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中國與世界經濟 第十一章 中國崛起意味著什麼?

中國經濟崛起為全球經濟中的重要力量是否意味著美國和歐洲的沒落?這正是西方很多人所擔心的。他們眼看著家鄉的工廠關閉或者搬到中國。他們身上的衣服、看球賽的電視、使用的筆記本電腦、孩子手中的玩具、屁股底下的沙發,通通來自中國。很快將有一天,他們開的車也會是中國製造。不用太費力的聯想即可相信,幾年之後,他們幹活的公司也會是中國人開的,甚至住的房子也可能是中國人蓋的。改變總讓人心煩意亂,尤其這改變來自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那裡人們說的話比很多美國學生掛科的法語還難。這些人使勁琢磨,中國擠進世界經濟大國之列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這種憂慮並不是出於希望中國不要強大的願望,也並非來自西方的種族主義,而是更多地出於人們經常聽說的那些擔心:擔心丟掉手中的飯碗,沒了養家糊口的門路。如果說中國正在成為世界工廠,那麼美國和歐洲那些一直在工廠里上班的人去哪兒呢?難道都去釣魚?

中國經濟的崛起正向全球經濟釋放著一道道衝擊波。隨著製造業向亞洲和中國的遷移,數以萬計的人要麼懷揣換個行業找份新工作的願望接受再培訓,要麼早早退休。對於美英那些依靠某一行業或某個企業而形成並存在的小城鎮來說,一旦工廠不復存在,小城鎮遭受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如果這個工廠搬到了中國,很多人會認為是中國搶走了「他們的」飯碗。美歐的政治人物屢屢表達他們的擔憂,一些電視節目主持人靠抨擊這個名噪一時。甚至連所在工廠沒有倒閉的人們都受到了影響。隨著數百萬低端中國勞動力加入全球供應鏈,他們直接與西方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低端勞動力形成競爭。這也就意味著保住了飯碗的西方低端勞動力的工資水平被中國工人的競爭拉低了。看起來西方收入不平等的拉大,是中國崛起的結果。

本章專門研究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尤其是對美國就業、工資以及收入失衡的衝擊。這一議題的最終結果將部分地決定未來幾十年美國和歐洲如何與中國打交道。如果中國果真是西方失業、收入失衡的原因,那麼隨之而來的是國家之間關係的緊張。當前,全球經濟處於低迷之中,未來幾年,很難說這一爭辯將如何演進。但是隨著本章的深入,你將會看到,近年來美國收入差距持續拉大有著更為深刻的原因。它與科學技術有關,更重要的原因或許是美國發生的制度改變。本章的結尾,我們再回到開頭提出的問題,並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美國的制度改變對中國意味著什麼?我想,其中的兩條經驗教訓是,一是通過制度改變來解決失衡問題是有可能的,但實施起來非常困難,將受到利益集團的阻力;二是過猶不及,事情做得過了頭也是危險的。

我們需要一些優秀的經濟學家的幫助,來辨明時常聽到的關於中國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的言論的真偽。1991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保羅·克魯格曼因對貿易問題的卓越研究而獲得了克拉克獎,2008年他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20世紀90年代,克魯格曼出版了數本大受歡迎的宏觀經濟學著作,同時也轉向包括經濟地理在內的其他研究領域。近些年,他以在《紐約時報》上撰寫筆鋒犀利的專欄而著稱,在那裡,他很早以來就對前任布希政府發出毫不留情、一針見血的批評。另一位學者是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勞倫斯(Robert Lawrence),他是貿易政策和經濟學的專家。

美國工人失業是美國對華貿易的結果嗎?這個問題非常複雜,也是一個政治味道很濃的問題。試想一下,假如你50出頭,住在美國密歇根州的一個汽車小鎮,可最近不幸失業了。你的企業在大力節約成本以便同一家中國企業競爭,你聽說中國生產的汽車馬上就要賣到美國來了。

你在鎮上的一家汽車製造企業幹了大半輩子,是汽車製造流水線某一段上的好手,而且這輩子只會幹這個。可你的這套技術在附近用不上,你也不可能搬到中國去。中國的汽車業正蓬勃發展,你原來公司的一些高級經理現在去了上海附近的一家汽車企業任職。他們和你一樣不會說中國話,但好像中國企業想多學學管理汽車企業的經驗。那裡的工人有你的技術,但比你便宜得多。你現在懵了,不知道該干點啥。可能最後只好在當地的超市裡干份兼職,工資和福利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這份工作簡直連湊合都算不上。而且,你又聽說,參加當地的再就業培訓簡直是浪費時間。或許你會不可避免地認為,和中國的貿易傷害了美國。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有很多人有著相似的經歷和想法。不僅美國,歐洲也有。

數據似乎驗證著美國正在丟失製造業崗位的說法。從總數看,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從2000年的1730萬降低到1410萬。與此同時,製造業在中國蓬勃興起,創造了數百萬就業崗位。

經濟學家們老是說,貿易對任何一個參與國來說都是有利有弊。那麼,對上面的美國汽車工人來說,損失是明顯的。得到的利是什麼呢?是美國賣產品給中國的企業可能創造了新的就業。過去幾年中,美國對華出口增長很猛——增長勢頭甚至蓋過了美國對華進口。創造出了誰的就業?中國購買的波音飛機的工程師,精密工程儀器、農業風力渦輪發電機和污水處理設備的製造企業。美中貿易甚至還創造了華爾街銀行家們的工作,他們經手了中國企業在紐約證交所的IPO(首次公開發行)。

這些崗位的共同特點是,大多為高技術崗位,因此工資水平也很高。但同時,崗位數量也相對較少,大大少於工作要求簡單、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崗位,比如人們普遍認為的美國正在失去的輕工業就業崗位。

在很多普通人眼中,與中國開展的貿易對美國和歐洲造成了損害。這並不是種族主義觀念,也無關希望中國永遠貧窮落後的陰暗想法,卻與對未來幾年自己飯碗的擔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西方的政客只有獲得所在地區選民的支持,才有可能贏得權力,因此,以民眾飯碗的全力以赴的保護者現身,是有效的競選策略。如果抨擊中國能夠獲得選民的支持,那他們一定願意這麼做。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媒體人物,也抓住機會對中國左撲右咬,並且因此名噪一時。也有一些政治人物,尤其是受過良好教育、懂得一些經濟學的,明白事情不是這麼簡單,因而更富有責任感,宣揚自由貿易的好處。但是,他們一樣需要選票。而且,因為對華貿易給美國創造出來的高薪崗位畢竟較少,這幫傢伙不敢大聲站出來,當然也不希望被別人看見在替中國說話。這就是政治——我們要特別小心,別對某個國會議員或的嘉賓前兩天說的什麼反應太過強烈。相信我吧,他們明火執仗、唾沫橫飛,罵同性戀,罵支持全民醫療者和擁護墮胎者,罵奧巴馬。很多炮轟中國的人讓炮轟他人成了有「錢」途的職業。我們可別跟他們嘴中噴出的垃圾較勁,萬不可自行對號入座。

除對華貿易創造的高薪崗位外,美國還以其他方式受益。每個人都享受了進口商品的便宜價格。今天美國人買的電視、衣服和玩具比美國貨要便宜得多,而且可以有很多選擇。這跟汽車的情形是一樣的。人人皆知日本車比底特律的車安全性能好,價格更便宜,因此進口日本車明顯會令美國消費者受益,不僅在價格上,而且在節能、樣式風格和質量方面更勝一籌。有一天中國車也會達到這樣的層次——儘管現在還有一段路要走。

這對美國較低收入群體而言尤其重要,他們收入中的相當一部分花在吃、穿和家用電器上。由於從中國進口的這些產品價格便宜,這些家庭的購買力得以提高。在經濟上的重要意義在於這意味著他們的生活水平也相應得到提高。但不幸的是,在政治上沒有多大幫助。從未聽到有人說「感謝你,中國!讓我們的電視便宜八成!」。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為什麼?人們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美國的國會議員站在無形的消費者一邊的動機要大大弱於站在他所在選區那幾千名企業面臨倒閉威脅的企業主的動機。這就是政治。

讓這場爭論繼續深入之前,有必要花幾分鐘時間看看經濟學家怎麼看待國際貿易。因為經濟學家精通貿易中的成本和收益核算,不像大多數人往往以本能思考問題。

從最基本的內容開始。一國開展國際貿易,需要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至少在貿易之初是如此。這合乎自己的利益,也合乎別人的利益。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具備向發達國家輸出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的天然條件。這不是像普遍認為的那樣,是由於中國人口多,而是因為中國的勞動力數量相對多於資本。資本是資金、技術和其他能夠產生收入的原材料的總和。在當今的中國,與勞動力比起來,資本仍然稀缺,儘管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已增加了很多。對一國貿易起著重要作用的,不是人口、資本或其他資源的絕對數量,而是勞動力相對於資本和其他資產的相對數量。這其中的關鍵不是絕對數量,而是相對數量。

這一點會產生幾個後果。大部分人認為,中國在向世界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過程中獲得收益,是因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