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埃及島,美國6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十點,水晶金字塔這座建築物終於發揮出自己頗具戲劇性的意義。早晨艷麗的陽光透過遮蔽天花板的岩石縫隙,照到了煙霧效果機留下的發白的污濁空氣,射在了水晶金字塔內部的沙地上。

沙地上兩三人用的小帳篷一字排開,工作人員就是在這裡面睡覺的。

因為他們中間大多數人都一直工作到黎明,所以起床的時間也很遲。神殿後面,外景隊僱傭的廚師已經在給大家準備午餐。

藝術總監埃里克·貝爾納爬出帳篷,先是四肢著地,後來慢慢站起身。

金字塔的入口大門洞開,八月的墨西哥灣如同在畫框里。此時它一掃昨夜的粗暴野蠻,風平浪靜、波光粼粼,不禁讓人想到酒精中毒的雙重人格患者,彷彿就是對著麥克風它也會說:「我不記得昨天晚上的事。」

信步踱到金字塔外面,周圍的岩石仍然濕漉漉的,殘留著昨夜雨後的痕迹,但是岩石頂部已經開始乾燥發白了。

站在金字塔的拐角處,八月上午的陽光耀眼奪目,而輕輕拍打岩石的波浪如同依偎在腳邊的小貓一樣溫存可愛。巨大的變化令埃里克不禁啞然失笑。

「早上好!」攝影總監布萊恩·惠特尼向他打招呼,「女人的心,天上的雲。惡女岬現在也是好天氣!你不去刷牙嗎?」

他說著,返回金字塔的帳篷里去了。

埃里克也返回帳篷,拿出牙刷和毛巾,向圓形塔樓的方向走去。

埃及島上的這兩座建築物,從居住條件來講恐怕算世界上最艱苦的地方。埃里克想,波爾·阿萊克森這個異端的考古學者居然在這裡住了三年,這種日子他也真受得了!和這裡相比,《魯賓遜漂流記》中的住處可以說是豪宅了。

首先,不管是金字塔還是圓形塔樓,裡面都不通電,所以不但沒有電視機和收音機,而且沒有洗衣機、吸塵器,甚至電燈也沒有。照明全靠煤油燈,跟上一個世紀的生活沒什麼兩樣。

就是煤油燈也不是隨處都預備好的,金字塔內部一盞也沒有。圓形塔樓裡面倒是有,但也只有一層、二層、三層和頂層,還有頂層下面那層有,而且數量屈指可數。

考古學者據說是一個人獨居,所以他也沒有必要到了晚上還轉上一圈點亮所有的煤油燈。

圓形塔樓的頂層視野最好,做了寢室,還有一層的衛生間,只有這兩個地方經常點著煤油燈。就是現在去觀察圓形塔樓內部的照明設施,也會發現,除了這兩個地方以外的煤油燈都沒怎麼用臟。

圓形塔樓的三層是書庫,雖然保存了大量的圖書、筆記和其他資料,但是這裡的煤油燈也是嶄新的。學者不可能不讀書寫書,所以估計他是在白天里就著太陽的自然光線進行學術研究。

一層有一個簡陋的衛生間,旁邊就是倉庫。倉庫里有一台日本造的汽油引擎發電機,似乎一直放在這裡,不曾使用過。旁邊的塑料油桶里有些裝了煤油,但卻沒有汽油。金字塔這邊沒有衛生間,這麼說來,整個島上只有一處衛生間了。

衛生間的旁邊是洗手池。用頭頂上的桶收集到的雨水順著龍頭流出來,雨水桶上面是接向圓形塔樓外面呈半圓形的漏斗,所以桶里當然是雨水,不能飲用。

這裡也能利用雨水淋浴,但意外的是沒有浴盆。

二層是個簡單的廚房。地面上堆放著飲用水瓶和啤酒瓶。這裡能喝的就是礦泉水、果汁和啤酒之類的了。野營的人都知道,人類並不是整天喝水的動物。

廚房裡有使用液化石油氣的炊具,洗菜盆上面仍然是一個帶室外漏斗的雨水桶,看來清洗餐具用的也是雨水。旁邊有一個小窗戶,前面是一張粗糙的餐桌,就連偏僻地區的中學教師的辦公桌也要比它強。因為沒有人造訪,主人可能總是獨自進餐,所以只有一把椅子。

洗菜盆旁邊還有一個小冰箱,因為沒有電源,發電機上也掛滿了灰塵,可以肯定這個小冰箱從未被使用過。

外景隊的廚師就使用這裡的廚房,但是液化氣鋼瓶、炊事用水、大量的餐具和炊鍋等都是從外邊帶進來的。玲王奈的活動浴室和淋浴用水都是由幾個男性工作人員交替著運到島上來的,放在了泡沫神殿的後面。

考古學者每天到底吃些什麼呢?如果要購買食品,首先必須在海邊的岩石地帶步行三十分鐘,上了高速公路再坐車半小時,才可能遇到食雜店。

那麼這位叫波爾的人到底有沒有汽車呢?很難想像他會有車。那麼他從哪裡購買食品呢?是要求送貨上門嗎?這附近有哪家商店能滿足他的要求呢?就算有,也只會送個一兩次。

如果這麼考慮,那麼波爾就是靠著易於保存的食品生活,比如說罐頭或者壓縮食品,每天吃一點,就這樣過三年。事實上,在廚房的角落裡,還有圓形塔樓周圍,都堆放著數不清的空食品罐。這裡的生活,恐怕比無期徒刑的犯人更枯燥。

波爾·阿萊克森到底多大年歲?這一點雖然弄不清楚,但他是年屆五十的鑽石王老五理查德的哥哥,所以怎麼也要超過五十歲,或許已經接近六十了吧?幾乎是個老人。

在遠離人煙的地方,如同一個孤身漂流的人,老考古學者一直在這裡生活,想起來不禁令人感到無限悲涼。

去過了衛生間,刷過了牙齒,埃里克·貝爾納站在岩石上,面向大海做著深呼吸。工作人員開始從金字塔里三三兩兩地走出來,他們去洗漱。

埃里克走到金字塔的底部,在最下層的石階上坐下來,從腰邊的口袋裡掏出一小支口琴,吹起古代義大利樂曲的一個章節。一邊吹,一邊望著安靜無風的海面和為輪流洗漱而站在岩石上等待的工作人員們。

眼前一派安詳平和的景象。依靠女主角的努力,昨晚非拍不可的畫面已經全部完成,沒有絲毫疏漏。現在,導演艾維·特芙拉應該已經從舒適的睡夢中醒來了吧?現在開始進餐,晚上將在神殿的舞台和沙地上分別拍攝百人翩翩起舞的場面。如果順利,明天就可以返回有著高級夜總會和豪華浴室的都市了。

這個地方只有在扮演成阿依達的玲王奈的幻想中才會出現,所以明星只有玲王奈一個就可以了。演員一朝成名後往往變得心高氣傲、很難伺候,只有玲王奈的忍耐力還比較強,所以工作人員應該感到慶幸。

埃里克抬頭望著圓形塔樓,這是一座七層高的建築,理查德·阿萊克森應該就睡在最上層的房間里。今早還沒有看見他的身影,他或許到什麼地方散步去了,或許還沒有起床。

理查德在沒有電梯的圓形塔樓里,特地選擇最頂層入眠不是沒有原因的。七層是這座圓形塔樓,不,是把金字塔也算在內的整個島嶼上,唯一像是人類的居室的清潔舒適的地方。

奇怪的考古學者也曾把最頂層作為自己的卧室。圓形塔樓是圓筒形的,這個房間內部當然也是圓筒形。令人備感舒適的是這個房間的牆壁、地面和天花板不知為什麼都使用了花崗岩,所以極盡奢華。理查德用慣了昂貴的東西,當然選擇這裡做窩。

昨天埃里克到圓形塔樓參觀,發現這些花崗岩的表面都經過仔細打磨,並且上面塗了一層薄薄的蠟膜,滑溜溜的像鏡子一樣。

不僅牆壁,地面和天花板也同樣經過仔細打磨,彷彿把臉湊近就可以照著刮鬍子一樣光滑。今天埃里克不用刮鬍子,如果要刮的話,也可以考慮一下照照七層阿萊克森卧室的光滑牆面。

七層作為自己的地盤,考古學者用經過打磨的花崗岩裝飾,據說因為吉薩的胡夫大金字塔內部的法老墓室也是用花崗岩做成的。他的弟弟理查德的解釋是,哥哥像金字塔的主人一樣睡在這個房間里,就能夠得到解開金字塔之謎的靈感。

埃里克也記得自己曾經讀過幾本這方面的書。他雖然沒有去過吉薩,但是對於胡夫大金字塔、圖坦卡蒙陵墓和阿布·辛貝爾神廟,因為興趣所向,比常人的知識要豐富一些。這次因為電影的拍攝,他又特地找來以前的資料重新翻閱了一遍。

胡夫大金字塔裡面的法老墓室是一個簡單的長方形空間,裡面放著一個可以移動的石棺。考古學者在塔頂睡覺的地方也是如此,在一個經過打磨的花崗岩圍繞起來的圓筒形空間里,孤零零地放置著一個單人鋼架床。

此外這裡沒有任何傢具。衣櫥衣櫃、鞋盒內衣盒等一概沒有。就像日本茶的茶筒一樣毫無情趣的房間里只有一張鋼架床。光禿禿的牆上也沒有懸掛什麼名畫或者複製品。

泛著黑色光芒的牆壁上的唯一娛樂性的東西,就是一扇面向大海的窗戶。但它很小,上下也就一米高,左右最多也就四十公分寬。

而且這扇小窗戶的玻璃是嵌死在窗框上的。就算失眠的夜裡很想呼吸新鮮空氣,也連一個一厘米見方的縫隙都沒有。玻璃中間還夾著鐵網,十分結實。這裡想要好好欣賞一下墨西哥灣的夕陽都不可能,但是如果只想觀看大海或者金字塔,只需打開房門,沿著螺旋形的鐵梯再上一層就是露台,可以三百六十度地展開寬闊的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