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自然的造化 薛家寨

這裡曾是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的大本營。

記的還是上小學的時候,這脈斧劈刀削般的峰崖,就給我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許多複雜的幢憬和神秘的嚮往。那時候,每至清明,學校都要組織全體師生來這裡瞻仰英雄遺迹和祭掃烈士墓。當時學校規定,中學的同學可以在嚮導和老師的帶領下,攀上那雄奇險峻的寨子去實地考察和憑弔,而我們這些小學生卻只能在老師引導下,聆聽完當地幾位戎馬倥傯的老紅軍爺爺講完回憶故事後,遠遠地站在那脈充滿神秘感的雄險石崖下,眼巴巴地眺望著那橫亘在一千五百多米千仞崖壁上的一綹綹綠色林帶暢想。這林帶中的寨子到底是什麼榫子亍充滿著怎樣的玄機?一個個重重的疑問號一直鬱積在懵懂茫然的心頭。

上初一了。心想終於可以解開心頭之謎了,甭提心中有多高興了。記得當時學較在這一年的清明裡,除安排幾位老游擊隊員為我們觀場講解外,還準備在寨子上烈士墓前召開一個憑弔追悼的大會,而且安排每個年級的一名代表在會上發言,我榮幸的被選為初一的發言代表。記得清明的前一天,我激動地一夜末眠,苦思冥想地寫了發言稿。現在只記得描寫痛悼烈士場面的幾句話:「這裡山很靜,樹很靜,沒有一絲雜音。只有輕輕刮過的風聲和人們緬懷烈士的啜泣聲……。」雖然通往崖頂寨子只有一條陡險盤曲的羊腸小道,但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還是在一種巨大的興奮里,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艱苦的登攀中。我們在嚮導的帶領下,一會穿過一片荊棘叢生的密林;一會越過一脈突兀飛瀉的激瀑;一會跳過一塹幽濼奇險的澗谷:一會爬過一壁陡峭仞立的怪石。或一面斜倚著嶙峋雄險的陡壁;或一面腳蹬著當年紅軍鑿削的零星的「腳窩」:或用雙手小心翼翼地輕扶著當年紅軍設立的「護馬樁」……。大汗淋漓,氣喘吁吁。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異常艱難的跋涉,我們終於到達了心中嚮往的邡綹市市市蔥蘢的綠色林帶處。據嚮導講,這裡就是薛家寨的入口處。薛家寨的所有機關,都自然地擺布在這灌木叢生而十分隱蔽的同一脈峰崖的內凹處。從此,我們看清了薛家寨的真面目。

薛家寨總共有五個寨洞,其中四個寨洞可以互相連通。洞內十分寬敞,大者能容納二、三百人,小者可容納數十人。這裡原是傳說中薛剛反唐時的起兵之地,後來為當地人朱吉祥父子敬神修道之處。帶家父子在最為險要的四號洞里供奉著山神泥像,在三號洞里掛著一塊木製金匾,洞內香繚霧繞,香火不絕。朱吉祥父親死後,他兒子看到紅軍打富濟貧,軍紀嚴明,十分感動,便主動把寨洞獻給紅軍做為營地,自己也參加了紅軍游擊隊。一九三三年四月份,陝甘邊黨政軍領導機關便從兔兒梁遷往了這裡。這裡山勢雄偉,奇峰突兀,三面懸崖,石峰千仞,南接箭穿崖,東連黑用峪,北倚李家山。西臨繡房溝,與溝對面的龍家寨相對峙。這裡又通過老窯溝的一條青溪與兔兒梁的山水相連,可通橋山山脈的腹地。「一夫當關,萬夫莫克」,因而自然成為了照金蘇區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為了鞏固這個後方基地,邊區政府和游擊隊對薛家寨進行了修整,共構築了北哨門、繡房溝口哨門,黨家山、雞兒絮等哨卡。在哨卡周圍敷設了大量的地雷、滾石壘、戰壕及暗道等防禦工事,哨卡之間都修築了便道。在薛家寨的懸崖上橫卧著的五個寨洞之間的狹道上,或楔入粗壯木樁,木樁之間或結紮市籬;或修築蝶牆;以保證行走安全。當時除邊區特委、蘇維埃政府和陝甘游擊隊總指揮部外;薛家寨尚有蘇區修械所、被服廠、倉庫、運輸隊、紅軍醫院等後勤單位。此外;薛家寨還儲存著王泰吉起義部隊帶來的百餘支手提機槍和紅二十六軍及陝甘游擊隊歷次繳獲的棉花、布匹、銀元等戰略物資。另外,歷次浮獲的土豪劣紳和俘虜也關押在這裡。據嚮導講,當年攻克旬邑縣治所張洪鎮時繳獲的旬邑縣國民黨縣黨部書記長得大印也曾保存在了這裡……。

北哨門直通寨頂。薛家寨寨頂起伏開闊,與黨家山、雞兒架、五子山、五女峰等山脈連通,直接通入橋山山脈的縱深。由於革命鬥爭的需要陝甘邊蘇維埃政府和被服廠等後勤機關也遷往了寨頂處的黨家山。寨頂和寨洞相匹配,有力的促進了根據地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整整幾小時,我們都陶醉在了嚮導對薛家寨的全面介紹中。看著當年紅軍及游擊隊員用過的石凳、土坑、鍋灶和熏染的黝黑的崖壁,紅軍及游擊隊戰士當年的艱苦生活便悠然間浮現在我們的腦海里。用手輕撫這些當年的紅軍遺迹,我們彷彿還能感受到革命志士們那火熱的革命熱情所留下的餘溫……。嚮導說,由於薛家寨固險的防禦工事,敵人幾次「圍剿」,薛家寨都巋然屹立。固若金湯。一九三三年十月十五日,由於我主力紅軍轉入外線作戰,敵人由以高管厚祿引誘叛變投敵的叛徒陳克敏帶路,從我軍末曾設防的峭壁上的一道二百餘帶長的石縫裡攀樹上寨偷襲。在敵五一一團孫友仁部炮火的猛烈攻擊掩護下,各個參加攻擊薛家寨的反動民團全力配合,雖然山寨的留守人員進行了猛烈還擊,用自製的旆辮手榴彈將敵人打得鬼哭狼嚎,但終因寡不敵眾,薛家寨暫時失守。陝甘游擊隊總指揮李妙齋和他的警衛員武功,也在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一日的一場戰鬥中,被敵人的冷槍射中,犧牲在了距北哨門約二百米的樺樹峁上。當年繡房溝群眾祁振海家自願獻出了兩口棺材,楊玉財、馮夏、馮勞和孿福奎等幾人,滿懷敬仰,強忍著無限悲痛的心情,將烈士掩埋在了一號寨子的山坡上,李妙齋在左,武功在右……。在一號寨子山坡上的這堆墓冢前,松柏肅穆,山河凝滯,我們中學部的師生在靜靜的肅立著。也許是紅二十六軍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的熏陶,我也一改往日膽怯地毛病。在追悼烈士的大會上,拋去了準備已久的形式上的發言稿,敞開心扉,做了一次發自肺腑的發言,表達了對逝去烈士真摯的無限哀思。我和同伴們在回程的路上,都默默地發誓,要繼承先烈們的遺志,化悲痛為力量,發揚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祖國的繁莆富強貢獻自己的畢生精力。

烈士們,安息吧!祖國和人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