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指揮三軍會師 三軍大會師

在洮岷西戰役激烈進行的同時,日本侵略者加大了對華北軍事上的「波浪式進攻」,中國各界掀起了新的抗戰救亡運動浪潮,紛紛支援綏遠抗戰力量。國際上,共產國際和蘇聯積極支持中國的抗日鬥爭,英、美等國政府從利益出發,鼓勵中國政府對日本採取比較強硬的政策。在國內,中國共產黨的「團結抗日」主張得到了各地方實力派的贊同,東北軍和西北軍與工農紅軍建立了秘密關係;「兩廣事變」後的李宗仁、白崇禧派代表到陝北蘇區就抗日事宜同紅軍接洽;華北的宋哲元、傅作義也相繼同中共和紅軍商談抗日問題;一貫「剿共」的川軍劉湘也轉變了政治態度。

蔣介石在全國抗日形勢的壓力下,部署了軍事上反擊日軍的準備工作。

中共中央和蘇維埃中央政府,雖遠在山大溝深的志丹縣城,卻胸懷大局、放眼世界,根據新的抗戰局面,於8月10日,由張聞天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國共兩黨關係和統一戰線問題。毛澤東作了專題報告,指出:紅二、紅四方面軍的北上,對於打通蘇聯,保衛蘇區,統一紅軍領導,都有很大意義,應極力歡迎紅二、四方面軍,並使他們完全在中央的領導之下。目前,民眾抗日已經衝破蔣介石的壓迫,但是還沒有衝破蔣介石的最高界限,即還沒有實現民主。「抗日必須反蔣」的口號,現在已不合適,要在統一戰線下反對賣國賊。蔣介石政府是統戰的主要對手,進一步聯合東北軍,發展抗日新局面。同時要注意提高對同盟者的警惕性,保持黨的獨立性。會議一致同意報告和結論,決定公開發表宣言,專門給蔣介石寫一封信。

隨之,中共中央提出了奪取寧夏的戰略計畫。並於8月12日以張聞天、林育英、周恩來、博古、王稼祥、彭德懷、凱豐、毛澤東名義致電朱德、張國燾、任弼時:建議「一、二、四三個方面軍,有配合甲軍(東北軍)、打通蘇聯、鞏固內部、出兵綏遠、建立西北國防政府之任務。由此任務之執行以配合併推動全國各派統一戰線,達到大規模抗日戰爭之目的。」電報還提出紅二、四方面軍如何與一方面軍具體配合實現西北新局面的軍事部署。10月份三個方面軍在甘北會合,準備進攻寧夏;12月起,三個方面軍中,以一個方面軍保衛陝甘寧蘇區,以兩個方面軍乘冰期渡黃河,占寧夏,完成打通蘇聯任務,並為出兵綏遠作準備。

為此,張聞天在志丹的石窯洞里,撰寫了《歡迎北上抗日的二、四方面軍》的文章:「正當紅一方面軍在西線上獲得了偉大的勝利,完成了第一步戰略計畫的時候,二、四方面軍進人甘南。一、二、四方面軍的共同的勝利,使甘、寧、青的敵人手忙腳亂,驚慌失措。現在已經沒有任何天然的或人為的障礙,能夠阻止我們三個方面軍的偉大的會合了。這是紅軍歷史上空前未有的大會合,這是興奮全國抗日民眾及全世界勞苦大眾的光榮的會合,這是具有全國與全世界歷史意義的偉大勝利的會合。」文章還對三個主力紅軍會合即將起到的影響和作用進行了闡述:(一)這一會合,首先給予侵略華北的日本帝國主義最響亮的有力的回答。現在日本強盜正向著綏遠、寧夏伸張腥污的血手,三個方面軍會合的偉大力量將使日本強盜和漢奸賣國賊「膽戰心驚」,同時也必將鼓舞全國人民。「人民紅軍的三大主力,將永遠站在抗日的最前線上,奪取日本強盜屠殺中國人民的刺刀,來為中華民族殺開一條自由解放的大道。」(二)三個主力的會合,一定要更進一步推進全中國的抗日統一戰線的運動。「以共產黨與紅軍為中心的抗日統一戰線的運動,正以急迅的步伐向前開展著,推廣著。所以紅軍三大主力的會合及其力量的巨大的加強,不僅興奮著全國民眾的抗日鬥爭,不僅鞏固著抗日聯合戰線,而且更推動著現在動搖中的政派與白軍趨於抗日聯合戰線的道路。三大主力會合,無疑的更能使我們抗日統一戰線的工作上獲得新的成功與勝利。」(三)這一會合,正是強有力地保衛著西北並促進西北抗日局面的實現。「西北抗日大聯合是全國國防政府與抗日聯軍的樞紐,是大規模民族革命戰爭的樞紐,而我們紅軍三大主力的會合,足可以說是西北抗日大聯合的樞紐。」

在二、四方面軍基本完成洮岷西戰役後,考慮到蔣介石增調胡宗南部隊進入甘肅實施「圍剿」紅軍,所以,中共中央就進一步鞏固陝南、陝北、甘北根據地,對紅軍的軍事行動及時部署。8月25日,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聯名發布了《關於紅一方面軍西方野戰軍及紅二、四方面軍任務的訓令》。《訓令》規定:在九至十一月,我二、四方面軍的任務是在甘南活動,消滅毛炳文、王均部,發展蘇區,準備冬季新的行動。我西方野戰軍九至十一月的任務是,消滅二馬部隊於運動戰中,在不付過大代價條件下,克服若干必要的城寨,佔領海原、打拉池、同心城及其以北地區;從發動回民群眾鬥爭之中,爭取回民大量加入主力紅軍;發展西北蘇區,保障定邊、鹽池、豫旺蘇區,策應紅二、四方面軍作戰。

在總體軍事部署中,紅二方面軍向東的行動最為重要,不僅可以牽制胡宗南部,而且可以把陝南蘇區和甘南蘇區連接起來。為此,任弼時、劉伯承離開西北局,隨紅二方面軍行動。

張聞天、周恩來、博古、毛澤東署名致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陳紹禹(即王明),介紹了大體情況和存在的困難:「紅軍主力必須占甘肅西部、寧夏、綏遠一帶」。希望蘇聯方面替我們解決飛機大炮兩項主要的技術問題。「陝北、甘北蘇區人口稀少,糧食十分困難,非多兵久駐之地」。目前紅軍之財政、糧食已達十分困難程度,只有佔領寧夏才能改變這一情況。

8月30日,張聞天、林育英、周恩來、博古、毛澤東署名致電朱德、張國燾、任弼時,指出:「日本向綏遠有急進之勢;全國民眾抗日運動有更大發展;南京抗日、聯日兩派鬥爭頗烈。」「蔣介石有於西南問題解決後分化東北軍撤換張學良之企圖。我們的基本方針是:(一)迫蔣抗日,造成各種條件使國民黨及蔣軍不能不與我們妥協,以達到兩黨兩軍聯合反對日本的目的。(二)緊密地聯合東北軍,並進行西北其他各部的聯合談判,造成西北新局面。(三)反對日本截斷中蘇關係的企圖,準備冬季打通蘇聯。(四)發展甘南作為戰略根據地之一,同時鞏固與發展陝南蘇區,使之成為另一戰略根據地,與陝北、甘北相呼應。(五)迫使胡宗南部停止於甘肅以東。」④

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8月31日,紅一方面軍的第一軍團和第十五軍團由豫旺堡、同心城、黑城鎮地區出發南下,迅速控制了中寧至固原大道以西、海原以東地區。隨後,經硝河城向南挺進,於9月14日佔領將台堡和打拉池。紅四方面軍則加緊進行岷洮西戰役,佔領甘南廣大地區。9月7日,任弼時、賀龍、關嚮應等在哈達鋪召開會議,制定隴南戰役計畫,紅二方面軍總指揮部發布命令:「決乘甘陝敵人分兵據城的弱點,透過其封鎖線打擊成縣、徽縣、鳳縣、略陽、康縣之敵而襲取之。建立臨時根據地……配合一、四方面軍行動,求得三個方面軍會合。」②紅二方面軍將部隊分為三個縱隊;先後攻下成縣,兩當縣城,徽縣縣城,康縣縣城,廣泛發動群眾,建立革命政權和武裝,僅半個月時間,紅二方面軍就擴大紅軍2000多人,並籌集了大批物資。紅二、紅四方面軍還協助地方黨組織成立了兩個省委:一個以岷縣為中心,名中共甘肅省委:一個以成縣、徽縣為中心,名中共陝甘邊省委,佔領區域人口達到約80萬。

而洮岷西戰役,前後歷時34天,到9月7日結束,經過激烈的交鋒,紅軍先後佔領了漳縣、臨潭、渭源、通?胃四座縣城及岷縣、隴西、臨洮、武山等縣的廣大地區,殲敵7000多人,粉碎了敵人企圖阻止紅二、紅四方面軍北進的計畫,為三軍會師創造了條件。至此,紅二方面軍就與紅一、紅四方面軍形成了南北呼應的有利局面。

對此,蔣介石對西北的戰事極為惱火,電令胡宗南第一軍由湖南急速北上,搶佔西蘭大道之靜寧、會寧、定西段,以切斷紅軍三個方面軍會合之路。命令毛炳文部向隴西集結、王均部主力向武山地區集結、川軍孫震部向武都、西固一帶推進,協同青海馬步芳部和東北軍一部進攻紅四方面軍;同時調集國民黨四個師的作戰部隊和東北軍、西北軍、川軍一部分兵力圍攻紅二方面軍;命令寧夏馬鴻逵部、何柱國部、馬鴻賓部向北推進,夾擊清水河以西的紅一方面軍主力。

針對蔣介石的軍事進攻,如何實現佔領寧夏和甘肅西部的戰役計畫,成為紅軍急需解決的問題。朱德、張國燾、陳昌浩三人商討後,共同給志丹的中共中央發電,建議紅一方面軍南下,與紅四方面軍協同消滅胡宗南部。中革軍委回電認為:紅一方面軍主力不能南下,如南下作戰,則定、鹽、豫三城必被馬敵奪去,於爾後向寧夏進攻不利。對胡宗南部作戰應以紅二、紅四方面軍為主力。

9月14日,張浩(林育英)、張聞天、周恩來、博古、毛澤東致電朱德、張國燾、任弼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