳的洞察能力充滿著信心,相信范鴻宇不會輕易被齊河這潭渾水給淹沒了。

從范鴻宇在省政府這一年時間所表現出來的手段,也確實值得尤利民委以重任。

「范縣長,干好你的本職工作,心不要太急。」

邱明山淡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