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激進與夢想(1993—1997) 一一、價格大戰,民族品牌狂飆起

「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們的愛天長地久!」1994年盛夏,正值美國世界盃足球賽期間,中央電視台在黃金時間播出了一條氣勢如虹的廣告,短短45秒鐘里,人們看到黃河千年冰破,長城萬里鼓鳴,一頭東方雄獅昂然而起、仰天長嘯,繼而聽到一個雄渾的聲音這樣傳來。宣言體般的廣告詞和精緻壯美的畫面,構成了一股撼人心魄的激情衝擊力。從某種意義上,這條廣告可以看做是中國企業的一次集體宣言。

激情首先從保健品行業進發。從事保健品行業的企業家大多是「營銷天才」,雖然他們身上常常帶著濃厚的草莽氣息,但他們對於消費者心理的精準把握、對於廣告策略的理解、對於營銷網路的組織,令很多在中國市場上經略多年的外資品牌和港台營銷高手百思不得其解。

正所謂「亂拳打死老師傅」,快速繁榮的保健品行業折射出中國龐大市場空間的超級魅力,也顯示出中國本土企業在市場上的驚人創造力。

1994年的中國商業界,幾乎到處瀰漫著保健品行業所帶來的激情。隨著經濟的持續成長,民眾的消費能力日漸提高,幾乎所有的消費行業都呈現出興旺蓬勃的景象。企業的高速成長使得企業家們信心爆棚,展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個正在迅速膨脹和無限延伸中的大市場,「擴張、再擴張」的衝動催生出企業史上的第一次多元化浪潮。

正當中國企業集體發力之時,跨國公司的鐵甲軍團也已隆隆而來。就在前一年,中國加入了國際版權條約組織,早已家喻戶曉的美國迪士尼卡通形象「米老鼠」正式進入中國,不過隨著面帶微笑的「米老鼠」而來的,卻是跨國公司的鋼牙利齒。

1993年,肯德基第一家特許經營店在西安開業;寶潔在中國一口氣建立了四家公司和五家工廠;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公司安霍伊澤一布希公司斥資l 640萬元購買了中國最大啤酒公司青島啤酒5%的股份;柯達贊助了在上海舉行的第一屆東亞運動會:諾基亞開始向中國提供GSM行動電話;花旗銀行把中國區總部從香港搬到了上海;波音飛機公司在中國賺到了大錢,它一下子得到了總共120架、價值90億美元的大訂單;福特企業主管國際業務的執行副總裁韋恩,伯克說,「我的頭號業務重點是中國」;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中國生產的第一輛轎車終於下線了,工作人員在生產線上掛了一條很有意味的橫幅:

「感謝中國,美國製造」;這一年日企在華投資急劇增長,被批准的投資項目數量達到3 414個的高峰,是1991年的三倍。

有數據表明,自1979年至2000年,中國累計吸引外資3 462億美元,大部分是1992年以後發生的,1992到2000年的累計流入量佔總量的93%。1993年底,合同外資達到了1 114多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是270億美元,幾乎都是上一年的兩倍。

每一個跨國公司都對中國這塊土地帶著玫瑰色的東方夢想,最經典的表述莫過於柯達公司總裁,他雄心勃勃地說:

「只要中國有一半人口每年拍一個36片裝膠捲,已經足以將全球影像市場擴大25%。中國每秒多拍攝500張照片,便相當於多了一個規模等同於日本和美國的市場。」用人口乘以某一商品的基數,從而計算出中國市場的規模,這是幾乎所有跨國公司進入這個東方國家時最常用的一個算式。

對於中國本土公司而言,真正面臨這場壓力的不是一路高歌猛進的保健品企業,而是外資重兵壓境的傳統家電行業。

一場民族產業的保衛戰迅速打響。聯想集團的柳傳志在面對媒體採訪時直言:「不管我們願不願意,實際上已充當了民族計算機工業的旗手。至少也要拚命賭上一把,就算犧牲了,也要慷慨就義。」當有記者問他,「如果中國完全沒有自己的民族工業,說到底又會怎麼樣呢?」他瞪著眼睛回答說:

「沒有什麼怎麼樣,任人宰割罷了。」很快,這家中國電腦行業的第一品牌企業推出了「第一台經濟型電腦」,在保證同等性能的前提下,通過極力壓縮成本,價格比跨國品牌竟然便宜了近一半。

在彩電行業,惠州TCL的李東生以「敢死隊長」自居,他的彩電在北京大商場的黃金櫃檯與日本品牌展開了搏殺,價格只有後者的2/3;偏居四川內地的彩電製造商長虹公司一邊高喊著「用我們的品牌築起新的長城」的口號,同時以近乎自殺式的價格策略一次次血拚。在這家公司的宣傳冊上赫然寫道:「凡是國外產品有的功能,我們都有;凡是國外產品具備的品種,我們都具備;凡是國外產品提供的服務,我們都提供;但是,在同等功能和同等質量下,我們的價格比國外產品低30%。」果然,價格戰屢試不爽,最後這家公司竟然一舉超過所有國際品牌成了國內市場的銷售冠軍。

令跨國公司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他們竟真的輸在了此前從未見過的價格戰上。美國通用電氣(GE)在南京創辦的嘉寶照明工程有限公司一直無法盈利。這家由愛迪生創辦的百年企業儘管是燈泡的發明者,可是在中國市場上,由於運營及製造成本始終居高不下,根本無法與江浙一帶的中小照明工廠競爭。在當時,一個光線柔和且環保的GE燈泡可以使用一年,但是售價為10元,而國內一些小燈泡廠生產的光線比較刺眼的燈泡雖然只能用幾個月,但是售價僅為2元。

GE的市場研究人員最後不得不承認,「與GE燈泡所具有的各項優良性能相比,中國消費者似乎更青睞燈泡的價格。」

與GE相比,全球最大的白色家電製造商惠而浦在中國的表現更為糟糕。為了快速打人中國市場,惠而浦通過併購的方式,在冰箱、洗衣機、微波爐和彩電四大領域分別找到了當時市場表現甚好的四家中國企業,但事情並不像外方想像的那麼順利。一位中方員工後來回憶說,合資之後,身材高大、留著鬍子的美方總經理整天把自己關在一間用毛玻璃封起來的辦公室里,裡面不時傳出美國味兒十足的英文,或者新馬泰式的漢語,幾乎聽不到標準的普通話,而原來的中方員工則主要負責把熱咖啡送進去。結果,作為一家擁有全球家電產品14%市場佔有率的大公司,惠而浦在中國前後砸進5億美元卻一無所獲。

「理解中國市場的關鍵字眼是耐心!」有「全球第一CEO」美譽的GE董事長傑克·韋爾奇事後這樣總結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