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照金故事 後記

醞釀了好幾年,總算有了這份不盡成熟的答卷。

幾年來,從原單位「內退」之後,自己感覺到像一隻斷了線的自由飄飛的風箏,開始還有些不大適應一,但隨著時日的流逝,心情也漸漸平靜了下來。打了「鐵飯碗」(現在原單位經營不善已成了『泥飯碗』),為生計奔疲,先是教書,後又做生意。又是教書,同時又在幾個單位兼職打工,雖做不了大主,但也還是廠長經理之類。慢慢的,在生活的酸甜苦辣和苦累中就有了絲絲竊喜:雖然無了固定的收入,但卻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自由。於是,在時光的消磨中就逐漸拋卻了之前所有的齷齪和不快,將所有的經歷投入到了世俗的掙錢當中。開始時對於自己愛好的文學稍有冷落,但常駐廠子里生活的孤寂和恬靜,又不得不在忙裡偷閒,與自己所鍾愛的文學「神會」。這一段時日,蒙過去的一些老領導不棄;承文友和老師們關懷;得老朋友們的親切問候,生活節奏很快,但在生機的籌謀里和文字的徜徉中,也算過得舒舒服服和快快樂樂。

有時候想想,對於生活,無需苛求,無需承諾,只要有一份真正屬於自己的感覺就好。人生總會有許許多多的變故,有時不可預測也無法避免。或許生命本身就是悲哀的,在你沒有需求的時候,有些東西就糊裡糊塗地來了;而在你萬般苛求的時候,它又莫名其妙的失去了。那些曾經是難以為繼的夢想,那些曾經失落的希望,都在不知不覺中都會隨風飄逝。在遭受了人生的重大挫折的時候,我在一種隱隱心痛和難以形容的失落中支撐著生命,在一種無端的假設和莫名其妙的期待中徘徊。慢慢的,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我的心情漸漸地平靜了下來,學會了平靜而無怨地蟄伏在這個被上帝記起而又被時不時無情狠狠拋棄的世界,在繁忙的生活激流中逐漸沉澱,用一種古典的心情來靜添傷口。對於這本書的成書,本來並沒有為自己設定時限和標準,但要十分感謝的是:原銅川市文聯的領導呂峻濤和我的好朋友陳琳,以及作協的黃衛平老師把出版叢書的機遇給了我。有了機遇,也迎來了挑戰,我便在這個夏秋,挑燈夜戰,揮汗如雨,蟄居在渭河一隅,翻閱了大量的史籍和資料,終於完成了這本書的初稿。

應該十分感謝的是,中國作協副主席、陝西省作協名譽主席陳忠實老師在百忙中欣然為我這本小冊子題寫了書名;我的舅爺高樹魁老人家曾多次打來電話,作為親歷的見證人。訂正了很多史實;我的忘年交李懷德老師幫我收集了很多史料;吳川淮老兄很有心計地給我惠贈了幾本可供參考的好書;艾莫、高梅等熱心人更是隨我爬山涉水拍下了很多珍貴的圖片;原單位的康文藝夫婦幫我打出了部分初稿:照金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的同志、我的老表和故里的親朋都給予了我很大的方便和幫助;耀縣黨史專題資料集《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成了我成書的最重要資料,我也大段引用了劉西建、郭子文、楊文輝等人編寫的綜述文章,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由於時間倉促,水平有限,相關史實和描寫,很可能掛一漏萬。錯誤也在所難免,敬請諒解!

在舒了一口氣的同時,期望著能為故里做出更大的貢獻!

再一次真誠地感謝為我提供過幫助的每一個人!

曾曦(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銅川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二零零八年仲秋於渭河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