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數據,電子商務的未來 社交網路的奇蹟:價值4000萬的煎餅店

在北京建外SOHO西區的角落裡,有一家名叫「黃太吉」的煎餅店。這家不到20平米、只有16個座位的小店,就靠著9元一張的煎餅,一年收入達500萬,估值超過4000萬。

其實,在北京或者北方生活的人都知道,一般賣煎餅就是一個路邊攤,從來沒有煎餅店的概念。對此,「黃太吉」創使人赫暢有自己的說法,「我們這家叫店是因為它消售的產品,在英文講叫做ONLY ONE,在一個店鋪里滿足你主餐的需求,你對飲料的需求,甚至是更多口味的需求」。

與一般的餐飲企業相比,「黃太吉」還有一個獨特之處,就是用互聯網的思維做這件事情,用赫暢的話來說就是,「從本身來講,今天任何生意都是佔據了互聯網,互聯網對生活的滲透跟覆蓋性已經到了一個無法扺御的程度,今天如果做任何生意的時候不把互聯網的因素考慮在內,這是不對的,肯定不是與時並進的」。對於先後在百度、谷歌工作過的赫暢來說,用互聯網的思維方式來賣煎餅,讓他這個IT男註定成為這個傳統行業的顛覆者。

對於經商的人來說,3個W是必要條件,就是Who,What and How,你必需了解你的客戶,他們需要什麼,然後怎樣滿足他們。在互聯網圈子打拚多年的赫暢也有一套自己的3W理論:

其實互聯網跟傳統的商業連在一起的時候,就沒有任何「W」,我們說的「W」可能會變成另外3個「W」,我自已有一套理論就是說中心是「Who」,外面是「What」,再外面是「How」;「Who」的部分很重要,來黃太吉的人都知道我是老闆,我也每天站在這裡,你可以在網上跟我聊,也可以在現實中看到我;第二個部分就是「What」,你要說什麼,做什麼,今天我不止是要做煎餅,只是「What」的一部分,你還要在煎餅的基礎上去傳播我們自身的文化,我們重新理解當下的年輕人怎樣去創業,當天的產品怎樣做;「How」的部分就更簡單,當他們接受我們這樣的信息的時候,當他們相信我們的理念的時候,當他們認可我們的品牌的時候,自然我們的生意會很好,所以如果是3個新的「W」的話,在互聯網時代下,應該做到的「W」,最核心的是人,互聯網是人的鏈條。

在傳統餐飲業中,服務只存在於客人進店到離店的時間。然而,在互聯網時代,每一個消費者的消費體驗時間都會變長。從你進入網頁開始,直到消費後留下的評價推薦,都是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赫暢意識到社交網路是隨時隨地與消費者連接,維護整個消費體驗是最有效的途徑。「今天如果不懂得如何利用社交網路來維護自己的用戶,那你可能就輸在起跑線上,如果你要講地利的話,第一就是移動互聯網,還不能說是互聯網,因為如果不是移動互聯網的話,今天來我店裡吃煎餅,你沒辦法拍照,你沒有辦法馬上跟你的朋友分享你在那裡,所以必需是移動互聯網,我們才能說小小的煎餅鋪才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在赫暢的店前有一個小木馬,客人會坐在上面拍照,然後上網分享,在這個移動互聯網主導的世界,對他們來說,這個就是一個另類的宣傳。

赫暢還會在社交網站上發很多人生思考,大家會覺得有意思,很多人會關注赫暢的微博,「他們會因為喜歡我赫暢這個人前來吃煎餅」。

還有,赫暢正在計畫為顧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務,顧客可以提前網上下單付款,當手機進入店內500米範圍,工作人員就會接到指令開始操作,顧客到店後,只需要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取餐。

社交網路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每個人的虛擬身份和銀行賬戶、身份證件綁定,它也會幫助我們安排一系列的活動。在高密度海量信息的社交網路里,計算機捕獲了我們的信息後進行分析,大量的商業廣告和我們的需求進行了無縫對接。對於電商,他們要做的就是,以社交網路為媒介,不斷優化客戶購買行為,為顧客帶來最佳的消費體驗。

在這一點上,「黃太吉」的經營模式就是一個很好的示範。

2013年,中國最大的社交網路公司騰訊公布了月活躍用戶最新數字:微信達1.9億,手機QQ達5億。另一大社交網路平台新浪微博的註冊用戶也達到5億,每天的活躍用戶達到4620萬人。這隱約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電子商務社交化的未來。

面對這個龐大的社交平台,商家們都是虎視眈眈,一場廝殺一觸即發。

2013年4月29日,阿里巴巴集團以5.86億美元收購了新浪微博總股份的18%。

2013年8月9日,騰訊公司推出微信5.0版本,搜索功能和即時通訊服務功能加強。

隨之而來的是招商銀行、南方航空、快捷酒店、國家博物館等搭載微信平台服務轉型。

一場社交網路戰即將上演。

黃若預測:「在微信的平台上,每個人都會有C2C及B2C,所謂的C2C的現象, 比如吃蘋果,我在那邊說我要賣蘋果,你們有一個朋友跟我買一點蘋果,我保證這個蘋果質量。

這個就是C2C的現象。

同樣,我也可以有B2C的現象,比如說我是一個做牛仔褲的,騰訊有一個公共賬號的功能,這個公共賬號不僅僅可以跟大家分享牛仔褲的最新的款形、最新的這個顏色,還可以讓你通過這個環節來實現你對牛仔褲的購買,所有一切都嫁接在這個微信的這個平台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