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大國家黨代表朴槿惠 拒絕擔任指名副總裁

2000年的「4.13」國會總選,第十六屆國會議員新選之後,大國家黨為了重組新的黨指導部,準備召開全黨大會。5月31日將在首爾蠶室室內體育館所舉行的全黨大會,由李會昌、金德龍、孫鶴圭、姜三載四位候選人角逐總裁,並由我、崔秉烈、姜在涉、李富榮、朴喜太議員等十四人角逐副總裁。

當我表態要參選副總裁時,黨內隨即出現許多反對的聲音。理由有兩個。首先,就算我不參選也會有一席副總裁是留給女性的保障名額,所以反對的人認為我沒必要大費周章去辛苦競選副總裁。第二個理由,他們認為大邱與慶北的候選人應該單一化 。

我對於這兩個理由都無法理解。都已經是21世紀了,卻還有給女性的副總裁保障名額,讓人有要女性什麼事都別做的感覺,我實在難以接受。同樣是副總裁,保障名額的「指名職」副總裁與競選出來的「選出職」副總裁,我相信兩者說話的影響力一定會不一樣。我不想因為是「女性政治人」而被保護或受到特別待遇,也不想因為自己是女性而坐在保障名額的位子上,這並不符合我的政治信念。我認為,應該坐在通過公平競爭由黨員們選出的位子上,才能充滿自信地說話。

而且我無法認同口中喊著抑制地區主義,黨內選舉卻促進地區主義的事情。大邱地區的國會議員們對我說,「一人兩票」方式就是在全黨大會只有大邱一名、慶北一名候選人的單一化方式,這樣可讓大邱、慶北的代議員們投票時各投大邱一票、慶北一票,如此便可以力保兩個候選人都當選。若是我也出來競選,大邱就有兩個候選人,票就會被分散。但是,為什麼一定要按照地區來規定候選人單一化,以便讓該區議員當選呢?我實在難以接受。

我深切認為抑制地區主義應該從黨內選舉開始做起。現在執政黨與在野黨都一樣,在黨內選舉時這種地區主義的助長風氣很濃厚。如果想要達到真正的政治改革,執政黨與在野黨都應該改掉這一點才對。

儘管有反對的聲音,我還是決定競選副總裁。我提出的競選口號就是以「民主化的政黨」、「政策政黨」、「信息化的政黨」為方向來改變政黨。這與我後來當了黨代表後所提的「政策政黨」、「院內政黨」、「數字化政黨」三大目標也是一致的。

媒體也對大國家黨的副總裁選舉相當關注。不久後,媒體抽樣調查代議員投票意願,結果顯示我是第一名,把很多人嚇了一跳。保守傾向的大國家黨黨員們竟然會讓女性成為候選者第一名,令人感到相當意外。

於是我抱持著更大的責任感,努力競選這次的副總裁。我對全國的黨員們呼籲支持我以及支持黨改革。隨著投票日接近,我聽說國會議員們之間在傳言:「如果把朴槿惠養得勢力過大,她會脫党參加總統大選」、「就算不投朴槿惠,她也會被任命為副總裁,所以應該投給需要這一票的人」。

沒想到給予女性優待的保障名額反而在選舉時成了女性候選人的障礙!這個問題至今仍是女性政治人會遇到的難題。執政黨與在野黨都一樣,選黨指導幹部時,即使女性候選人沒進前五名,仍會自動成為最高委員,這樣的制度現在仍然存在。乍看之下對女性有利的制度,事實上並非如此,有時候反而令女性候選人得不到應得的票數。有些代議員們即使有支持的女性候選人,也會因為她反正都會當選而投給其他男性候選人。誰規定女性候選人只能有一名?沒有這條規定吧!

直到投票前一天為止,我都還是保持在第一名,但是投票當日卻出現了不同的結果。代議員一萬三千多人之中大約百分之十四,也就是一千八百人把票投給了崔秉烈候選人,他以第一高票當選。而我則是大約百分之十二,也就是一千五百票的得票,位居第二。後面分別是李富榮、河純奉、姜在涉、朴喜太候選人等。

有分析指出,在投票前一天議員們為了牽制我而動用了集團投票制 ,但我心裡很平靜,因為我是盡了最大努力以自己的力量達成的。既然是用自己的力量做到的,我覺得「得比失更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