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應對西安事變 西安和談

周恩來到西安和張學良見面的當夜,一起商定了談判的五項條件之外,還和張學良還商定:為了迎擊蔣軍的進攻,紅軍兼程南下,主力先開慶陽、環縣擊退胡宗南部,然後出渭水下游側擊從潼關西進的劉峙部。根據這項協議,紅軍先後進據延安、瓦窯堡、延川、延長等城,並在西線控制慶陽、環縣、西峰一帶。

第二天上午,也就是12月18日,周恩來到九府街楊公館拜會楊虎城。楊虎城和中國共產黨有長期的友誼關係,周恩來首先代表中共中央向楊問候。就紅軍誤殺楊虎城部警三旅旅長、共產黨員張漢民以及在同楊達成協議後又曾突襲楊部這兩個問題,代表中共作了自我批評,使楊虎城消除了內心存在的一些積怨。接著,說明了昨夜同張學良談話的經過和主要內容,以及提出的和平解決的方針。

楊虎城也坦陳了自己的看法:對蔣介石將來能否抗日,是否不對發動西安事變的人施行報復,不能不有所顧慮。共產黨和國民黨是敵對的黨,地位上是平等的,對蔣可戰可和;而他是蔣的部下,如果輕易放蔣,蔣一旦翻臉,他的處境就和共產黨有所不同了。

周恩來很理解楊虎城的顧慮,進行安慰:現在不但全國各階層人民逼迫蔣介石抗戰,就連國際上也爭取他抗日。蔣介石本人,現在是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至於蔣是否會報復,並不完全取決於蔣介石個人。只要西北三方面團結一致,進而團結全國人民,形成強大的力量,蔣雖有報復之心,也不可能實現。楊虎城表示:

我更願意傾聽和尊重中共方面的意見。

周恩來電告中央,「南京親日派目的在造成內戰,不在救蔣。宋美齡函蔣:寧抗日勿死敵手。孔祥熙企圖調和,宋子文以停戰為條件來西安,汪精衛將回國。」「蔣態度開始(時)表示強硬,現已轉取調和,企圖恢複自由。」另外,周恩來還報告了各省地方實力派對西安事變的反響。

中共中央接到電報後,對西安和全國的情況進一步清楚了,及時召開了政治局會議,對西安事變的方針也就比較明確。指明中共代表團可以公開與蔣介石、宋子文談判。同時,中央派博古、葉劍英帶著中央最新意見,率代表團其他成員前往西安。

周恩來同張、楊會談後,在西京招待所找中共東北軍工委代理書記宋黎,西北特別支部謝華、徐彬如等,對他們分析了形勢,指出民族矛盾已上升為主要矛盾,要他們轉告地下共產黨員們,要以國家利益大局為重,審蔣、除蔣都是不妥當的,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宣傳共產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政策,全力以赴,實現「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12月20日上午,與張學良私交甚密的澳大利亞人端納隨宋子文飛抵西安。端納的到來,改變了蔣介石與張、楊不合作的態度。而宋子文是南京政府親英美派的重要人物,又是蔣介石的妻兄,他來西安一是為了同蔣介石取得聯繫,二是為進一步探明情況。張學良見到他時就坦率說:東北軍、十七路軍和紅軍三方面已經共同商定了和平解決的方針,只要蔣介石答應張、楊通電中的八項主張,三方面將一致同意釋放蔣介石。隨後,張學良陪宋子文一起探望了蔣介石。蔣介石看到宋子文帶來宋美齡的信:「如子文三日內不回京,則必來與君共生死。」時竟然哭了起來。

宋子文知道周恩來已經來到了西安,指派同來的郭增愷去見,以探察態度。周恩來很坦誠地對郭增愷說:這次事變,中共並未參與,對事變主張和平解決,希望宋子文認清形勢,勸說蔣介石改變政策,為國家做出貢獻,「只要蔣先生抗日,共產黨當全力以赴,並號召全國擁護國民政府,結成抗日統一戰線。」宋子文知道周恩來的態度,心裡踏實了,21日就飛回南京報告情況。

22日下午,宋子文、宋美齡、蔣鼎文等飛到西安。蔣介石見到宋氏兄妹後表示:改組政府,三個月後開救國會議,改組國民黨,同意聯俄聯共。此外,他還提出兩個條件:一是他本人不出頭,由宋氏姐妹代表他談判;二是商定的條件,他以「領袖的人格」做保證,不做任何書面簽字。張學良和楊虎城答應了他這兩個條件。

23日,談判在張學良公館西樓二樓會議室舉行。參加談判的有:蔣介石的代表宋子文,西安方面代表張學良、楊虎城,中共代表周恩來。談判開始後,周恩來按照中央指示,提出中共和紅軍的六項主張,一、停戰,撤兵至潼關外。二、改組南京政府,排逐親日派,加入抗日分子。三、釋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權利。四、停止剿共,聯合紅軍抗日,共產黨公開活動。五、召開各黨各派各界各軍救國會議。六、與同情抗日國家合作。以上六項要蔣介石接受並保證實施,中共和紅軍贊助蔣先生統一中國,一致對日。張、楊也同意周恩來提出的六項主張。宋子文表示個人同意,並轉達蔣介石。下午,就組織過渡政府、撤兵、釋放愛國領袖、放蔣等問題進行了討論磋商。

這一天,宋美齡見到了周恩來,表示既然中共有誠意,應該在政府領導下共同努力。周恩來表態:只要蔣介石同意抗日,中共擁護他為全國領袖。而併除蔣介石外,全國沒有第二個合適的人。

也是這一天,博古、葉劍英率其他代表團成員也到達了西安,和周恩來一起研究了形勢,進行了具體分工。周恩來負責上層統戰和群眾團體工作;博古負責黨內工作;葉劍英參加西北聯軍參謀團的工作。

24日,談判繼續進行。蔣方由宋子文、宋美齡出席;西安方面代表還是張學良、楊虎城;中共代表依然是周恩來。宋美齡明確表示贊成停止內戰,宋子文對談及的一些問題也都作了明確的承諾。

子、孔、宋組行政院,宋負絕對責任保證組織滿人意政府,肅清親日派。

丑、撤兵及調胡宗南等中央軍離西北,兩宋負絕對責任。蔣鼎文已攜蔣手令停戰撤兵(現前線已退)。

寅、蔣允許歸後釋放愛國領袖,我們可先發表,宋負責釋放。

卯、目前蘇維埃、紅軍仍舊。兩宋擔保蔣確停止剿共,並可經張手接濟(宋擔保我與張商定多少即給多少)。三個月後抗戰發動,紅軍再改番號,統一指揮,聯合行動。

辰、宋表示不開國民代表大會,先開國民黨會,開放政權,然後再召集各黨各派救國會議。蔣表示三個月後改組國民黨。

巳、宋答應一切政治犯分批釋放,與孫夫人商辦法。

午、抗戰發動,共產黨公開。

未、外交政策:聯俄,與英、美、法聯絡。

申、蔣回後發表通電自責,辭行政院長。

酉、宋表示要我們為他抗日反親日派後盾,並派專人駐滬與他秘密接洽。

是夜,周恩來由宋氏兄妹引導,去高桂滋公館會見蔣介石。一進卧室,周恩來上前和蔣介石握手,說:「蔣先生,我們有十年沒有見面了,你顯得比從前蒼老些。」蔣介石點頭嘆息:「恩來,你是我的部下,你應該聽我的話。」周恩來回答:「只要蔣先生能夠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不但我個人可以聽蔣先生的話,就連我們紅軍也可以聽蔣先生的指揮。」

還問蔣介石為什麼不肯停止內戰?宋美齡接住話題說:「以後不剿共了,這次多虧周先生千里迢迢來斡旋,實在感激得很。」這次見面,蔣介石作了三點表示:「停止剿共,聯紅抗日,統一中國,受我指揮;由宋、宋、張全權代表我與你解決一切。我回南京後,你可直接去談判。」會見中,周恩來也與蔣介石略敘家常。

經過幾次談判,蔣介石也有了口頭承諾,所以宋氏兄妹向張學良提出蔣、宋要在25日回南京,張學良就立即同意,並表示願意親自護送。周恩來知道後,和張學良溝通,認為蔣介石離開西安前,須有一個政治文件來表示,也不贊成張學良親自護送。博古認為蔣介石必須發表改變政策的「公開聲明」,否則不能立即放走,也不同意張學良護送蔣回南京。

在放蔣問題上,張學良和楊虎城意見分歧,發生了激烈爭吵。對此,蔣介石在《西安半月記》中也寫到:「又聞楊虎城堅決不主張送余回京,與張爭執幾決裂,究不知其真相如何。」

釋放蔣介石的消息傳出後,引起西安內部極大震動。有人主張繼續扣蔣,令蔣在西安發號施令;有的人同意放蔣,但堅持蔣必須簽字;還有人提出讓蔣在西安對全國作廣播講話。

東北軍和十七路軍一些高級將領比較激進,在25日早晨,聯名寫信給宋子文,大意是:必須有人簽字,中央軍必須先退到潼關以東,才能放蔣,否則雖然張、楊兩將軍答應,我們也誓死反對。蔣介石看到信後大吃一驚,讓宋子文立即見張學良。張學良考慮軍隊的抗日情緒,也怕鬧出亂子來,覺得不如把蔣介石早點放走,以免發生意外。

12月25日,午後,張學良和楊虎城陪同蔣介石夫婦,以及宋子文等悄悄離開住地,乘車直奔西郊機場。機場上擠滿了迎接綏遠抗日將領傅作義的人群,沒有人注意到蔣介石一行。告別時,蔣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