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自然的造化 老君庵溝

據縣誌載:照金境內多崇山峻岭,有千米以上的山峰三十四座,有二公里以上的溝道二十七條。老君庵溝就是這眾多的溝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條。從寺坪村口向東北方向進發,緣清澈透亮的溪水前行,老君庵溝,西傍祧花爛漫的照金山,東擁威岩猙獰的張果老崖。一跨進這條風光旖旎的深溝,你就會自然地陶醉在秀色可餐的美麗風光中……。

初春時節。樹枝還末發芽,習習刮過的山風裡還透著重重的寒意,只有溝右邊懸崖上的松柏依然青綠,這裡還是一派蕭瑟肅殺的景象。慢慢地。冰溪解凍了。樹葉漸綠了,老君庵溝左面的照金山裸突的岩石上,便凌空綻開了各種顏色的山花。開始是艷麗奪目的迎春花,緊跟著,連翹花、山犁花、石棗花及各種不知名的野花也競相綻放。而後便被遍山遍野爛漫絢麗的山桃花所主宰,形成了一脈似乎是精心裝點的鮮艷的花的海洋。繁華如錦的照金山,與右側山崖根部處莽莽叢叢的綠色相呼應,花綠相問,一路通向了老君庵溝蜿蜒十餘里的縱深。

漸漸地,春日將盡,落英繽紛,溝畔和溪水中便充滿了詩意般的落紅。落紅縶媚了清溪,曲折百回的潺潺流水,飄飛著迎風飛舞的祧紅香瓣,活蹦亂跳地一路流瀉出了溝口,匯入了田峪河。同時也潦媚了田峪河……

悠然想起了白樂天的詩句:「常恨春歸無覓處,不如轉入此中來。」難捺盛夏的酷暑,我們便繞有興緻地轉入這條溝的縱深。這條溝被濃密的各種落葉喬市和纏繞交錯的青枝枯藤遮蔽著,置身其問,彷彿到了另外一個世界。這裡,輕風吹拂,清涼異常。這溝澗里也很靜,除了各種山鳥的啁啾聲和溪水的潺潺聲,沒有了一切世故的喧囂,萬籟俱寂,你彷彿在聘昕一曲和諧成韻的音樂樂章。沿溝道前行,一路溪水淙淙。溪水中和溪水邊散落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多彩的河卵石,從樹隙穿入的陽光和河卵石的口朱的色相映射,在水面上自然折射出了雜亂紛呈的七彩光線,更給這幽靜的溝道里,增添了一種難以形容的璀璨和絢麗。這兩岸的懸崖多為白堊紀的紫紅色石英砂岩和礫岩組成,由於垂直節理髮達,易於崩塌,因而經過風剝雨蝕,在溝道形成了一些奇特的落石。這些落石。有的散落在溝崖的緩衝地帶,有的赫然清澈見底的清溪中。溝中的落石不斷改變著溪水的流向,忽高忽低,跌宕起伏,有時湍急,有時哽咽,形成了一種奇特的空谷傳響。前行約六、七里。溝寬陡然變窄,眼前便被一通碩大的巨石堵住了去路。兩壁陡削突兀的巨型崖石橫空相對。巨石在可貫通處僅留有寬不到三尺的縫隙,使我們不由得想起親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句子:「初極狹,可通人」。巨石聳立在一池亂石叢生的水潭中,潭水青綠。深度叵測,成為進入溝道縱深處的一處險障。這時,只見有一根用粗狀園市刻有腳踩踏步的獨木橋,豎立在了右側的巨石腳下,一路向左越過了那一池不知深淺的綠水,靠在了右側巨石半腰上的平緩地帶。登上獨市橋便見,左側巨石在中腰內凹成了一條險峻的便道。通過這條極仄的羊腸小道,才能通過這兩壁仞立的巨石形成的「一線天」的通道。真是有種「復行數十步,豁然開郎」的「世外桃源」的感覺。再前行,溝面寬曠了一些,在這裡形成了一處半圓形的溝底。溝底下部為一布滿水錦水藻,虯枝枯市的青潭,溝底上部的坪地處,儼然橫卧著一座破敗的廟舍。這廟舍依山崖的石洞而建,洞中的淙淙流水從洞口穿出,滴入落差很大的潭水中。真是一處神仙居住的地方!這就是著名的老君廟。那些太上老君的弟徒們何時在此設坊講道,已不可考。但聯想到座落於老君庵溝口寺坪村那香煙裊裊的佛剎神德寺,就可以粗略地判斷出這所道觀的修建年代已很久遠。聽祖輩們講,老君庵道觀文革以前一直香火旺盛,香客絡繹不絕,但在文化大革命那個特殊年代卻難逃一劫。道觀里的幾座太上老君的摩崖造像均被損毀,唯一的一座高約一米多的太上老君的座像也難逃劫運,被無知憤怒的紅衛兵損壞後,推倒在了道觀下的深潭裡。八十年代初,我曾陪幾個剛畢業的耀縣中學同學來這裡遊玩,還能依稀看見倒在水中的半截倒立的座像殘段。廟內的壁牆上,也還殘存有一處處依稀可辯的壁畫。壁畫畫在泥坯抹成的牆面上,畫向清新,人物相栩栩如生。可以想像出,當年道觀望的道人,在這樣一處自然清幽的世外桃園般的所在里,坐而論道,在裊裊香煙的烘托下,是怎樣一幣中神仙般瀟洒超脫的境界。我遐想,喜愛唐詩的人,身在其中,感受此情此景,眼前便會悠然飄浮出詩仙李白的幻影。我們彷彿看到李白酒興微醺,峨冠飄帶,正手捋著自己那飄逸雅緻的白鬍須,口中琅琅地吟賦《山中答問》:「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鬧。桃花流水盲然去,別有天地在人間」。仔細咀嚼玩味,真懷疑,李白似乎是在這般情景下,寫下的這首引入入勝、搖拽生姿、變化曲折、依戀淡泊的千古絕句。

秋天的老君庵溝,秋風颯颯,果實綴枝,黃葉飄飄,層林盡染。酸香的山葡萄,熟透了的山梨、山核桃、石棗等豐碩的果實,掛滿枝頭並綴滿清溪兩岸。繁盛的市公籽、柏籽隨著習習的秋風,悄然地墜落在了厚積的層層落葉中。經過一種不經意的醞釀,又開始孕毓著下一組更加絢爛的綠色生命。

冬日的老君庵溝,山舞銀蛇,銀妝素裹,儼然一片冰清玉潔的世界。每年大年初一,人們都要結伴來到溝底。此時,溝底廟宇處的懸崖上,已自然堆砌成了一座宛若刀刻般的玲瓏晶瑩的冰塔,在陽光的直射下,冰塔光芒四射,蔚為壯觀,給勞做了一年的山裡鄉親們,以一種難以言表的心靈蔚籍。

最後一次在老君庵溝踏青。也是十年前的事了。最近問過來家的親戚鄰里。據說通往老君庵溝的獨市橋和「一線天」早已被拆被炸。在這條溝里,據說還開了所謂的「君安」煤礦。老君庵溝昔日的秀色已蕩然無存。那條清溪,也時時乾涸或者斷流。張果老崖後山的幾處山體也已然崩塌……。「君安」乎?看著好端端的靚山秀水,被折騰得面目仝非,我心揪然。腦海里充滿了「是發展還是保護」等諸問題重重的疑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