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評《「小小」供銷站》

作為一篇初學寫作者的作品,《「小小」供銷站》①這篇短篇小說是難能可貴的。

這故事的中心人物是一個小村供銷站的售貨員佩珠,被村裡的青年人親熱地叫做「帶珠的人」的。她了解黨的農村商業政策,牢牢地記住公社財貿書記的話:「一切要為群眾的方便」,於是她拒絕了大隊支書對她的照顧,什麼「工作上不方便呀!路遠呀!不好走呀……」堅決要在後山村頭上那間孤獨的、被大榕樹籠罩著的小屋設立她的小小的供銷站,因為那裡是個「各村進山、下田的社員一定要經過它;大榕樹是人們工後休息的地點」。她堅持說:「小屋好!去個人幫我打掃,明日開始營業。」故事就從這裡展開了。

這個短篇,對於環境的描寫、人物的刻畫,都很鮮明生動。女售貨員佩珠是個熱愛群眾、熱愛勞動、熱愛自己工作的姑娘,她勤勞、爽朗、愛說話,這樣就又襯托出一個不愛說話而心裡有數的生產隊長、埋頭苦幹的卜由明,他就是大隊書記派來幫她打掃小屋的小夥子。他的話雖然不多,但是①《「小小」供銷站》載1962年6月23日《大公報》第三版,作者崔以忠。——作者在小說里關於他的打掃、刷灰以及屋裡擺設安排的描寫,都看得出他是一個在工作上細心周到的人。他的話雖然不多,但是他對於供銷站的關心、對於佩珠的幫助甚至於喜愛,都從另一幫以劉樹生為首的青年人的行動和說話里顯露出來了。

這樣的處理方法,是很乾凈利落的。

這個短篇的整個氣氛是社會主義農村建設的一片快樂光明的景象:困難是有的,工作是忙的,裡面也有矛盾,比如說,春天來了,春耕忙了,農具蓑衣等等都是供銷站趕著供應的;而由於供銷站地點的適中,農民送山貨方便了,一冬天收的山貨連供銷站的小屋的床下都塞滿了;山區的雨季要來了,為著避免潮氣的襲擊,山貨必須趕緊送到鎮供銷社去。

這時,佩珠孤掌難鳴,怕送了山貨,又耽誤了營業。正在她愁眉不展的時候,卜由明來教她:「把事情和大家商量商量」,結果是二十個青年農民利用清明放假的這一天,幫助她一口氣把所有的山貨通通送到鎮供銷社去。這一段的描寫很有氣勢,描繪出精力充沛、熱愛勞動的青年和少女的團結互助的精神。我覺得,如果在「只見佩珠擺著兩條辮子,走在最前頭」這兩句的後面,再加上一兩句描寫這二十個挑著擔子的青年的雁陣般的長長的隊伍、健步如飛地走的話,也許結尾會更有力一些。

第五段描寫的是一些細節,從群眾在田間的對話中襯托出佩珠的好心和能幹,少數人有誤解,多數人心裡明白,從青年的玩笑里順便也帶出卜由明和佩珠之間的感情。這也是寫得好的,不過文字上也可以再簡潔一些。

在我們這個新社會裡,到處都是新的氣象,尤其是在農村,有新建設、新措施,也有新困難、新矛盾。這一些都是作者筆下的好材料。初學寫作的人,在參加人民火熱的鬥爭中,能抓住這些動人的場面細細地觀察、研究、分析,多多地寫,對自己是個鍛煉和提高,對於人民也是有益的。我對於初學寫作的作者們,抱著很大的希望。

1962年6月13日於北京。

(本篇最初發表於《大公報》1962年6月23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