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專家論道 家樂福比沃爾瑪更會賺「中國錢」?

文/陳華

國內零售業界有一個共識:沃爾瑪與家樂福代表了零售的兩種贏利模式。

簡而言之,沃爾瑪是通過降低採購、物流成本贏利,而家樂福的「賺錢法寶」是收取通路費用(俗稱進場費)。由於家樂福目前在中國的拓展比沃爾瑪成功,此外,這種模式操作更為簡單,因此,國內的零售企業大多仿效「家樂福」模式,進場費成為他們贏利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有一種觀點認為,除中國外,跨國巨頭家樂福在其他海外地區的贏利狀況並不理想。由此可見,收取通路費用這樣的贏利模式只具有短效性,也就是說,不可能保證零售企業長久贏利。因此,國內零售企業要想實現長期贏利,應該把工夫下在降低採購、物流成本方面。

作為家樂福(中國)的掌門人,施榮樂顯然不同意這樣的觀點。

「中國人是世界最好的商人,並不是家樂福在教中國人如何做生意。」施榮樂如此表述。而一位業內人士則表示,依照中國目前的交通狀況,很難完成高效物流,「神奇」地降低成本。因此,家樂福的模式可能更適應中國零售業現狀。

「這種贏利模式100%長久。」原家樂福上海區總經理、現家樂福中國執行委員會發展總監羅定中,非常肯定地說。他給出的原因是世界通用的兩個商業法則:第一,「使用就要付費。」其次,「後到者肯定要比先進者付出更高的代價」。

在施榮樂看來,進場費總體上是依照政府規定的模式收取。他表示,在政府嚴格監管的範圍中,更應該受到重視的,是零售商是否準時給供應商結賬,有無長期拖欠供應商貨款的情況。

「零售商銷售商品給消費者,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利潤。」施榮樂分析,無論是收取通路費用,還是降低採購、物流成本,它其實要解決的都是產品進價問題。他提醒,兩種模式的贏利關鍵並不在於是否收取進場費,它實質上要解決的是同一個問題,即零售商以及供應商如何提供具有價格競爭力的商品。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家樂福在中國各地尋找著不同的合作夥伴。家樂福很可能是國內擁有合資公司最多的外資零售企業。根據施榮樂的介紹,目前家樂福在中國內地有32個合作夥伴,共同開設了31個合資公司。家樂福在內地開設60個門店,平均下來,每個合資公司目前只管理不到2家門店。

沃爾瑪在中國的44家門店則只有3個合資夥伴,分別是深圳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昆明大觀商業城有限責任公司及中信泰富。

家樂福合資公司保持高度靈活性。家樂福門店98%的生鮮產品由本地採購;雜貨、日用品的60%也在當地完成。今年年初,家樂福中國設立四個大區的高級執行委員會,總部分設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個大區掌握著80%的決策權。

駕馭這樣龐大規模的合資公司,任誰都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施榮樂也非常忙碌,據他統計,去年乘坐飛機126次。

中國零售業已經徹底開放,家樂福是否會改變它在中國的合資模式,開始自由地「單飛」呢?面對這個問題,施榮樂如此反問:「你為什麼要我改變10年來成功的一種好體制呢?」

「家樂福在中國成功的秘密,就是因為在各地都有好的合作夥伴。」施榮樂透露,當地的合資夥伴不但可以給家樂福行政事務的幫助,而且還能讓家樂福了解當地消費情況、熟悉市場。

江蘇悅達集團就是這樣的一個合作夥伴。主業為汽車、紡織等製造業,投資了6條高速公路的江蘇悅達,通過與家樂福合作又進入零售業。

「家樂福對好的合作夥伴非常忠實。」施榮樂如此評價。

家樂福與統一集團的合作,從台灣延伸到內地,就似乎是施榮樂這句話的另一個註腳。去年底中國零售業對外資全面開放,家樂福獲得了更加自由的空間。施榮樂也由此第一次公開承認,台灣統一集團在祖國內地的家樂福門店中也持有股份。

據他介紹,當年家樂福被要求整改時,江蘇悅達從統一集團在重慶家樂福持有的45%股份中,接過了35%。因此,現在的重慶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包括3個股東。家樂福占股比例為55%,江蘇悅達占股35%,統一企業占股10%。三方成立的合資公司共同開拓重慶業務,並將此前在重慶的兩家家樂福門店注入了合資公司中。同時,重慶的第4家門店當天就要簽約,第5家門店已經在選址和談判當中。

除了重慶以外,統一集團在廣州、天津家樂福合資公司中,同樣擁有股份。家樂福目前在重慶3店、廣州3店、天津5店。如此計算,統一集團已經將觸角伸進家樂福內地的11個門店。

「是台灣統一集團的老總教會我如何在中國做零售。」施榮樂介紹,在來中國內地之前,他在台灣家樂福工作了6年,而統一集團是其在台灣的唯一合資夥伴。

目前為止,家樂福進入了中國內地的27個城市。在中西部地區,它在烏魯木齊、成都、昆明、重慶、武漢、長沙等在內的6個城市已開設了15家店。今後準備每年以10家到12家門店的速度在中國大陸繼續擴張,新開門店將有三分之一分布在中西部地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