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之後,我們立即乘坐JR 從關內到東京站,又坐進了停在八重洲口前的警車。事先已和他們約定了時間,警車可以隨意停靠這一點很是方便。

路上有些塞車,不過警車一路鳴笛,有時還躥上反向車道,不一會兒就把我們送到了有樂町。這架勢不知為何讓我感到有些惶恐。

開警車的制服警官告訴我們,竹越警部正在位於有樂町的道德貸款自有的大樓里等著我們。

這在我和御手洗的意料之中。當問他道德貸款大廈出了什麼事時,得到的回答是發生了火災。接著,副駕駛座位上的制服警官把上身轉向後方,向我們說明了大致情況。

火災頗為蹊蹺,起火的原因尚屬不明。著火的只有樓頂,更準確點兒可以說只有樓頂的活動板房。由於樓頂是個水泥廣場,沒有其他可燃物,所以火很快就被撲滅了,因此並沒有殃及樓下的辦公室。這間小屋被用來收納冬季用的暖氣設備以及運動器材,存放著好幾個煤油暖爐和裝煤油的塑料桶,所以推測是桶中殘留的煤油燒著了。

然而,起火的時候樓頂一個人也沒有,而且通往樓頂的門也上了鎖,員工和外人都無法爬上樓頂。由於道德貸款現在的風評不怎麼好,所以不知道會有什麼人想侵入辦公樓。因此,全體員工都依社長的命令處於警戒態勢,除了對經營方針持贊同態度的人外,其餘人等都不許進入前台旁邊的一樓接待室以外的地方。公司內規定,如果有員工以外的人出現在公司的走廊、尤其是第二層以上的走廊,那麼公司里的年輕員工就會立即和保安一起把他趕出公司。也就是說,公司一直都在警惕出現不測的事態。

正是由於處於這種狀況下,所有外部的閑雜人等根本無法侵入樓頂。而且,公司內也只有保管樓頂鑰匙的用具管理負責人才能上去。儘管如此,完全沒有著火可能的無人的樓頂還是發生了火災。如果火災發生在樓下各層的辦公室還可以解釋得通。樓下人多,可能是他們中的某個人沒有把香煙的余火熄滅,而且樓下既有開水機,又有燃氣快速熱水器,此外還有給員工泡茶用的煤氣灶設備。

可以想像到樓下會由於員工的錯誤操作或零件劣化等各種原因引起了火災。

不過樓頂則完全沒有著火的可能性。樓頂是一片水泥裸露的空地,上了樓梯有一扇金屬制的出入用大門。活動板房中雖然也收納有煤油,然而小屋本身大部分由金屬部件組成,雖然一部分構件也使用了木材,不過極為有限。木材僅用在室內的窗框、天花板大梁的一部分,以及牆裙部分的底邊,除此以外可以稱得上可燃物的差不多只有鋪在地上的地毯而且它還是合成樹脂材質,並不是特別容易燃燒的東西。

樓頂一隅有一個鳥居及一間小小的神社,公司規定員工要有每天早晨到此參拜的習慣。這個神社由本色木料製造,鳥居也是木製的,不過鳥居和神殿都沒有著火。因此這裡並不是著火點。

此外,樓頂還散落著用繩子捆好的舊報紙、舊雜誌,其中一些也著了火,不過並沒有全部燒光。如此一來,也很難把它們當作著火點。

這樣看來,只有燃燒一空的活動板房有可能是火源,但這裡的拉門上也有包形鎖,而且發現的時候就是鎖著的。因此不可能有人進入房間放火。若假設是在外牆澆上煤油或是汽油等再放火,那麼這樣一來必定會留下痕迹。消防署的調查結果顯示,完全沒有此種舉動的行跡。

上鎖的處於密室狀態的無人樓頂在昨天下午四點左右突發一場原因不明的火災,只有活動板房燒了起來。不可思議的狀況不僅僅是失火原因不明,因為出事的公司最近問題不斷,所以竹越警部懷疑有人縱火。若果真如此,讓人費解的是為何偏要在樓頂放火。如果有人對公司心懷怨恨而犯下此樁罪行,那麼似乎應該在樓下的辦公室縱火。樓頂的小屋沒什麼價值,即便著了火也不會對公司造成多大損失。事實上,這場火災給公司帶來的損失幾乎等於零。

昨天早上九點多,員工們來到樓頂參拜神社。

之後所有人都回到樓下,樓頂的管理負責人在九點四十分左右鎖上了門。平常的話,午休的時候也會有員工過來做做空打高爾夫的動作,不過昨天中午誰都沒有上來過。似乎是由於工作繁忙的緣故。

也就是說,早上九點四十分以後,沒有一個人來過樓頂。並且,樓下的員工始終戒備不讓外人登上樓頂。儘管如此,樓頂還是在四點左右發生了火災。大致就是這樣一件怪事。在前往現場的一路上,警官向我們說明了上述情況。

事發現場的大樓離有樂町站非常近,就在從外堀大道往南一點的一角。大樓非常老舊,窗戶的玻璃全部都是磨砂的霧面玻璃,整幢建築顯得陰氣沉沉。牆壁整體顏色發烏,這是由於滅火的時候大量的水落在牆壁上的緣故。大樓周圍的地面上也能看出附近一帶被水浸過的痕迹。

玄關處左右對開的兩扇玻璃門也有些年代了,銅把手的中央已經變了色。警官領著我們穿過走廊,搭上了盡頭的電梯,電梯搖搖晃晃的,令人湧起一股不安的感覺。

電梯在七樓就到頭了。接下來要徒步爬上昏暗的混凝土樓梯。地上又黑又濕,這一定也是昨日的滅火行動與放水的痕迹吧。仔細一看,到處是淺淺的水窪。放水的水量似乎非同尋常。

爬到頂層,推開一扇金屬門,黑乎乎的樓頂地面就呈現在眼前。的確是火災現場的樣子,地上還濕漉漉的。右首側好像沖洗過一樣,非常乾淨,左首側則如水田一般,是一片黑色的泥沼。

到處都是淺淺的水窪。我看了眼時間,很快就要到五點了。距火災正好經過了一晝夜。也就是說,昨天的差不多這個時候,這裡正是一片火海。經過一晝夜,仍有一部分的水沒有干。

吸飽水的舊報紙、舊雜誌雜亂無章地散落在潮濕的地上。此外還有些受潮後變得皺巴巴的空紙板箱。不知是否由於噴水的壓力,它們分散在樓頂一整面。捆著的繩子也大部分都散開了。

走出大門,右首後方就是那間出了問題的活動板房。它已經完全被燒毀。薄金屬板構成的牆壁受熱熔化而彎曲變形,骨架當中的木框也已全都成了焦炭;它們大部分也都由於水壓的緣故掉落下來,空留一副金屬框架,勉強讓我們辨認出小屋原有的外形。

由於沒有牆壁,所以小屋裡收納的東西都裸露在外。地上擺成一排的塑料桶已經徹底熔化,在地面結成塊狀。若不是剛才聽警官說過,我可能都不會想到這是塑料桶。

在桶的旁邊放著一排煤油暖爐。堆放在里側牆角的木箱、紙板箱都已化作黑炭而變形,堆疊在地上。緊挨著的是一塊類似床墊的物件的殘骸,此外還有好幾根高爾夫球的球杆和棒球的金屬球棒。

竹越警部茫然地站在這堆燒毀的殘骸中,發現我們後,苦著一張臉走了過來。

「啊,老師你來了啊,勞煩你大老遠跑一趟。」

說完,他接著又向我點頭打了個招呼,我亦點頭示好。帶我們來的那位制服警官敬了個禮後便下樓離開了。

「火災情況如你所見。」他用手示意,彷彿有些生氣。御手洗也環顧四周,一語不發地點點頭。

「你們聽警官說明過情況了嗎?」竹越問,御手洗點頭。

「剛剛聽說了。在九點四十分之後沒有人上過樓。這兒被鎖著,員工和外人都沒法上來,也就是說這是個密室。而且這個活動板房的拉門也上了鎖。」

聽完,竹越點點頭。

「沒錯。」

「這兒又不是大馬路,所以誰也進不來。通往樓頂的門只有一個對吧?門被鎖著,沒有人來,而且也沒有任何著火的隱患,結果樓頂突然在這種情況下著火了。怎麼著火的?疑點就在這兒吧。」

「正是。你弄清原因了嗎?」竹越看著御手洗問道。

「沒找到定時點火裝置之類的東西嗎?就是那種時間一到就會起火的道具。」

「所以我才請你來的啊!」竹越大聲說,「老師,你可能接下來會說也許是我們看漏了,所以我想請你親自確認一下。我們今天一天從早上就開始檢查了。鑒定科和消防署的人也一起協助,大家齊心協力地尋找。不過哪兒都沒有,沒有找到這種東西。我們已經找遍了。難不成是我們這些專業人員集體看走眼了嗎……」

御手洗開始在樓頂現場來回走動。這一階段的御手洗還不想詳細調查,只不過是在到處走走而已。

「昨晚滅火結束後現場沒動過?」御手洗問,「有沒有拿走過什麼東西?」

「沒有。」竹越說。御手洗點點頭,說:「地上浸著水,真乾淨,好像經歷過一場颱風的船。」

「因為放水量跟颱風一樣大啊。當時大概對這兒持續噴水噴了有一小時以上,當然會變乾淨。」

走著走著,前方樓頂廣場邊緣的一邊豎著一張綠色的網。

「這是高爾夫的網吧?」

竹越點點頭。

「對,高爾夫。但因為這是在樓頂,所以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