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門嶺怪談 第三章 燈塔魔潭

門嶺天坑被險峰圍繞,自古以來一直與外界隔絕,除非是膽大敏捷之輩,可以依靠長繩,從萬丈絕壁上攀援而下,偶爾有敢於涉險的壯士這麼做,也很少有生還者。

穿過大山的暗河隧道,以前全被淤泥碎石阻塞,修造皇陵的時候,先是動員大批民夫,一尺一尺地逐步挖掘淤泥,拓寬隧道,山裡進不來牛馬,全憑人力施為,其難度可想而知,最後挖通了隧道,從深坑中就地採石。

王莽兵敗時預感到形勢不妙,為了不使皇陵的秘密泄露,以圖日後東山再起,便下旨把數萬民夫引進隧道,全部悶死在其中,一來殺人滅口,二來堵住了進入深山的道路,隨著光武中興,新莽王朝覆滅,這些事情幾乎沒人再記得了。

修築皇陵的民夫和工匠,大多死在了隧道里,少數命大沒死的困在山裡,這幾千個人中,男女老少都有,眾人推舉年長有德者為首,通過「汲取泉水、採食野果、捕食蝙蝠飛鳥」為生,逐漸形成了一個村子。

當時森林中有野生的蘑菇和果子,還有失足墜入深坑的獸類,不過生存條件仍很惡劣,食物匱乏導致村子裡的人越來越少,後來又有一些躲避戰亂的百姓,冒死翻過懸崖進山,把種子帶進此地,才得以開墾田地,耕植五穀,條件雖然艱苦,總算是有口安穩飯吃,提起山外的情形,都認為那是虎狼橫行之世,因此沒人動過離開村子的念頭。

如此這般不知過了多少年月,村中地面崩裂,陷出一個洞穴,洞底是個地下湖,用長繩綁縛巨石沉入其中,兩大捆麻繩都放盡了,卻始終探不到底。

一些村民見村中有個地下湖,主張製作大網捕魚,這樣就不必為食物發愁了。

老成之輩則認為大穴村原本是皇陵地宮,村下的暗湖乃是生泉,何況此水深得出奇,沒準有什麼神怪,萬一觸犯了那個東西,咱這村子便要大禍臨頭了,還是把崩裂的地面原樣填埋為好。

村子裡的人們經過商量,決定用大石堵上裂開的洞穴,可從這一天開始,村裡就陸續出現了很多怪事,每天晚上村民們都會做噩夢,夢境相差無幾,皆是王莽大軍再次從山外進來,把村子裡的人抓住砍頭,殺得血流成河,人頭滿地亂滾,血水都流到坑底的深湖中,那湖裡有黑乎乎的龐然巨物,在水中伸出長舌,貪婪地舔舐人血。

一連幾天,全部村民都做這同一個噩夢,早上醒來,人人嚇得臉色慘白,開始以為是被堵住的村口隧道里死的人太多了,不免常有陰魂出沒作祟,以前曾在隧道口附近塑過灶王童子,以防那些屈死的餓鬼到村中來竊飯氣,便依照古法祭鬼禱神,但夜裡的噩夢依然不斷。

村民們意識到這件怪事與地裂有關,打從周文王解夢開始,世人皆以夢為左右吉凶禍福之徵兆,異常之夢,必主異常之事,況且村民們都做同樣的噩夢,看來此事非同小可,就請村中行巫的老太婆解夢,解來解去,都覺得是不祥的凶兆,洞里可能有人所不知的怪物,應該把童男童女扔到洞中,湖神吃了童男童女,村子才能太平無事。

村民們對此深以為然,決定各家各戶抓鬮,選出一對童男童女,其時村人有女名叫阿袖,十八九歲的年紀,姿容曼妙,她在山裡生山裡長,由於深山老林中的生存環境惡劣,年輕人不論男女都要出去打獵,阿袖也自幼操練擊技,學無不精,能徒步追趕狐兔,更可空手攀上峭壁採摘草藥。

阿袖反對村民們的做法:「整個村子只不過有幾百人,今天把兩個小孩扔進洞里讓湖神吃了,怎保明天沒有下次,長此以往,村裡的所有人都得被湖神吃掉。」

她向村民承諾,願意冒死進入村下的地穴,探明湖神的真面目,當天帶了弓箭和長矛,攀著長繩下到洞中。

(我們看到這裡恍然醒悟,燈塔石壁上的浮雕,記載的並非是村民祭祀湖神之舉,這就想不出村民在洞中發現怎樣的東西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接著往下看去。)

阿袖進入洞穴之後,村子裡的人們打白天等到夜晚,都以為她有去無回了,正在搖頭嘆息之際,阿袖突然從洞中攀繩而出,好像受了很大驚嚇,臉色非常蒼白。

大夥問阿袖洞里有什麼?她只說洞里的水很深,但是沒有什麼東西,被一陣陰風吹到身上,昏昏沉沉過了好久才醒轉過來,村民們對她的話半信半疑,卻也無從追究。

然而阿袖在十個月後腹高乳脹,沒出嫁便生下一個孩子,身上有魚鱗,似人非人,臉上長了四隻眼,滿村之人無不駭然,都離得遠遠的,誰也不敢上前。

過了不久,阿袖因產後無人照料而死,村民們則認為這個妖怪是她和湖神所生的後代,因為不屬於人類,所以用「異類」相稱,又不敢輕易殺掉,唯恐招災惹禍,只好鎖在一間刻滿符咒的石屋裡,隔幾天給點食物,使它不至於餓死。

如此相安無事地過了許多年,那一年遇到大荒,田間糧食顆粒無收,飛鳥走獸蹤跡斷絕,村民們摘樹葉挖草根為食,餓死了不少人,有人提議把關在村裡的妖怪弄死,人都沒東西吃了,哪有多餘的口糧分給這傢伙?

那專行巫鬼之事的老太婆,出來告訴村民們說:漢武帝在位時,曾遍求吃了能不老不死的人魚肉,村子裡的「異類」,很可能就是人魚。

村民們早已餓紅了眼,就差把那些餓死的人從墳里挖出來吃了,便選了幾個膽大之輩,在老太婆的帶領下,把那常年關在屋子裡的「異類」綁住,倒吊在柱子上一刀刀割肉,每個村民都分到一塊肉,胡亂刨個坑,將剩下的骨骸埋了。

這個村子裡剩下的百十來人,似乎被湖神詛咒了,變成了再也不知飢餓的行屍走肉,經過上百年的歲月,村民們的肉身逐漸腐朽,魂靈卻還活著,但無知無識,永遠徘徊在村子裡,一遍又一遍重複著當天的行為。

門嶺是因山勢得名,山脈走勢是一個「四」字形,又像一道大門,是崇山峻岭圍繞的幾個盆地,門嶺天坑位於最西端。

大唐貞觀年間,驢頭山人將「門」埋在此地,他的徒子徒孫後裔作為守陵人,聚居在「埋門村」,那裡處在東面,距離門嶺天坑很遠。

守著唐代古墓的人,大多是修鍊方術之士,其中有人翻山越嶺尋覓藥草,這才發現門嶺西面,居然還有一個更古老的村子,但村中無人,只有很多不知自身已經死掉的亡魂,深坑裡的洞穴中更有不為世人所知的東西。

驢頭山人的門徒通曉異術,看出村下的深湖中,有商周時刻在古鼎上的一道不明黑氣,相傳那是天地間倒逆之氣,也有說這是千年妖蛖吐納的蜃氣,能夠吃鬼,平時躲在地下或水底吃人噩夢為食,凡是有它存在的地方,人們都會做相同的噩夢,活人一旦受到驚嚇,三魂七魄便會離竅,這怪物專門吃人在噩夢中流露出的恐怖情緒,活人魂魄即是道門裡所稱的「生靈」,除非身上佩戴符咒,要不然每晚被它啃噬魂魄,人的陽氣便會漸漸虛弱,臨死時只剩下皮包骨頭,據說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即是世間出現這種黑氣,漢書里稱這場動亂為逢魔之時,使得乾坤顛倒,天下大亂,為此喪命的人不計其數。

阿袖在進入洞中的時候,遇到這股倒逆的邪祟之氣,感而為孕,這個東西借胎成形有了血肉之軀,卻在饑荒來臨之際,被村民當成長生不死的人魚給吃了,它死前的痛苦和絕望,又化成黑氣一道,使整個村子裡的生靈都被怨恨吞沒。

驢頭山人的門徒中有個羊舌道士,也擅長五行道術,廣有奇異能為,與其餘的同門各持己見,以至於跟埋門村的人老死不相往來,他認為這村子裡的「異類」可以吃鬼,便想讓它吃掉「門」的陰魂,於是在村中建了一座聚魂塔,收斂異類的殘骨,將其封在塔底的壁畫里,讓這股怨氣越積越深。

那壁畫稱為「帝江圖」,帝江是古代沒有七竅的混沌之獸,壁畫是用帝江死後流下的血為顏料繪製而成,裡面有一混沌世界,此法原為驢頭山人所傳,但帝江圖也困不住「門」,因為那隻怪蟲能在混沌中爬行,帝江圖也不免被它啃出一個窟窿,所以到了羊舌道士這一代,就把這股黑氣關在了帝江圖壁畫中。

羊舌道士更沒料到,這個困在壁畫里的惡魔根本無法掌控,在塔中睡著或昏迷的人,除非迅速醒轉,否則都會被它拖進去吃了,平時在村子裡也不安全,他悔恨不聽祖師之言,最終含恨而死。

羊舌道士這一脈分支的弟子族人,在先師死後,只得把村中古塔封了,一代代定居在此,妄圖找出別的辦法,無奈先師留下記載秘術的古卷,被門嶺中的狐狸盜走,許多神異方術沒有流傳下來。

每到大陰的逢魔之時,塔下的封印就會削弱,壁畫中有黑氣湧出來吞吃生靈,那一天村中所有的人都要出去躲避,守著古塔的人只剩下一兩個了,禍胎越結越大,而「門」的震動也遲早會波及此地……

我和阿豪看到此處,皆是唏噓不已,總算知道村中燈塔的來歷了,另外在陸雅楠所講的怪談中,那個麵館老闆祖上懂得堪輿之術,可能也是羊舌道士一族的後代,或者是聽這些人提及此事,所以才能製造出門嶺隧道慘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