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雨夜談鬼事 第五個故事:門

隋末唐初,天下出了一位奇人,不知其來歷姓氏,只因生就一副異相,容貌醜陋無比,破袍無履,脫略行跡,其頭骨形狀似驢,故自號驢頭山人。

只因其德高望重,世人不敢直呼驢頭,皆稱其為山人,或曰綠仙,以避忌諱。也有傳聞綠仙乃是當世一位劍仙胯下騎乘的青驢所化,然而這些傳說不足為憑。

綠仙有無字天書三卷,修仙悟道,遊歷神州大地,可以呼風喚雨,驅神役鬼,到處降妖除魔,仙名播於天下。

貞觀八年某日,綠仙參道於青石洞,弟子稟報有一貴人求見。綠仙將客迎進道觀相見,來者非是旁人,乃是海內第一名將李靖。

李靖輔佐唐王,南征北戰,卻又為何得閑到此?

賓主敘禮已畢,說明來意,這才引出一場除魔大戰,有分教:欲做降妖除魔事,需請通天徹地人。

原來李靖率軍迎擊土谷渾,在積石山一場惡戰,殺得敵軍屍橫遍野,一舉擊潰其主力,並擊殺土谷渾可汗。

剩餘殘敵退入一條山谷,唐軍分精兵五千,繞至谷後,主力則在前,形成前後夾擊之勢。

鼓聲大起,唐軍主力蔽野而至,從正面攻入山谷,然而出乎意料,竟然未遇任何抵抗,谷中的敵軍全部不知去向。

派出紅旗探馬去聯絡山谷後面夾擊的五千唐軍。結果連出六騎,盡皆有去無回。

主帥大驚,要知道,當時大唐帝國的軍隊,橫掃中原平定四方,就連當世軍事實力最強的突厥都被唐軍打得落花流水,連頡利可汗都被生擒。

這剩下的幾千土谷渾殘兵敗將如何能夠在眼皮子底下逃脫?然而那五千精銳竟然會被這些不堪一擊的土谷渾潰兵消滅得一個不剩?

谷後是一片平野,無遮無攔,敵人不可能逃得如此無影無蹤。李靖親自率眾搜索,沒找到敵軍及失蹤的唐軍,卻在山谷後面的谷口處的一個大坑中,找到一隻奇怪的「蟲子」。

這蟲有成年牛馬大小,其外皮堅硬似鐵,水火不能侵,全身火紅,之所以說它是蟲,因為它雖然體態巨大,但是長得便恰似尋常的毛蟲一樣,只是無頭無嘴,趴在地上全身一起一伏的似乎是在鼾睡,用刀劍戳之,它毫無反應。

李靖大奇,見這巨蟲形狀奇怪,便準備帶回去獻給太宗皇帝。土谷渾殘餘兵馬雖然未能全滅,又折了五千精銳,但是仍然堪稱大勝,遂班師還朝。

途中行至一處郡縣,大軍紮營,當地太守宴請軍中將佐,李靖率各部將領進城赴宴。

宴散之後回到營地,眾將本已大醉,此時全被嚇得酒意全無,數萬軍兵駐紮的大營,憑空消失了,就連馬匹帳篷,刀槍器械,包括營地後面的一座土山,也都無影無蹤。

在原地上只有一個大得嚇人的大坑,直徑足有十餘里,圓整光滑,就像是把西瓜切成兩半,用勺子把瓜心一下子挖掉那樣。

巨坑的中心一隻大蟲子正在睡覺。李靖明白了,自己的軍隊,都讓這蟲子給吃了。

如果此害不除,讓它這麼吃下去,早晚有一天,大唐的江山子民都要變成它肚中的糞便。

然而此蟲水火刀劍皆不能傷,如何殺掉,委實困難,最後只好求助於青石山紫煙觀的綠仙。

綠仙見此事重大,自然不肯推辭,遍閱典籍,終於查出了這巨蟲的來歷。

夫宇宙者,天地四方為宇,古往今來為宙,宇是空間,宙是時間,宇宙就是由時間和空間所組成的。在一個宇宙之外又有無窮數量的其餘宇宙存在,其中的縫隙,則全部是一片虛無混亂的混沌存在。

在太古神話時代,本沒有現在咱們所在的宇宙天地,只有一片混沌,有個巨人盤古睡於混沌之中,夢醒後開天闢地,力盡而死,血液化成了江河湖海,身體化為了大地山脈,他的靈魂不滅這才又有金木水火土五位古神誕生於天地之間,其後又有女媧氏造人。

然而在混沌中誕生盤古氏之前,又先有一隻以時間與空間為食的蟲子,爬進了誕生盤古氏的這片混沌之中,產了幾枚蟲卵,隨後不知去向。

這雖是神話傳說,也許天地的形成並非如此,但是這幾枚比上古神話中的眾神還要早無數年就誕生的蟲卵,卻真有其物。

在古印度的經文中記載,此蟲名為「波比琉坂」,譯成中文,意思就是「門」。

《約漢默示錄》第六章:他從門中而來,騎乘著九個頭的獅子,手中利劍指向天空,表示對神的蔑視。

「門」的卵存在於世界之中慢慢地孵化了億萬年,蟲卵在古印度曾經出現過兩枚,被燃燈古佛以無邊佛法並大慈悲力剷除,讓其不能孵化為蟲。

因為這種蟲太可怕了,「門」孵化為蟲之後,平時一直睡覺,在睡眠中偶爾會吃掉附近的小塊空間,每隔十幾二十年就會醒來,直到把所在的世界全部吃成黑洞,才爬向混沌之中去產卵然後繼續吞噬下一個宇宙。「門」就是依靠吃能量為食。

宇宙,本身就是一種能量,空間的穩定能量造就了時間,時間是一種動態能量,不停前進的時間又提供動力維持著空間的穩定,這就是所謂的陰與陽,靜與動。

李靖所抓到的「門」就是一隻剛從卵中孵化出來的幼蟲,也是天下唯一一隻蟲體,很不幸,這倒霉事被衛國公和綠仙遇到了,他們面對的是一件想都沒想過的大難題。

雖然說世間萬事萬物,都離不開陰陽兩極,比如有夜晚,就有白天,有男人,就有女人。但是這種陰陽在某種程度上是不相等的能量,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平衡,比如咱們所在的世界,就是以陽這種能量為主。

所有的食物鏈的最末端,都是依靠光和作用的植物。這就說明在咱們的世界中陽在明,陰在暗;陽為主,陰為輔。

「門」的口中,也就是門後,並不是它的肚子,而是連接另一個宇宙的通道,所以稱其為「門」是十分合適的。

而在「門」後的異界,不同於咱們的世界,是一個陰為主導能量的時空。即使是燃燈古佛、盤古眾神復出,恐怕對那個異界的認知程度也為零。

綠仙請衛國公李靖先回長安,自己駕起一片七彩祥雲,將「門」放在半空,以防它在夢中繼續傷人,隨即閉關參詳對策。

三日後,綠仙帶門下弟子並各弟子家眷,離開了青石山紫煙觀,擇一僻靜無人煙的山谷聚眾而居,這個地方,四面環山,被森林圍繞,與世隔絕。

綠仙決定以自己的元神進入「門」的口中,拼上自己的元神散滅,爭取和「門」同歸於盡,以在「門」蘇醒之前,拯救天下蒼生的性命。

但是自己法力雖高,進入「門」中能否成功消滅它,實在殊難預料。於是安排下種種後著,命令門人從此不可出谷,只在此間隱居,其後歷任族長,都要以剷除「門」害為首要重任。

隨即造一巨墳,將「門」封印在墓室下的一個巨大山洞中,自己則在墓室中坐化。元神進入了「門」中。

因為綠仙是修行成仙的金身,元神雖已不在,肉身數百年不朽,直至民國年間,才逐漸腐爛。門人怕有朝一日師父回來沒有肉身,就未將其屍骨入棺裝殮,一直擺在墓室的石床上。

然而綠仙金身進入「門」,一直沒有動靜,「門」安安靜靜地睡覺,直到二十幾年之後的一天夜晚,天地變色,時空扭曲,「門」死了。

綠仙門人無不大喜,跪拜先師遺體,祝賀滅「門」成功。

但是,事情往往都會向人們期望的相反方向發展,「門」雖然死了,它的亡靈卻蘇醒了過來,而且比有肉體的蟲身,更加狂暴,也更有破壞性。

好在第二任族長也是才智卓絕之士,也準備以元神出殼的形式去鎮住「門」的亡魂,但是他的修為遠不及綠仙,能鎮住多久,沒有任何把握。

第二任族長憑藉超凡的才智,想出了一個無奈之舉,他命門人弟子,在他死後,立即從門中選出一個剛出生的女嬰立為聖女,從小在她身上刺上咒文,族中職位最高的長老作為她的師父,讓她住在全村最大的宅院里。督導其背誦百萬字的咒文,並教授捨生取義拯救天下眾生的意義。

聖女從小到大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潛心修鍊,只等「門」的亡靈出現異動,就進行「放神」儀式。

因為聖女的法力還不足以元神出殼,而死後靈魂也會失去很多法力,所以必須進行「放神」儀式,這種儀式就是把聖女活著裝入銅棺,用刻有咒文的鋼刺慢慢放血,靈魂隨著鮮血流入下面的「門」中,使其靈魂能安撫「門」的哀傷,每次可以維持十幾或者二十幾年不等。每個聖女死後,肉身也不會腐爛,被鋼刺刺在身上的窟窿,會有黑霧冒出,沒人理解,為什麼會有黑霧出現,可能是因為她們的痛苦所產生的。

聖女的遺體如同喪屍,無知無識,只懂得飢餓,但是族中人等不忍將這些喪屍焚毀,就把它們扔在墓室後第一間山洞的石樑下面。

大唐天子後來得知此事,心中不忍,於是為聖女立石像石碑,以表彰其德行。

此後千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