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指揮三軍會師 山城堡戰役

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在西北集結會師的趨勢,讓蔣介石惱羞成怒,快速調動幾十萬國民黨軍隊,親自部署軍事上的大規模「圍剿」。首先是組織「通渭會戰」,指令胡宗南部、王均部、關麟征部、毛炳文部、東北軍于學忠部、王以哲部、董英斌部,向西蘭大道地區集結,打擊紅軍主力,堵截紅軍西渡黃河,確保河西地帶安全。其次是集中大軍,採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戰術,在100架新式戰鬥轟炸機配合下,企圖將紅軍主力壓迫至黃河以東、西蘭大道以北地區,予以全部消滅。

對於蔣介石的「通渭會戰」計畫,張學良及時通報給了定都在志丹的中共領導人。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及時徵求各方面軍領導人的意見後,於10月11日及時向全軍發布了《十月份作戰綱領》,決定提前執行寧夏戰役,要求在11月10日前做好休整訓練,完成進攻寧夏的各項準備:四方面軍以一個軍迅速造船,選擇渡河地點,準備渡黃河進入寧夏。攻打寧夏部隊以紅一方面軍的西方野戰軍和紅四方面軍三個軍組成。紅二方面軍等部組成對南面國民黨軍的防禦部隊。同時,中共中央決定,朱德、張國燾分別以紅軍總司令、總政治委員名義,組織指揮三個方面軍的軍事行動。

《十月份作戰綱領》發布後,紅四方面軍總部確定:由李先念的紅三十軍在靖遠一帶秘密造船,偵察渡河點,籌辦渡河事宜;紅九軍隨之迅速跟進;紅四、紅五、紅三十一軍沿會寧、通渭、靜寧一線,形成梯次,抗擊國民黨胡宗南、毛炳文、王均、關麟征等部的進攻;

10月16日,蔣介石下達「進剿」命令。10月21日,胡宗南部、毛炳文部、王均部組成三角,直撲紅四方面軍主力。

10月22日,蔣介石由南京飛抵西安,督促東北軍、西北軍參戰。

這一天,西北戰事異常激烈,紅五軍在會寧一帶激戰兩晝夜,遭到7架敵機的轟炸,傷亡800多人,副軍長羅南輝在華家嶺戰鬥中犧牲。國民黨其他部隊藉助飛機優勢,兇猛推進。紅四方面軍在長徵結束之時還沒有得到休整,面對國民黨重兵進攻,只能疲憊迎戰,拼力相搏,幾番交鋒,防線失守,軍事形勢十分嚴峻。

10月23日,朱德、張國燾率紅軍總部和彭德懷率領的西方野戰軍總部在打拉池會合,商討寧夏戰役的部署。隨之,朱德、張國燾電令紅三十軍首先渡河,紅九軍跟進,打開河西戰局,策應紅一方面軍;當晚,紅三十軍先頭部隊開始渡河,因為事先未偵察清楚河道情況,渡船遇到淺灘受阻。25日凌晨,紅三十軍在虎豹口偷渡成功,突破黃河天險,後續部隊立即搶渡,並迅速摧毀馬家軍沿河防線,控制了上百里的沿河地帶。

10月25日,中革軍委致電紅軍總部和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領導人,提出了具體部署,特別指出:「根據敵向打拉池追擊及三十軍已渡黃河的情況,我們以為今後作戰,第一步重點應集中注意力於擊破南敵,停止追擊之敵。我處南北兩敵之間,北面作戰帶陣地戰性質,需要準備至兩個月時間,不停止南敵,將使爾後處於不利地位。第二步重點集注意力於向北。並部署了作戰行動。」

10月26日,毛澤東、朱德、張國燾、周恩來等46人聯名發出《紅軍將領給蔣總司令及國民革命軍西北各將領書》要求:「立即停止進攻紅軍並與紅軍攜手共赴國防前線,努力殺賊,保衛國土,驅逐日寇,收復失地。」並提出:「不論諸先生派代表進來,或要求我們派代表出去,或即在前線上談判,我們都願接受。只要內戰一停,合作門徑一開,一切談判都將要在抗戰的最高原則之下求得解決。」

也是這天,毛澤東致電彭德懷:「(一)國燾有出涼州不願出寧夏之意,望注意。(二)目前以打胡敵、取定遠營兩著為最重要。(三)三十軍佔領永登是對的。九軍必須占定遠營,這是接物攻寧的戰略樞紐,不應以一方面軍去占,不便利,又失時機。(四)四、五、三十一軍,二方面軍,應以打胡為中心,僅抗擊不夠,打法可采誘敵深入。(五)一方面軍速集結同心城休息。」

這時,胡宗南第一軍先頭已進至硝河城地區,向海原、打拉池出動。王均和毛炳文部隊也快速推進。這時,蔣介石接連看到西部前線的勝利捷報,以為紅軍已經在圍剿中潰不成軍,正慌忙向西撤退,恰是完全消滅紅軍的好機會。於是,命令各部疾進,乘勝追剿。

中革軍委為了阻止南線敵人的猛烈追打,加強三個方面軍的協同作戰,在10月28日任命彭德懷為前敵總指揮兼政治委員,劉伯承任參謀長,準備組織海(原)打(拉池)戰役,重點打擊蔣之嫡系胡宗南部。10月30日,彭德懷下達了《海打戰役計畫》,意在遏制和擊破胡宗南部的進攻,為寧夏戰役創造條件。可是,擔任重要作戰任務的紅四方面軍的三個軍,由於敵軍阻擋,無法按時到達指定位置,使紅一方面軍主力右翼暴露在敵人面前。在此情況下,中革軍委不得不放棄海打戰役計畫。

11月1日,前敵總指揮部迅速作出了奪取寧夏計畫的新部署。然而,敵人大軍推進,打通了增援寧夏的通路,加之河東紅軍主力與河西徐向前、陳昌浩指揮的3個軍聯絡被隔斷,導致寧夏戰役計畫也無法執行。

11月8日,中共中央根據戰局新情況,提出了新的戰略計畫設想,主要內容是:三個方面軍主力11月份繼續在現地區作戰,並以一部兵力佯示紅軍欲渡黃河,引敵北進。到12月,紅一方面軍主力、紅二方面軍組成南路軍;以紅四方面軍第四、第三十一軍組成北路軍,分別經隴東進陝西,於適當時機再渡河入晉,尋求直接對日作戰,或在晉、冀、魯、豫、皖、鄂、陝、甘等省機動作戰,擴大黨的政治影響,擴大紅軍,爭取同南京政府訂立共同抗日協定。徐向前、陳昌浩指揮的部隊組成西路軍,在河西創立根據地,以一年時間打通與蘇聯的路線。(後來,西路軍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孤軍奮戰,由於敵眾我寡,大部分紅軍指戰員犧牲在河西走廊。)

這時,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胡宗南第一軍,憑藉武器精良,非常驕狂,蔑視紅軍實力,孤軍深入,以三路向豫旺縣進攻。對此,彭德懷暗喜,抓到了消滅胡宗南部的新戰機,向中革軍委建議在豫旺、洪德城間消滅敵軍。

連續幾天,毛澤東在京都志丹吃睡不安,時刻關注著紅軍對抗國民黨大軍的情勢,從各方面得到胡宗南部孤軍突進,心中一亮,結合彭德懷的軍事建議,11月15日就一、二、四方面軍集結準備對胡宗南部作戰問題,兩次致電朱德、張國燾、彭德懷、賀龍、任弼時,指出:「蔣介石仍堅決打紅軍,與南京妥協一時難成,我們應堅決粉碎其進攻。」「目前兩三天內,四方面軍即在甜水堡、保牛堡集結,二方面軍在毛居井及以北集結,一方面軍在環縣西集結,各兵團鼓動作戰準備,胡敵東進時消滅之。」①

11月16日,中革軍委向紅軍各級軍政領導人發出指示,要求立即進行政治動員,使廣大指戰員明白這一戰役的重大意義。

「甲、敵既繼續向我進攻,目前中心是打破敵之進攻,然後才能開展局面,才有利統一戰線,否則敵以為我可欺,不但局面不能開展,與南京之統一戰線也是不可能的。乙、我有打破敵人之許多有利條件,敵情、地形、群眾等方面,都有利我作戰,糧食困難是敵我共同的。丙、一切具體布置及作戰行動,各兵團首長絕對服從前敵總指揮彭德懷之命令,軍委及總部不直接指揮個兵團,以便適合情況不影響時機地戰勝敵人。」

11月17日,胡宗南部隊分三路向定邊、鹽池前進。敵人中路第二旅在萌城以西遭到四方面軍的紅四、紅三十一軍的伏擊,死傷600多人。

11月18日,毛澤東致電朱德、張國燾:「四軍萌城抗戰甚為得力,請鼓勵其繼續抓緊阻止該敵,以利一方面軍與三十一軍之突圍」。現胡軍已露疲憊,兵力又頗分散,一戰而勝前途大佳,「只有戰勝胡軍才便開展局面。」

同日,毛澤東、朱德、張國燾、周恩來、彭德懷、賀龍、任弼時聯名下達《關於粉碎蔣介石進攻的決戰動員令》,強調:各首長務須以最堅決的決心,最負責的忠實與最吃苦耐勞的意志去執行。「……當前的這一個戰爭,關係於蘇維埃,關係於中國,都是非常之大的,而敵人的弱點我們的優點又都是很多的。我們一定要不怕疲勞,要勇敢衝鋒,多捉俘虜,多繳槍炮,粉碎這一進攻,開展新的局面。」

山城堡位於洪德城和甜水堡中間,梁峁起伏,溝壑縱橫,地形複雜,有利於設伏殲敵。此時,紅軍三大主力已經移動到山城堡一帶,做好了打擊來犯之敵的準備。

之前,毛澤東等中央領導曾致電當時任國民黨軍第八十四師師長高桂滋,十七路軍總指揮楊虎城,十七路軍總參議杜斌丞,第三十五軍軍長傅作義,第六十七軍軍長王以哲以及張學良等高級將領,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等主張,加之,秘密的統戰關係,所以王以哲部,張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