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得物流者得天下 快遞逆襲:中國式跨界電商

2012年,電商物流的混戰再次升級。當阿里巴巴信心滿滿地開始推進它的大物流戰略的時候,那些與它一同成長起來的「小夥伴」們開始露出了三心二意的苗頭。

順豐、申通、圓通三大快遞公司各自宣布進軍電子商務。

順豐公開宣稱:「在物流業做大之後,順豐將在電子商務和金融業務上開疆辟壤。」順豐的高端食品網站順豐優選現在已經擁有9個品類5000餘款商品。產品定位為中高端食品,其中有生冷食品,順豐優選因此單獨建設了冷鏈倉儲物流系統,針對的目標客戶是高端消費人群。有人稱這與順豐做快遞的路數相同——不做低價競爭。

與順豐相比,申通要低調很多,他們宣稱自己的目標對手是超市和便利店,申通要為用戶提供8小時配送到位的生活必需品服務。他們不會涉足淘寶、天貓和京東的重頭:服飾和3C產品。

電商現在看起來還是個外面光鮮實則苦楚的行業,盈利者寥寥,普遍陷入價格戰不能自拔,經常以一線旁觀者角色出現的快遞行業為何偏偏要「趟這個渾水」?

順豐優選總裁李東起給出的回答很經典,你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親自嘗一嘗:「我們做的B2C的電商現在比較難做,因為它是食品,又是生鮮,又是末端的配送,做這個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提供物流服務。如果想做B2C,我們最好能夠了解B2C,那就最好自己試一試。如果我們能把食品做好的話,那可能對整個B2C市場的服務會有很多體會。我們自己能夠先感覺到這裡面的痛苦和快樂,然後知道客人更重視什麼東西。」

或許,實驗背後,還有其他算盤。電子商務未來天地廣闊,大有可為,物流公司希望憑藉已有的物流優勢,跨界逆襲電商,做好最後一公里,以分得一杯羹。

然而,輿論普遍不看好這些逆襲電子商務的快遞公司們,因為電子商務不是簡單的配送,更重要的是一個公司要有互聯網基因。

的確,物流行業跨入電子商務存在很多瓶頸,如產品的持續性,供應鏈的深度能否保證;對用戶的服務水平能否實至名歸;是否熟悉電商在互聯網上的運營方式?

不過,在這個產生無限可能的時代,一切都是未知。就像馬雲一開始被看做騙子,如今成了造夢大師。雷軍不懂手機,劉強東不懂家電,陳年不懂服裝,他們卻成為業內賣手機、賣家電、賣衣服的高手。

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這個充滿混亂的圈子還會持續混亂下去,彼此激戰的邊界更加模糊。

對此,李東起有一段精彩的比喻,「就像大海一樣,我們物流企業在海里游泳,遊了20年了,冷暖自知,發現這個市場營養越來越少,污染越來越重,所以游得也很累。有些電商他可能在沙灘上曬太陽,一看你們游得很熱鬧,也想進來,一起游一游。我覺得也挺好,大家一起游一游,通過優勝劣汰互相促進」。

電商與物流的界限日益模糊,兩者互相滲透,這也算是中國經濟的特色之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