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任正非與華為的那些事兒 第二章 稚嫩華為,破土而出

「創業艱難百戰多。」創業是一個篳路藍縷的過程,時時充滿風險,它是對人生的一次磨鍊。前方是一條布滿荊棘的路,創業需要披荊斬棘,經歷無數的失敗與挫折;需要堅強的意志、堅持不懈的努力。華為創立之初,任正非就提出以技術立足,獨立自主,決不向跨國巨頭低頭,為此他「潑金如水」,保證每年把銷售收入的10%投入到研發中,聚集了大批研發人員,頂著負債和破產的壓力,他毫不畏懼。就是憑著這股倔強勁,華為的路越走越寬。

電影大師卓別林的《淘金熱》,以19世紀中葉加利福尼亞州發現黃金為背景,栩栩如生地描繪了人們趨之若鶩、急於淘金髮財致富的場景。20世紀80年代,中國也經歷了一場「淘金熱」。當時的深圳,正值倒買倒賣階段,「知識無用論」盛極一時,接著又經歷了泡沫經濟(房地產、股票),不少人從中大發橫財。

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裡,深圳一直是中國年輕人最嚮往的城市。那裡有太多白手起家的奇蹟和迅速致富的神話,創造了華為、中興、萬科等名噪一時的知名企業。四面八方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奔波在這一片新興的熱土之上,為的只是一個夢想:功成名就,發財掙錢。

但是,任正非最初來深圳時可沒有這麼複雜的想法,在他的心目中,有兩個字最重要:「生存」。

當一連串的挫折砸向任正非時,他雖然堅信這一切都會過去,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越要挺直自己的脊樑,但是,他也有疑惑:前方的路到底在哪呢?

俗話說得好,「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次「很偶然」的機會,一個做程式控制交換機產品的朋友讓任正非幫他賣些設備,於是任正非就「偶然」地做起了程式控制交換機的代理。80年代,程式控制交換機剛剛進入中國市場,任正非根本不清楚其為何物。

在南油集團打工期間,任正非曾經給南油老總寫了「軍令狀」,請求將其旗下的一家公司交給他打理,未果。這時,一種當時對中國人來說的高科技產品吸引了任正非的注意,那就是數字式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

1876年,世界上第一部電話誕生於美國的貝爾實驗室。一部固定電話要打通,核心設備就是交換機,它承擔著所有接轉功能,好比整個網路的大腦,通過接入網、傳輸設備、計費設備等中間層輔助設備,用電話線連接各部終端用戶的電話機。

1965年,美國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部計算機控制的電話交換機——程式控制交換機,是電話交換技術的一個重大突破。與傳統機電式交換機相比,程式控制交換機接續速度快,話音質量清晰,工作效率提高了上萬倍,而體積只有機電式交換機的十幾分之一,很快成為世界各國電信網中的主流設備。

一直到80年代,我國的電話還沒有普及,原有的固定電話網設備正由傳統的步進位、縱橫制向數字程式控制交換轉型。全國都在大興土木,對電話的需求以每年翻番的幅度增長著,很多生意人想要買的第一件東西就是電話,而此時中國還不能生產程式控制交換機,西方限制對中國的高技術出口,此項技術無法通過引進獲得。

很多聰明人選擇了代理程式控制交換機生意,有的還貼牌生產。他們從港台把形形色色的交換機產品弄進海關來轉手倒賣,或再貼個自己的標籤。北京中關村的早期風雲人物、華科公司老闆許瑞洪把進口組件搬進暑假學校的空教室,找來一幫學生組裝機器,教他們插元件、電焊,連生產許可證也沒有,貼個「華科100」的標籤居然供不應求。一個暑假裝起500台120門小用戶交換機,每台成本20000元,能賣75000元,由此一個暑假就賺了兩千多萬。

過量進口、低價傾銷和走私進口的交換機嚴重衝擊國內市場,影響了國內企業的正常生產,使我國原有的縱橫制交換機產業發展受阻。由於通信發展迅速,程式控制交換機市場大,很多國內廠家都想搶佔這個市場,但鑒於技術瓶頸一時難以實現突破。

技術出身的任正非敏感地意識到了這項技術的重要性,迅速領會到了其中所孕育的商機,也對貼著形形色色標籤的交換機充斥國內市場感到不滿,認為國有企業完全應該在這個領域裡發揮作用。據說他立即向公司董事會申請成立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研發組,說服了公司領導同意撥款研製。很快一年過去了,耗資100萬(當時的天文數字),項目沒有成功。他向董事會申請再研究一年,並追加200萬,一年又過去了仍然失敗,任正非辭職了。

1987年10月,在深圳灣畔一個雜草叢生的地方的兩間「簡易房」里,任正非和他人合夥投資21000元創辦了一家小小的公司,取名「華為」,註冊為集體企業,經營小型程式控制交換機、火災警報器、氣浮儀開發生產及相關的工程承包諮詢。最初兩年,公司主要是代銷香港的HAX交換機,靠價格差獲利。就這樣,華為橫空出世了。不過那時候誰也沒有想到,這家誕生在一間破舊廠房裡的小公司,將成為一個走向世界的大公司,還改寫了中國乃至世界通信製造業的歷史。

華為創辦初期,任正非與父母、侄子擠在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小房裡,在陽台上做飯,生活十分清苦。父母為了省錢,專門買死魚、死蝦吃,等到晚上菜市場快收攤時才出去買菜。

經過幾年的發展,華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式控制交換機獲得了第一桶金。

但是,任正非很不甘心。當時我國大型局用機和用戶機大多是來自國外大企業和它們在中國的合資企業,通信圈中的人都非常清楚這個行業的巨大風險。做代理既沒有大風險,又可以獲得穩定的利潤,任正非有什麼不甘心的呢?

雖然做代理也能賺錢,但任正非是永不服輸的硬漢,不甘心為他人「做嫁衣」。在任正非看來,這樣永遠沒有出頭之日,他不想走這條路,堅持自己的信念,要為自己的發展找出一條生路。

20世紀90年代初,國內通信設備市場幾乎全是外國公司的天下,沒有人會相信中國企業能製造出自己的程式控制交換機。那時中國企業發展剛起步,技術落後、實力不足,與那些老牌企業根本不能同日而語。在激烈的競爭中,「巨頭們」根本不把它們放在眼裡。

中國市場所蘊含的巨大商機吸引了世界各國程式控制交換機廠商來華淘金。當時從省到縣各級電信局都有採購權,由於很多國外產品都有政府貸款,可以馬上建設立即投入使用,加之據說「買機器就可以出國考察」,各地電信引進的時候幾乎來者不拒,局面比較混亂。最終形成了中國通信史上有名的「七國八制」,即日本NEC和富士通、美國朗訊、加拿大北電、瑞典愛立信、德國西門子、比利時貝爾和法國阿爾卡特八家產品共同瓜分了中國市場。

這些交換機價格高昂:歐美廠商的交換機價格一般是每線300-400美元,日本廠商便宜一些,也需180美元。跨國巨頭們仰仗著壟斷技術,宰起人來毫不手軟賺得盆滿缽滿。曾經中國人裝一部電話要收初裝費5000元(後逐漸降到3000、2000以下),而且還不能及時裝上,要排隊等幾個月乃至一年,要遞煙送禮請吃飯才可以加塞裝上。而且這些來自不同國家和制式的交換機互不相通,造成了通信市場的混亂。

身為軍人的任正非,看到「七國八制」肆虐中華大地,國人受盡「洋人」的壓榨,滿腔的怒火頓時進發出來。這正印證了尼採的話:「在強毅而能負載的精神裡面,存在著尊嚴;在傲立著的尊嚴之中,存在著意志力;在意志力中,存在著對最重的重負的內在渴求;在渴求之中,存在著慾望的爆發力。」

為了活下去,為了捍衛神聖的祖國,任正非離開軍隊後,走上了充滿汗水和淚水的辛酸創業路。已過而立之年的他,沒有任何家庭和政治背景,創業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任正非經常說:「市場已沒有時間等待我們的成長,它不是母親,沒有耐心也沒有仁慈。」

二十歲創業憑年輕,摸爬滾打全不怕;三十歲創業靠實力,先苦後甜打天下;四十歲創業則滋味苦澀。著名企業家邱永漢說:「25-35歲為創業最佳時期,40歲已經相當遲了,40歲以後則是例外中的例外。」

然而,就是在不惑之年以後,任正非開始了艱苦的創業。他咬緊牙關,為了「保家衛國」,在最艱難的時刻挺了過來,成就了華為後來的輝煌。

任正非曾慷慨激昂地說:「在戰場上,軍人的使命是捍衛國家主權的尊嚴;在市場上,企業家的使命則是捍衛企業的市場地位。而現代商戰中,只有技術自立才是根本,沒有自己的科研支撐體系,企業地位就是一句空話。」

李嘉誠說:「強者的有為,關鍵在我們能否憑仗自己的意志堅持我們正確的理想和原則;憑仗我們的毅力實踐信念、責任和義務,運用我們的知識創造豐盛的精神和富足的家園。」

五十多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熱烈響應共產黨「保家衛國」的號召,高唱志願軍戰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支援朝鮮人民打退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