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紅色的記憶 張仲良

張仲良(1907-1983),耀縣寺溝方巷口人。十八歲在縣立乙種職業學校畢業,在鄉市寸初級小學任教。

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以石人堡小學教員為掩護,秘密發展地下黨員,發動群眾抗糧抗捐。後因組織領導「交農」運動。被國民黨反動當局逮捕。經營救出獄後,任中共耀縣縣委書記。

1933年7月,配合王泰吉起義,在阿姑社發動農民暴動。組織耀縣游擊隊,任副隊長。王泰古起義失敗後,帶領游擊隊轉移到照金革命根據地薛家寨。

1933年8月,陳家坡會議後,在陝甘邊紅軍臨時總指揮部領導下開展游擊戰爭。紅四十二師成立後。任第三路游擊大隊政委、紅二十六軍四十二師紅一團政委等。

1934年以陝甘邊特委特派員身份,建立甘肅寧縣湫頭原第一個村黨支部,在淳化、寧縣相繼成立黨政機關,發展了農會、赤衛隊等組織。

1935年9月被「左」傾錯誤的「肅反」拘押,被長徵到達陝北的中央和中央紅軍解救後,進入中央黨枝學習。親耳聆聽過毛澤東主席的報告,受到周恩來副主席的親切接見。抗日戰爭期間,任關中分區保安司令、專員等職。在延安的一次軍事會議後,毛主席曾接見過張仲良,指示他「關中面對的敵人很強大,光靠硬打不行,還要學會打政治儀。瓦解敵人」。他執行毛主席的指示,有力地促進了關中分區的各項對敵鬥爭。

1947年春,受毛主席、周副主席委派。在穩定隴東局勢後,任西北野戰軍第四軍政委,先後參加了解放瓦子街、西府、馮原、荔北、扶眉和蘭州戰役。蘭州解放後,隨西北野戰輯解放西寧,解放後,歷任中共青海省委書記、甘肅省委栩記、江蘇省委書記。在中其八屆二次全會上,當選為中共候補委員。中共十二大時,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任甘肅省委書記時,雖犯有冒進浮誇錯誤,但他勇於承擔責任,多次進行自我檢討,記取這一深刻教訓。「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打擊和迫害。

1981年退居二線,1983年在江蘇南京病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