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譯者的話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是著名的俄裔美國學者、文體學家、作家和翻譯家。

他一八九九年出生於聖彼得堡一個貴族家庭。祖父曾任沙皇時的司法大臣,外曾祖是俄國皇家醫學院首任院長。父親曾是法官,後因參加立憲民主黨領導工作於一九〇八年被捕入獄,一九一七年在臨時政府任職,革命爆發後逃往克里米亞,一九一九年又舉家途經土耳其流亡西歐,在柏林辦一份自由派流亡報紙,一九二二年被兩名流亡的右翼保皇黨人暗殺,其中一名暗殺者後來成為希特勒手下掌管俄國流亡者事務的官員。

納博科夫隨同父母流亡之前,曾繼承了舅父遺贈的兩千英畝土地的莊園產業。他先在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斯拉夫語和羅曼語,獲學士學位,後在柏林和巴黎從事俄文創作,他早在一九一六年就已在俄國出版過一本詩集。在歐洲二十年流亡生活當中,他同俄國作家蒲寧一起,在流亡者的圈子裡享有聲望。一九四〇年納粹入侵法國前夕,他移居美國,先後在斯坦福大學、威爾斯理學院、康奈爾大學講授俄羅斯和歐洲文學以及文學創作,學生當中包括受到他很大影響的美國當今另一著名作家托馬斯·品欽。納博科夫自一九三八年就開始改用英文寫作。他業餘喜愛收集蝴蝶等鱗翅目昆蟲,一九四二至一九四八年還曾在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任研究員,發現過幾個新品種的蝴蝶和蛾。有位西方評論家認為,正是因為有這方面的愛好而使他能像契訶夫那樣,在觀察人和社會處境時細緻入微,並以科學審慎的態度來闡釋。他一九四五年入美國籍,一九六〇年移居瑞士,直至一九七七年病逝。

納博科夫一生寫下了大量作品,據估計有四百餘首俄文詩作、六部俄文詩劇、三部俄文散文劇、五十二篇短篇小說(內有二十篇已譯成英文)和十七部長篇小說(內有六部是直接用英文寫的)。他主要以長篇小說聞名於世,重要作品有《瑪麗》(一九二六)、《王,後,傑克》(一九二八)、《防守》(一九三〇)、《榮譽》(一九三一)、《黑暗中的笑聲》(一九三二)、《絕望》(一九三六)、《天賦》(一九三七)、《斬首之邀》(一九三八)、《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一九四一)、《庶出的標誌》(一九四七)、《洛麗塔》(一九五五)、《普寧》(一九五七)、《微暗的火》(一九六二)和《阿達》(一九六九)等。一九五一年他發表了自傳《說吧,記憶》,一九六六年又作了修訂,美國著名詩人兼批評家埃·布·懷特認為這部自傳寫得好,應被列為大學英語系必讀之書。

一九四四年,納博科夫完成一部研究果戈理的著作。他早期還曾把羅曼·羅蘭的《柯拉·布勒尼翁》、劉易斯·卡羅爾的《愛麗絲漫遊奇境記》以及濟慈、拜倫、波德萊爾、繆塞、莎士比亞、丁尼生的詩譯成俄文,後期曾把萊蒙托夫的《當代英雄》、十二世紀俄羅斯史詩《伊戈爾遠征記》和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譯成英文。納博科夫不贊成附庸風雅的意譯,他主張直譯,並靠註解和評論來闡釋。他一九六四年譯的《葉甫蓋尼·奧涅金》共四卷兩千頁,譯文僅佔二百二十八頁,工程可謂浩大。

納博科夫流亡在外總是住在旅館、公寓或別人家的住宅內,這種生活導致他小說中的人物也大都是像他那樣的流亡人物或藝術家,他們為了擺脫精神空虛和受難的現實而沉浸在往事的回憶、純藝術、棋術或其他一些反常的行為中,作品中流露出一種失意感、精神受壓抑感乃至精神崩潰感。

在文體上,他雖然繼承了俄羅斯和歐洲文學的傳統,但也受到本世紀像喬伊斯、普魯斯特、卡夫卡等一些作家的反傳統的影響。他在文學形式和語言上大膽進行探索,從而在形式和技巧的創新方面獨具一格。他的作品文筆幽默、描繪細緻,他還喜歡在作品中制謎,猶如魔術師在變戲法,更突出了他的獨特風格。但是,他的作品往往隱晦難懂。一位西方評論家說讀他的作品時,頭一遍如墜入五里霧中,第二遍略見端倪,理出些頭緒,第三遍方茅塞頓開,發現陽光燦爛無比,而且看他的書時手邊還需備一部《韋氏大辭典》作為嚮導。另外有些評論家說他操縱筆下人物如操縱木偶,語言如蝶翼上的色彩,認為他是福克納以來美國最重要的作家,或是喬伊斯以來最有風格、最具獨創性的作家。法國作家讓-保爾·薩特把納博科夫歸入反小說派作家行列中,說他「有一種流放的願望要把自己已經築起來的結構統統推倒,另起爐灶」。

但是,使納博科夫獲得國際聲譽的則是他那部引起爭議的小說《洛麗塔》。故事梗概大致為一個名叫亨伯特的歐洲中年男子,由於對一個十二歲姑娘發生戀情而娶了她的母親夏洛特,後夏洛特死去,免除了亨伯特原想謀殺她的企圖。他帶領洛麗塔赴美旅行,在許多汽車旅館停留居住,最後達到了他的慾望。洛麗塔後又同另一男子出走,亨伯特追蹤尋獲,將那個男子殺死,儘管洛麗塔這時已經「衰老」而懷孕,墮落下賤,可他還是非常愛她……這部小說最初於一九五五年在巴黎出版,一九五八年才在美國正式出版,評論界議論紛紜,有的認為這是一部非道德小說,有的認為這是一部堪與《尤利西斯》相媲美的偉大作品,還有的認為作者是借用亨伯特這個人物嘲弄了美國人的某種慾望,以怪誕的手法諷喻了美國人的野心、對青年抱有理想化的看法以及亨伯特那種無恥的個人主義。英國文學批評家馬庫斯·坎利夫認為當今美國亨利·米勒等人在性愛方面更加露骨描寫的作品都已不是禁書,《洛麗塔》則更顯得古板而過時了;他在《美國文學史》中寫道,「《洛麗塔》是一本充滿驚人機智和活力的小說,寫美國社會中的粗俗面,誰都比不上納博科夫;美國汽車旅館的骯髒和荒謬,是一個非常豐富的寫作題材,最後總算找到一個詩人兼社會學家的納博科夫,把它寫得淋漓盡致。」

在創作的目的上,納博科夫不喜歡別人稱他是個「道德諷刺家」,他一再宣稱:「我沒有什麼社會性目的,沒有道德信息;我也沒有什麼總的思想要去開拓。」他喜愛的西方作家是斯特恩、霍桑、愛默生、愛倫·坡、梅爾維爾、阿蘭·羅伯-格里耶和博爾赫斯等人,而把司湯達、巴爾扎克和左拉說成是「三個可憎的平庸作家」。

納博科夫雖已去世,但聲譽日益增長,近年出現不少從各個角度研究他的專著和文章,他的作品還有人在做注釋本幫助讀者理解,傳記已出版了多種,他的許多俄文著作由他的兒子迪米特里整理譯為英文。

長篇小說《普寧》最初在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的《紐約客》雜誌上間斷地連載了四章,是納博科夫第一部引起美國讀者廣泛注意和歡迎的小說。它描述一個流亡的俄國老教授在美國一家學府教書的生活。他性格溫厚而怪僻,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常受同事的嘲弄,妻子也離棄了他。他孑然一身,只得沉溺於故紙堆,鑽研俄羅斯古文化和古典文學聊以自慰;時時刻刻回憶往事,流露出一股濃重的鄉愁。納博科夫把俄羅斯文化和現代美國文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詼諧而機智地刻畫了一個失去了祖國、割斷了和祖國文化的聯繫、又失去了愛情的背井離鄉的苦惱人。

作者在這部作品裡還表達了他一向對弗洛伊德學說的憎惡,嘲諷了美國流行的心理分析學,同時也含蓄地諷刺了當時盛行於美國的麥卡錫主義。對美國學府的諷刺,儘管有些誇大,但並不失真。書中偶爾也出現納博科夫對共產主義的某些錯誤看法,讀者當然會以批判的眼光來看待的。

納博科夫喜歡制謎,結構有時來個三百六十度大轉彎,這在《普寧》一書中也可見到,例如講故事的人是誰,直到末一章才見分曉,又如結尾情節又轉回到第一章的起首等等。英國文學批評家G·M·海德曾把納博科夫塑造的普寧同果戈理《外套》里的小人物阿爾卡季·阿爾卡季耶維奇相比較,認為納博科夫受果戈理的寫作手法影響很大,這話說得不無道理。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