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福州工藝美術參觀記

這些年來,每次到團城去參觀福州工藝美術展覽,都給我以新的激動,新的喜悅。

心靈手巧的福州工藝美術家,在漆器、石刻、木畫、制花等的專業製作,都十分突出地表現了他們的藝術修養與天才。但是在解放以前,品種花樣很少改變。記得從我小的時候起,每次故鄉有人來,送給我們的總是脫胎的藍色山水畫的花瓶,綠色的煙盒,淺棕色的觀音像等等,越到後來工藝美術的行業就越凋敝了,圖樣也顯得俗氣,我家還有一套黑色的漆著盤龍的茶几,就是那時代的產物。

解放後,福州的工藝美術,得到了黨和政府的特別的照顧與關懷,星散的藝人們招集回來了,行業生產迅速地發展起來了,品種花色大大地增加了。從建國以來,三次的團城的福州工藝美術展覽會來看,的確是一次比一次更好!漆器的顏色一次比一次靜柔,花樣一次比一次新穎,木雕牙雕與石雕,是一次比一次更加多了濃厚的現代生活氣息,尤其是最近的這一次展覽會的物品,在「經濟適用與美觀」相結合的原則指導之下,這一千多件新小產品,無論是茶具、煙具、餐具、文具、提盒、花瓶、燈台、掛框、人物像等,都是十分的精美生動,突出地表現了福建的地方色彩,和福建民間工藝的優美傳統。這些利用本省特產創造出來的精美的美術作品,不是光用來在屋裡案頭「陳列」著的,而是件件都有其實用的效果,把美術品和日用品結合起來的作法,對於美化人民生活上,在培養和提高人民群眾的審美能力上,是有不可估量的影響的!

我喜歡參觀工藝美術展覽,也喜歡逛工藝美術售品所,這和我歷年來的社會活動有關。

我們每次出國,到處都聽到外國朋友們誇讚中國工藝美術作品;在外國朋友的家庭,公共場所和博物館,也處處看到中國的工藝美術作品。這時候,最使我們感到幸福和自豪。去年春天,我們到阿聯去參加亞非作家會議,一路上經過緬甸、印度、巴基斯坦……都有我們駐外使館和外國友人在飛機場歡迎茶敘,最後經過波斯灣西北岸的科威特酋長國,時間已是夜半,我含著朦朧的倦意,懶洋洋地走向候機室,想不到在這個既無使館又沒有熟人的地方,居然發現在候機室一角的層層架~*上,擺滿了中國的瓷塑!梁山伯和祝英台在攜著手翩翩起舞,林黛玉在含情脈脈地看書,賈寶玉在她身後站著……這一對對走遍天涯的中國情侶,看到從祖國飛來的親人,也會驚喜交集吧,至少,那天夜裡的意外相逢在我的鮮明記憶中是永不會褪了光色的!

日益頻繁的、我國人民的國際活動,應該可以給我們的福州藝人們以更大的鼓舞,我們的親人——僑胞遍天下,我們的朋友也遍天下,他們是需要有更多更美更有用的工藝美術品來慰安他們對於祖國的懷念,來紀念中國人民對於他們的同情和支持。最能寄寓我們的洋溢的感情的、便於攜帶的中小型的工藝美術品,對於反對帝國主義保衛世界和平是有它的一份貢獻的!

(本篇最初發表於《北京晚報》1963年2月13日。後收入散文集《拾穗小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