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要麼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可務 中國電商的先天不足

1994年,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矽谷互聯網的商戰正如火如荼,電子商務這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已經開始醞釀成長,並在不久的未來引領新的消費潮流。

但在1994年的中國,互聯網還是一個新鮮的事物,如今叱吒風雲的中國電商們,當時大多數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和電子商務聯繫在一起。

1994年,30歲而立之年的馬雲,創立了杭州第一家專業翻譯社,身份是翻譯社的小老闆;30歲的李國慶已經在「北京科文經貿總公司」擔任了一年的總經理;25歲的陳年還是一個平面媒體的記者;20歲的劉強東當時還是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的一名大三的學生。

1994年,他們都與互聯網無關。

時間輾轉過去5年後,即貝索斯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的1999年,在中國的北京、上海和廣州,一項關於互聯網的生存測試卻給了人們另外一種購物體驗。

1999年9月3日下午兩點,4位志願者走進了北京保利大廈的4個標間。當志願者們走進賓館的房間,看著眼前的情景,他們都驚呆了,床是光板床,沒有任何的被褥。讓志願者們更為吃驚的是,房間內除了沒有被褥和枕頭之外,還沒有食物,沒有飲用水,沒有電話,陪伴他們的只有一台可以上網的電腦,一卷衛生紙,每人1500元的人民幣和1500元額度的電子貨幣。三天之內,一切生存所需只能靠網路來解決。

這是當時中國的一家名叫「夢想家」的網站組織的名為「72小時網路生存」的實驗,實驗的目的是「求證中國網路發展的現狀和未來」。

在72小時網路生存實驗的過程中,志願者們好像進入了一個孤島,有人在6個小時之後才在網上買到了速食麵,有人每天只會購買某快餐店的豆漿油條,有人由於買不到被子,甚至把窗帘扯下來當作被子,把抽屜當枕頭。志願者范紅軍回憶道:「半夜被凍醒了,無奈之下只得把窗帘下下來,蓋在身上。」在體驗者看來,當時真的很狼狽,72小時度日如年。

「72小時網路生存實驗」,折射出20世紀末中國電子商務的現狀。當時,中國的電子商務公司僅有剛剛成立不久的阿里巴巴、「8848」、攜程網、易趣網等少數幾家,而且當時中國電子商務的支撐條件還極不成熟。

支撐電子商務成長的首要因素就是廣泛的互聯網用戶群體。亞馬遜成立的1994年,美國互聯網使用人數正在以每年2300%的速度增長。而直到5年後的1999年,中國的互聯網用戶卻還是另一種狀態,網民只有400萬,互聯網普及度還不夠高。正如《創業家》雜誌總編輯兼社長牛文文所言,「1999的互聯網只是極少數精英或者海歸分子的玩物,它都沒有進入到普通的白領階層,也沒有進入到整個辦公階層」。

那時的互聯網技術也非常不成熟,中國沒有寬頻,只有撥號,低端的互聯網技術遠遠無法滿足觀看照片、付款、訂單等網路購物流程。

支撐電子商務成長的另一個因素是強大的物流體系。電子商務的物流包括2B和2C兩類物流。2B的物流,指的是將貨物配送到工廠與商店。但2C就比較複雜了,需要具體配送到某個小區的幾樓幾棟和幾號,對物流的要求極高。

自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新政以來,美國政府大力發展公路事業,在全國各地修造了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網,因而使得國內貨物運輸能夠主要由集裝箱卡車來完成,1000千米內的運輸,24小時即可以送達。在1999年,中國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剛剛突破1萬千米,物流配送體系才剛剛起步,專業化的全國性貨物配送企業數量幾乎為零。

在原噹噹網首席運營官(COO)黃若的記憶中,十年前中國根本沒有2C的物流。所謂2C的物流原來只有一個,中國郵政。我們可以以中國郵政為依託寄一個包裹,但讓其作為2C物流,簡直是天方夜譚。中國物流業的不發達,極大地妨礙了電子商務的發展。

除了互聯網底子薄、貨物配送不成熟,中國的電子商務還面臨網購消費意識缺乏、電子貨幣系統不足、整個社會信用體系有待完善等一系列問題。以至於中國的電子商務在磕磕絆絆中試水時,被《華爾街日報》如此調侃,「一家中國公司在信用卡不普及的國度里蓬蓬勃勃地發展著電子商務,他們的貨物配送甚至經常要靠自行車來完成。很多人把支付和配送稱為電子商務的『兩個輪子』,在別人認為裝不成的時候,王峻濤們拼拼湊湊地裝成了兩個圓形,8848.於是往前滾了」。

中國電子商務起步時貧瘠的土壤,讓參加「72小時網路生存實驗」的志願者們得到了一次難忘的體驗,也讓很多中國早期的電商先行者吃盡苦頭,如被《華爾街日報》調侃的8848那樣從先驅成為先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