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第一學習 4根手指與企業家精神

文/石滋宜

現代的企業要勝出,除了苦幹以外,唯一的出路,就是讓組織內的人具有快速學習的能力,並且能夠讓組織內的每個成員,都樂意貢獻出自己的智慧,並透過情境遷移與真誠對話激發團體的智慧,使得組織內的每個成員,以超越顧客期待為動力,不斷創新,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我常到世界各地演講,有很多人羨慕台灣企業的發展,便問台灣企業成長的「秘訣」是什麼?我說:「這是因為台灣的企業充滿了活力!」

什麼是台灣企業的活力,我認為是一種越挫越勇,充滿了彈性與韌性的生命力。我以幾個案例來描述一下,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最近有一個企業家來拜訪我,他說,十幾年前,他帶了台幣六萬元到中國大陸去發展,到目前公司的營業額每年已經達到五千萬美元,在過程中,他付出了全部的精神、時間,努力的工作著,就像是他的房間與辦公室的距離,只要花十秒鐘的時間便可到達,所以他每天差不多早上八點上班,一直忙碌到半夜兩點才休息,而且十多年來如一日。

當然,公司在十多來快速的成長,從一個廠到現在已經有九個廠,從他一個人到現在已經有五千多個人,每天面臨的問題不斷,壓力跟挑戰也不小,不過,他從克服困難中找到成就感,也真正喜歡經營事業,我聽他訴說著,並告訴他真了不起,這就是台灣人苦幹實幹的精神。

另外,我的已故摯友溫世仁先生,也曾說過,他說過去在當廠長的時候,有次碰到零件廠商未按時交貨的問題,他急得不得了,便問同仁這個廠商為什麼還不把零件送過來,同仁才說,因為這個工廠的老闆,為了趕我們的零件,今天上午不小心四根手指被機器給切斷了。

溫先生一聽便說,那我要立刻到醫院去看他,到醫院時發現這個老闆剛包紮好,他看到溫先生便說,真是不好意思,不過請放心,我現在馬上就回工廠繼續製造,晚上一定可以把所有零件都趕出來。溫先生看到這樣的情景非常感動,他想,這個老闆完全不顧自己少了四根手指頭的疼痛,一心想的卻是把貨趕出來的問題,這種精神真是令人佩服。

事實上,我回台灣服務不久,當時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得特別蓬勃,許多歐美的企業,都會將要製作的產品規格,分別給四個地方的廠商先試做樣品。有一次,一個美國企業代表到台灣來,看我們的廠商做出來的樣品,覺得不太滿意打算放棄,但是我們的廠商便問他說:「請告訴我們哪個地方您不滿意,我們可以立刻改。」

這個美國企業代表說:「來不及了,明天中午十二點前,我就要搭飛機去韓國,看韓國廠商的樣品做得何?」即便時間緊迫,我們的廠商還是不放棄的說:「沒關係的,我明天上午十一點前,我們一定會將您不滿意的地方修改好送過來。」美國企業代表說:「好啊!如果你願意就再試試看吧!」結果,第二天上午十一點前,我們的廠商果然將修改後的樣品拿來,美國企業代表一看非常滿意,便將訂單交給了我們,當然也就不用再飛到韓國去了。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您能夠無怨無悔的幫助台灣企業成長,我說,就是因為台灣企業家這種努力不懈的精神感動了我,所以每當我看到他們成功,我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便覺得所做的一切都值得了。

當然,現在許多大陸的企業家,也跟台灣的企業家具有同樣的特質,所以企業崛起與成長的速度特別的快,也就是說,企業要成功絕對不是偶然,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卻是可以肯定的。

不過,在工業經濟已經邁向智識經濟,以及供過於求的現今,過去我們勤奮、努力的精神必需存在,更重要的是,環境改變了,我們的思維也必須改變,就像是許多老闆會說,現在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不僅生意競爭激烈,客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懂得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進步得更快,但是同仁卻跟不上我的腳步,不管罵他們也好,或提供教育訓練也好,似乎都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我能夠了解老闆們急迫的心情,不過,我認為更大問題恐怕在於老闆自己身上。為什麼我這麼說,我以世界經濟發展為例,七十年代,美國製造成為世界經濟的強國,到了八十年代日本製造取代了美國製造,而九十年代之後亞洲四小龍的製造力,又取代了日本製造,這時美國經濟轉型成功,因此,又遙遙領先日本,而日本卻陷入經濟黑暗的十年。

為什麼美國經濟能夠再度超越日本呢?事實上,七十年代的美國,當時用的是員工的勞力,所以美國社會瀰漫著一股錯誤的經營哲學,就是告訴員工:「不要開口,做你的工作和等收你的工資。」因此,員工在工作場所感到不被尊重(Respected)、被孤立(Isolated)、被疏遠(Alienated)、被欺騙(Deceived)。

在經歷了八十年代的不景氣,到了九十年代之後,美國企業就像是調整了體質一樣,美國企業開始懂得尊重員工,從運用員工的勞力,變成運用員工的腦力,因此,美國又站上世界經濟領先的地位。

所以,有人問我,如何提升企業甚至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我說:「唯有尊重人性的尊嚴、建立一個關心他人的社會價值觀,否則用什麼方法也無法提高競爭力。」而美國經濟經驗就是最好的證明。

因此,現代的企業要勝出,除了苦幹以外,唯一的出路,就是讓組織內的人具有快速學習的能力,並且能夠讓組織內的每個成員,都樂意貢獻出自己的智慧,並透過情境遷移與真誠對話激發團體的智慧,使得組織內的每個成員,以超越顧客期待為動力,不斷創新,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石滋宜:中國台灣南投人,現任「亞洲生產力組織」主席,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全球華人企業顧問中心(北京)董事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