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中國與世界經濟 第十章 中國對全球經濟的依賴有多大?

貿易對中國來說有多重要?在當前全球經濟收縮,2010年才能緩慢復甦的背景下,這個問題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此次危機爆發之前,中國國內一些政學界人士表達了中國易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的擔憂,但在一些銀行經濟學家眼中,全球經濟放緩不會衝擊中國——儘管中國出口規模大,但中國經濟已經與全球經濟「脫鉤」。對於後一種說法,我始終持懷疑態度。但是,我也知道,從傳統經濟學的立場看,經濟增長依靠出口拉動的中國應該受到劇烈衝擊。類似表述多次出現在官員的講話和文章中,建立在經濟前景轉暗的預期之上。我認為,真實情況位於「依賴」和「脫鉤」之間。具體位於二者之間的什麼程度,正是本章想要找到的答案。

因此,本章中,藉助部分經濟學家在貿易領域的潛心研究,我們將嘗試找出度量貿易對中國的重要性的正確方法。

評估貿易對一個經濟體的重要程度最簡單(也是最有問題)的方式,是看它的出口額。2008年中國出口總額達1.4萬億美元,佔中國GDP的31%。這一規模十分巨大,一般情況下,像中國這樣規模的經濟體的出口佔比要遠低於這個數字。這種方式存在的一個大問題在於,出口數據中包含著大量進口,這些進口材料經過一定的程序後很快成為出口,留在中國的附加值非常低,這就是所謂的「加工貿易」經濟。簡單地說,加工貿易就是進口原材料和配件,組裝之後再出口。其中的關鍵是附加值。以標價300美元的Ipod為例,它由上海附近的工廠用進口原料組裝而成,對於中國的重要性遠不如其300美元的價簽所隱含的那麼大,在上海創造的附加值可能不足30美元。所有真正有價值的配件都是日本、韓國或者美國等地製造的。這意味著出口Ipod對中國來說不那麼重要——連就業帶利潤創造的價值僅有30美元(更多的就業和利潤被配件生產國獲得)。在2008年中國的1.4萬億美元出口中,近半為「加工貿易」出口,規模達6750億美元。因此,整體貿易數據可能誇大了貿易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

更好的評估貿易的方式是看非加工貿易(即一般貿易)出口。2008年,中國的一般貿易出口達7520億美元。這類出口是中國企業使用國內原材料生產的產品的出口,幾乎全部價值都是在中國創造的,在就業和利潤方面對中國的重要性要大得多。佔GDP比重為16%的一般貿易出口,是觀察貿易對中國經濟重要性的更好指標。但這種方式也存在問題,因為它同樣也忽略了一般貿易在中國增加的價值。出口原油和汽車是有區別的——後者對中國而言更有價值,因為這一出口建立在更長的供應鏈基礎之上,能夠創造更多就業。

處理這一問題的傳統方式是從全部出口中刨去全部進口,得到凈出口數字,理論上說,我們可以由此得出全部國內附加值。要更好地理解出口對中國經濟整體的重要性,我們還需要看GDP數據,即按支出法核算的GDP。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看多少錢被花出去了——多少錢被用於投資,多少錢被家庭和政府消費,多少錢用於凈出口(也就是出口金額減去進口金額)。將以上支出加總,就是核算GDP的一種方式。2008年,名義GDP的6.5%為凈出口,這一比例僅比上一年的7.6%略低。以這種方式看,出口對中國經濟的重要程度似乎弱了很多。

整體GDP的增長是由4個增長引擎共同貢獻的,凈出口的貢獻每年都在發生變化。從實際增長看(即經過價格變動調整之後),2007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11.9%,凈出口為整體經濟增長貢獻了2.6個百分點。換而言之,凈出口占當年整體經濟增長的22%。2008年中國經濟實際同比增長約10%,但凈出口只貢獻了0.7個百分點,僅佔整體經濟增長的7%。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很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某些年份凈出口的增長比另外一些年份更重要。

以凈出口為指標度量中國經濟對外部需求的依賴程度是錯誤的。這是因為我們在估算中籠統地假定所有進口都進入了出口,因此從出口中扣除進口以得到一個凈額。但是顯然,這並不符合事實——中國的進口中也有一部分用於投資和自身消費。

要了解這一問題的本質,需要掘地三尺,深入中國經濟內部,按各種產品,一道道生產工序,分步驟跟蹤附加值。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才能知曉中國的工業產能中,有多少是生產出口產品的。我們才可能知道,某些行業只有10%的附加值在中國產生,90%被其他國家得到。只有這樣做,我們才可以計算出平均的整體國內附加值。只看出口達到多少美元,或只看貿易順差有多大不能告訴你這些。

但這一方式的難度在於,計算創造的附加值極其複雜,耗時費力——遠非我們這些銀行分析師的力量所及,我們中的大多數既沒那樣的頭腦,也沒那麼多時間去做這些複雜的運算。幸虧,一些頭腦聰明、功底深厚的做學問的經濟學家做了這一工作,他們的研究給予我們很大的借鑒和啟迪。

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是投入產出表。巨大的投入產出表中的數字,經過一定的假設和運算,可以追蹤貨物的原料投入、生產和流出某經濟體的整個環節。當我們以這種方式跟蹤貨物的流動,就可以知道,哪些環節真正實現了價值增加。歐洲中央銀行的兩位經濟學家,加博爾·善拉(Gabor Pula)和圖奧馬斯·佩爾托寧(Tuomas Peltonen),採用了獨特的亞洲投入產出表來分析亞洲範圍內創造的附加值。「Has Emerging Asia Decoupled?」,W Paper,G Pula,T Peltonen,June 2008,他們特別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所有這些附加值的需求來自哪裡,國內還是國外?

他們的研究發現,亞洲經濟體(尤其是中國、印尼等大規模經濟體)的絕大多數需求仍然來自國內。中國和印尼生產的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中70%來自國內。但另一個極端的例子是,新加坡生產產品的需求來自國內的不足30%,其餘需求均來自國外。平均下來,2006年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附加值需求中有37%來自外部世界。

同樣顯著的一個發現是,這一比率比10年前高出許多。也就是說,儘管近些年這些經濟體國內消費有較大增長,亞洲經濟與外部世界卻更加「掛鉤」(而不是「脫鉤」)。亞洲全部最終需求中,歐美日三大經濟體佔16%,亞洲佔7%,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佔了14%。印尼、中國和韓國是亞洲內需驅動最顯著的經濟體。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最易受到全球需求降低的衝擊。

中國對外部世界的依賴總體上弱於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但根據普拉和佩爾托寧的估算,2006年仍有30%的附加值需求是由海外消費者和投資者拉動的。2000年時,這一比率是25.5%。這表明,自2000年以來,中國經濟對外部世界的依賴程度加深了,而不是相反。鑒於2001年中國成為WTO成員以後出口的大幅增長,這一結論在我看來是成立的。

幾名位於華盛頓和紐約的經濟學家,羅伯特·庫普曼(Robert Koopman)、王直和魏尚進,從另外一個角度探討了這一問題。「How Much of ese Exportsis Really Madein a?Assessing Domestic Value added when Processing is Persuasive」,NBER W Paper #14109,June 2008,普拉和佩爾托寧著眼於最終需求的來源。庫普曼等人則從出口出發,去發現其中含有多少國內附加值。他們的答案是:很多。世界平均出口中的國內附加值比率是75%。也就是說,一個國家出口價值100美元的貨物中,75美元是國內創造的價值。這一點很有意思,表明全世界都在某種程度上參與了某種形式的「加工」貿易。也就是說,即便發達如美國,仍然在進口需要加工的原材料,加工後再出口。此前的很多研究認為,中國出口中75%的附加值是在國內創造的。但根據庫普曼等人的反覆計算,中國出口價值中的國內創造部分應該在50%左右。

他們也藉助了投入產出表,但有一些不同。大部分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假定,所有國家對製造出口產品的進口材料的使用方式和強度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同。這種假定簡化了數學運算,卻不適用於像中國這樣一半進口用於加工貿易繼而出口的經濟體,很多行業創造的國內附加值非常有限。庫普曼等人通過複雜的運算解決了這一問題。

簡言之,他們估算認為,2006年中國出口中平均約50%的附加值是在國內產生的。當然,對於加工貿易出口來說,國內附加值比率要低得多,大約是20%。一般貿易國內附加值比率接近90%。將兩類貿易綜合在一起,得出總出口的附加值中有50%是在中國國內創造的。這一比率顯著低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