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突圍在曙光中 投奔鄉下

一直到現在,我們還沒有來得及注視一下另一處地方,那個距離正在發生著巨變的浙江農村並不遙遠的地方:城市。

那裡從來就是農民們嚮往的地方,「過城裡人的生活」,曾是所有農民夢寐以求的理想。

在那裡,商業文明已經發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儘管那裡的人們也有自己的煩惱和憂慮,但是他們畢竟過著遠遠優越於農民的都市生活。這麼多年來,農民們一直懷著遙不可及的羨慕,遠遠地仰視著城市,那裡有他們想像中的繁華。哪怕有那麼一天,他們小心翼翼地進城了,也是沿著高樓大廈的牆角,遲疑地穿行。

有什麼可以讓這些遲疑的農民,不再膽怯和自卑?

如果要有的話,那可能只有商品的大流通了。

在專業市場的初刨階段,市場內推銷的產品相當粗糙,主要是為農村消費市場提供的。隨著原始積累的完成,鄉鎮企業漸漸地開始了技術和設備上的革新,由此也帶來了商品的升級換代。有那麼一天,農民們突然發現,原來城裡人生產的服裝並不比他們生產的艷麗和時髦,城裡人生產用的機器的性能也未必有他們的高級。

於是,便有了那一份躍躍欲試。

「進城去,賣我們的貨。」

於是,騎上市場這匹烈馬,浙江的農民傲然四顧,開始在城鄉之間縱橫馳騁了。

1994年秋天,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杭州。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引起了當地新聞媒體的廣泛關註:記者們發現,每每到了周末,在城裡閑散慣了的杭州市民卻紛紛搭上一輛輛小中巴,往北面趕。回來的時候,他們都喜氣洋洋的,身上大多披著一件全新的真皮皮衣。

他們去的地方,是距離杭州一百多公里的一個叫海寧的農村縣城。

海寧臨近入海口,並沒有很大的草原和牧場,但是海寧卻是中國皮革製造業的重鎮。自80年代中期以來,海寧鄉鎮皮革企業迅猛發展,竟多達2000來家,年產各類皮革服裝1000多萬件。國內首批准予掛牌「真皮標誌」的18家企業中,海寧就佔去了9家,剛好一半。就是以這樣的實力,海寧農民硬是從內蒙古、青海等省份手中,奪去了「中國皮革皮衣之鄉」的稱號。

1992年,海寧人在一片荒蕪的草地上辦起了市場一年下來,就刨下了成交額10億元的輝煌業績,海寧皮衣的名氣傳進了杭州城。當時,在都市青年人中,皮衣正成為最時髦的高檔服飾。而一些偶爾到過海寧市場的人卻發現,那裡的皮衣價格競比城裡要便宜三分之一。

一件皮衣起碼上千元,便宜三分之一可就不是個小數目了。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終於掀起了一股海寧熱。有晚報記者計算過,在1994年秋季以後,每到周末,海寧市場的外來車輛就超過1500輛,日成交額超i000萬元,日客流量將近兩萬人。這其中,以零買為主的杭州客人佔到了一半以上。

一車車的城裡人趕來,又帶來了更多的城裡人。向來只是繁榮在農村的專業市場開始向城市招手了。

面對那道嫵媚的微笑,城裡人終於擋不住了。

與城裡人投奔鄉下相映成趣的是,鄉下人對城市的進軍。

。1991年開春,42歲的溫州農民劉永方隻身來到杭州北郊,他隨身帶著一隻在當時還非常稀少的玩藝兒:移動手機。

他可以隨時隨地向國內的任何地方撥通電話,這在接待他的城裡人眼中也不無新奇。

在一群城裡人的簇擁F,他站在一片空地前,旁邊是一條出城的國道。他把手大大地划了一圈,說,我要在這裡圈一塊地辦個通訊器材市場。

劉永方搞了多年的通訊器材經銷,他知道杭州市區和附近的富陽、余抗和臨安等縣市是國內較集中的電纜、通訊器材生產基地,每年都有無數的配套及組裝企業趕到這裡來採購,但是卻沒有一個集散市場。而當時國內的通訊器材專業廠家已達數千家,通訊產業以每年25%的高速在增長。

這麼大一塊市場肥肉怎麼就愣沒人想到去吃?

劉永方請來浙江建築設計院的專家搞市場設計,請來杭州城建公司搞土建和裝修,僅僅半年後,一個佔地25畝的杭州通訊市場就熱熱鬧鬧地開張了。那是一座八角形的三層大樓,投資700多萬元,共300間營業房,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閃光。

他的投資顯然得到了回報。1994年,人們在浙江省十大專業市場排行榜上意外地讀到了這匹「黑馬」的名字。當年這家市場成交額高達24.4億元,一躍為浙江省第七大專業市場,同時也成為國內最大的通訊器材交易市場。

如同無數都市人很自然地跑去海寧鄉下購買高貴的皮衣一樣,如今,當西裝革履的人們趕到這個由溫州農民一手創辦的市場里挑選代表身份的「大哥大」的時候,他們或許也早就習慣了。

而其實,這種習慣本身就隱喻著一次令人激動的跨越。

來自浙江省統計局的數據表明:1991年,全省各大城市的日用品及工業配件專業市場只有105家,而到了1996年底,單在杭州這類市場就已多達240家,其中大多數的市場創辦者是來自杭州郊縣及金華、溫台地區的農民們。

市場,對城市人來說,已不再是一個陌生的字眼了。而這一堂課,是鄉下人給他們上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