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隱形冠軍 好孩子:全球童車冠軍製造者

文/柯銀斌

如同人的一生要面臨很多選擇一樣,企業選擇什麼作為自己的核心業務,是一常談常新的問題。當業務選擇決策做出之後,最為重要的是如何進入這個市場。

1988年,時任江蘇崑山陸家中學副校長的宋鄭還,臨危受命,擔任校辦企業——信誼模具廠的廠長。1989年,偶然發現童車市場的前景,宋鄭還及其領導的企業(更名為好孩子公司)集中全部資源和能力投入到童車的生產和經營。到2005年,江蘇好孩子集團年銷售收入達到25億元人民幣,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67%,美國市場佔有率超過30%,產品80%外銷,出口到美國、日本、歐洲、南美、東南亞、非洲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目前中國兒童用品行業唯一的「中國名牌」,全球最大的童車生產商。

好孩子集團無疑是成功者的,可以說是中國中小企業值得學習的一個合適的對象。好孩子的成功關鍵因素是什麼呢?從企業戰略層面來看,好孩子的成功主要是戰略上的成動,它所採取的利基戰略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

作為企業整體的成長戰略,中國社會科學院康榮平研究員於2001年提出,是指弱小者企業,必須選擇一個狹窄的業務領域作為戰略起點,同時樹立在這個狹小領域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冠軍的宏偉目標,集中全部資源和精力專註於這個業務領域和戰略目標,採取切實有效的各種戰略行動,首先在本地或本土市場成為第一,然後再鞏固本土市場第一地位的同時,不斷拓展地域市場範圍,創建各類競爭壁壘,最終奪取全球市場冠軍的寶座。

在本文中,我們將好孩子集團的成長曆程與利基戰略的要點內容結合起來,對其成功之道進行利基戰略解讀。

好孩子集團的前身是江蘇崑山陸家中學的一個叫「信誼模具廠」校辦企業,是一個小工廠,最初主要業務是從化工廠的廢料中提取純銅並製造模具,1985年又上了一個微波爐的新項目,卻導致負債纍纍,到1988年時已瀕臨倒閉。危難之際,時任陸家中學副校長的宋鄭還走馬上任擔任廠長。

為了儘快解決困境,宋鄭還四處找項目,終於在上海找到一個項目——為一家玩具廠承做玩具車上的橡膠輪胎,工廠總算死裡逃生,重新運轉起來。之後,又在一位學生家長的幫助下,承接上海一家軍工廠的嬰兒車產品生產。在與這家軍工廠合作的過程中,宋鄭還發現了童車市場的巨大前景,從此決定在這一領域創新發展,正式踏入童車製造領域。

現在看來,童車業務的確是一個較合適的利基業務:第一,它是車類業務中的細分產品,中國市場總體規模不大;第二,當時的中國並沒有行業龍頭企業,全國400多家童車生產廠家,都是國有企業,產品種類很少,出口量也比較小;第三,市場的增長率較高,客戶的需求並沒有真正地挖掘出來;第四,童車產品技術含量並不高,投資也不大,技術變革速度一般。

好孩子選擇童車業務是偶然的,而不是在商業情報基礎上所做的理性決策。在1988年的中國,企業業務的選擇主要依靠企業家的眼光和能力。宋鄭還正是這樣的企業家,他從為他人代工的童車產品中,發現了一個市場前景光明的利基業務,奠定了好孩子日後成功的基礎。

如同人的一生要面臨很多選擇一樣,企業選擇什麼作為自己的核心業務,是一常談常新的問題。當業務選擇決策做出之後,最為重要的是如何進入這個市場。

雖然當時市面上童車產品種類並不多,但宋鄭還仍然決定獨立開發新產品。1988年9月,宋慶齡基金會在北京組織了一個全國婦嬰用品博覽會,宋鄭還帶著自己設計的兩用嬰兒車赴會參展,結果一炮打響。他的兩功能童車獲得博覽會的第一名,深受歡迎。但是,他們沒有資金,沒有必需的生產設備,不能投產,只好將這個好孩子集團歷史上的第一個專利產品以4萬元的價錢賣給深圳一個廠家。

不久,宋鄭還又成功設計出一款至今仍在市場上流行的多功能嬰兒車,當時這一產品專利又有很多人慾出高價購買,但這一次,他一一拒絕了。他決定無論如何要把這一產品打造出來推向市場,他想要讓這個多功能嬰兒車成為自己事業的奠基產品。於是,1989年10月,「好孩子」誕生了,信誼模具廠也從此脫胎換骨,成為好孩子公司。

1989年12月份,「好孩子」多功能嬰兒車批量生產,正式推向市場。此後幾年,夾縫中誕生的好孩子迅速成長起來。1992年,好孩子參加湖北襄樊的全國玩具訂貨會時,已經開發出了8個系列的嬰兒車產品,讓那些有著幾十年歷史的國營老廠都望塵莫及。1993年,好孩子成為中國童車市場的銷量冠軍。中國玩具協會當年發布的行業統計數據顯示,好孩子產值超過1.2億元,遙遙領先排在第二位的7000萬元。「好孩子」成了中國童車市場的第一品牌。

1989年到1993年的四年時間內,好孩子從一個童車行業後來者成為中國市場的冠軍企業,其成功因素主要有兩點:一是選擇了一個適合自己的利基業務;二是以宋鄭還本人發明創造能力為核心的新產品開發能力。

1994年,香港上市公司第一上海投資有限公司投資4500萬元參股好孩子,在投資資金支持下,好孩子開始在全國各地設立銷售分公司,逐步組建起一個龐大的銷售網路。好孩子組建為集團公司,成為中國兒童用品行業的名牌。

1995年,第一上海又以670萬美元的投入,購買了好孩子另外33%的股權。此時,「好孩子」的事業正蓬勃發展,各地陸續開設了分公司,人員急劇增加,並將浙江海霸公司納入好孩子集團。到1996年上半年,「江蘇好孩子集團公司」經國家工商局批准,晉級為國家大型二檔企業,更名為「好孩子集團公司」。

還是1995年,好孩子開始開拓國際市場,選擇的目標市場是美國。在初期支付幾十萬美元學費之後,宋鄭還親自主抓海外市場。經公司股東第一上海的介紹,好孩子與美國的COSCO公司建立戰略聯盟,共同開拓美國市場。

1996年,好孩子開發出「爸爸搖、媽媽搖」的新產品。這輛車造型別緻,車體增加了兩個搖擺功能,當孩子哭鬧的時候,按下「爸爸搖」,手推車劇烈搖擺,而按下「媽媽搖」,則輕輕擺動。這款童車成了好孩子打開美國市場的第一輛車。

美國COSCO公司原為美國第二大嬰兒用品製造公司,1996年剛從嬰兒車市場敗退下來,選擇與好孩子合作讓他們重新回到了領跑者的位置。好孩子與COSCO簽訂了共同開發美國嬰兒用品市場的合作協議,以「COSCOBYGEOBY」這個聯合品牌,將「好孩子」童車推向市場,並迅速在美國市場鋪開,半年內佔領了80%的美國主要零售商店,當年銷售額突破1500萬美元,成功打入美國市場。

1996年3月,好孩子集團在美國加州註冊了美國分公司,這對好孩子集團開拓美國、北美市場起到了重大作用。好孩子集團藉助與COSCO的戰略合作平台,把「爸爸搖、媽媽搖」直接打進了美國最大的連鎖超市——沃爾瑪。1998年,在美國達拉斯嬰幼兒用品博覽會上,處處充滿靈感創新的「好孩子」嬰兒車一展成功。隨後迅速進入美國市場主流銷售渠道。

到1999年,「好孩子」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達到33%,居第一位;銷售額也佔到26%,居第二位。1996年到1999年的四年時間,好孩子從美國童車市場的一個外國後來者,成為美國市場的冠軍品牌。其成功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以好孩子集團新產品開發能力為基礎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二是與美國本土企業COSCO公司的互補型戰略合作,開創性地以聯合品牌方式進入美國市場。

「爸爸搖、媽媽搖」雖然打開了美國市場,而且紅火了二、三年,但後來狀況不佳。這讓好孩子對產品開發、產品質量,又有了新的認識。好孩子著力研究美國人的消費心理,老老實實向外面的專家請教,從顏色到小的配件,並先後在美國、歐洲、德國、日本請了專業設計師,同時在香港請了3家設計師事務所進行合作,藉助外腦,以迅速適應他國消費者的消費心理。

1999年,改制後的好孩子實施更為靈活的經營策略,開始以美國市場為依託,向南美、歐洲市場進軍。

通過與日本軟銀集團和美國國際集團這樣的國際資本合作,好孩子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資源配置,實施戰略合作,與全球各國跨國兒童用品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實際上,正是與COSCO公司的合作,通過整合好孩子的設計製造資源與COSCO的品牌通路資源,好孩子才真正在美國市場走出一條成功之路。此後,美國市場成功的戰略合作模式被複制到歐洲市場、日本市場,也取得了成功。

2001年,在德國科隆博覽會上,好孩子成功地與荷蘭、德國、英國等許多國家的經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