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突圍在曙光中 與農民的「對峙」

風起青萍之末。

市場,在此刻的紹興農民的眼裡變成了一頭猙獰的怪獸,它不但沒有給他們帶來好運,而且還把他們原有的利益給搶走了。

現在已出任紹興縣委書記、當時是縣長的陳敏爾回憶說,「在那樣的形勢下,一些原本非常堅定的市場派,也有點動搖了。那麼多請願書壘在一起,幾乎就是『民意所在』了。」

當年只有三十來歲的陳敏爾和他的同事們,面對的情形似乎比當年謝高華在義烏的境地還要「險惡」得多。

謝高華只要果敢地站在農民的身旁,他就可以因此而名垂青史。現在,陳敏爾們卻不得不與倔強的老鄉們「對峙」。

這種「對峙」,便是一次觀念上的大衝撞。

「我們覺得紹興布被自己己的市場打敗,不能單純地怪市場,應該多問幾個為什麼。」事後講起這樣的觀點,似乎人人都會贊同,但在當時要大聲說出來,就要有點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勇氣了。

為什麼紹興布敵不過江蘇布、廣東布和韓國布?

能不能比較一下,紹興布到底差在哪裡,我們的企業到底弱在哪裡?

難道關了輕紡市場,紹興布就可以避開廣東布、日本布了?

市場是一個全面開放的空間,在這裡進行商品交換,就要全面遵守市場經濟的規律,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公平是市場最重要的準則,根本不應該、也不可能存在什麼「保護」。

1992年9月,輕紡市場的北區市場開工。

動員大會是在施工現場開的,領導剪完彩後,就是奠基儀式。

在千百雙火辣辣的眼睛的注視中,一位溫州商人和一位紹興商人攜手走到現場,各拿一把鐵鍬為市場奠基培土。

掌聲。遲疑的掌聲,會心的掌聲,由衷的掌聲。

存掌聲中,陳敏爾大聲宣讀縣委、縣政府的倡議書,倡導「外地商品與本地商品一視同仁,外地商人與本地商人一視同仁,公平競爭,共同發展……」

市場的大門仍然大大地敞開著。

與此同時,對紹興布和紹興輕紡企業的清算開始了。

紹興布吃敗仗,關鍵的關鍵是在質量、款式和工藝上都已經落後了,而市場無非是讓紹興人更切膚地感受到了這一痛苦。

裝備的落後已到「慘不忍睹」的地步了,全縣五萬台織機,有一萬台還是解放前的鐵木織機,其餘的都是70年代的國產織機。而在江蘇、廣東的企業中已經較為普及的無梭織機,紹興只有四台,劍桿、噴水、噴氣織機一台沒有。一些新技術,如倍捻、減量染整等,許多廠長連聽也沒聽說過。前幾年市場好,大家忙於一個勁地賺錢,忘了給「母雞」加食了。

裝備的落後直接影響到工藝的先進性。就拿化纖網路絲來說,紹興企業用的是打拈工藝,這樣紡出的絲省工時、成本低。在前些年當然有競爭力,但是它的通透性差,缺乏下墜感,而且手感也不好,而江蘇、廣東已進步到了強拈工藝,生產出來的是模擬絲產品。同樣的原料比紹興企業多了一點工時,但是效益就差遠了,在輕紡市場上,模擬絲的布一米能賺十塊錢,還搶手,而紹興布只賺兩三毛仍無人問津。

「落後就要挨打」,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現在想起來,真是要感謝輕紡市場,是它給了我們當頭一棒。這一棒敲醒了紹興輕紡業。」幾年後,戴仲明滿懷感激地說。

這位當初鬧事最凶的「老江湖」,也是「見風轉舵」最快的人,正是他在1992年底率先淘汰老國產織機,以50萬元一台的價格從義大利購進一批劍桿織機,打響了紹興輕紡業「紡機革命」的第一仗。然後,又是他用化纖絲與麻絲混紡,發明了麻紗工藝,使這一新品種在紹興遍地開花。

據說是因為「不好意思」,戴仲明後來就沒邁進過輕紡市場一步,儘管他的廠子在那裡有攤位,但他自己卻只是隔幾天就遠遠地去望上幾眼。

「如果能讓我變掉這張老臉進市場,我願意再出7000元。」這是他與一位相熟的記者開的玩笑話,但也是這位耿直老頭掏出的心裡話。

只要是看到了問題的癥結,以紹興人的「八面玲瓏剔透」,又哪有過不去的橋、走不通的路?而在這次近乎於脫胎換骨的紡機革命中,紹興人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決然和奉獻,不禁又讓人想起他們的先王勾踐和他的卧薪嘗膽——兩千年之前的那出復興大戲,便正是在這片土地上轟轟烈烈地上演的。

在追述那段日子的時候,人們常常提到一個名字,陳炳法。

他是紹興縣第一批洗腳上田的農民之一。他跑供銷辦廠子,建起了光明絲織廠。為了引進一整套價值:i000萬元的設備,他一年內幾赴廣州。日本,終於,在設備安裝完畢的一周後,這位農民廠長因勞累過度不幸去世,時年只有45歲。

如今,光明絲織廠已經成為一家日產白布2.5萬米的大中型企業。那天,董事長、陳炳法的弟弟陳煜法領我們去參觀他的兄長當年為之殉身的設備。

在一間數百平方米的標準化車間里,96台整齊劃一的日本產噴水織機正轟轟作響,彷彿在大聲吼叫著一個並沒有走遠的人兒。

陳煜法談起他的兄長熱淚盈眶:「他是被過度的勞累和巨大的壓力擊倒的。要知道,那時候紹興縣裡的紡織廠,規模最大的不過百把萬元資產,他一下子借貸數千萬元引進設備,那份壓力和風險是別人無法想像的。他是想一步登天呀。」

然而,為了那市場的召喚,陳炳法和數百名農民廠長們還是衝出去了。到1997』年6月,紹興縣在四年多時間中累計投入技改資金100億元,引進無棱織機12000台,其他配套設備一應俱全。紹興人豪言,他們這是開了一次萬國紡機博覽會。

與此相對應。紹興布在輕紡市場的聲譽也日漸好轉,每米的價格從七八元上漲到十來元,又漲到二十來元,如今已是絲毫不讓江蘇、廣東布了,紹興人不但全面收復了失地,更讓他們的競爭對手感到了壓力。

在輕紡市場內,原有一條「香港街」是由六十多位來自港台的布商組成的。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這裡一直是最熱鬧、最顯眼的地方,他們的一舉一動幾乎能影響輕紡市場的流行趨勢和價格動向。但是,隨著紹興紡機革命的興起,紹興布的質量、花樣已完全能匹敵境外布。這條「香港街」上的生意漸漸地難做起來了,到1997年初,竟然就了無蹤跡了,原先的那些客商如今大多是以經銷紹興布為主業了。

到1995年,紹興輕紡業就出現了空前的繁榮。而當時世界範圍的輕紡工業又出現了滑坡唯有以江浙輕紡工業為龍頭的中國輕紡市場,抵抗住了這滑坡,而且創造了夕陽產業的朝陽現象。

1991年,紹興輕紡市場交易額為7.8億元,進入全國專業市場十強榜,名列第五;之後,它的位次一直在五六位之間徘徊。

1995年,市場交易額。150億元,一躍為全國專業市場第市場帶給紹興人的是一次痛快淋漓的脫胎換骨。市場在如今的紹興人眼裡,早已成了一塊無與倫比的寶地。

1996年,已改名中國輕紡城的輕紡市場內有一些店鋪公開招租拍賣,其中,面積為6.4平方米的一號鋪位競爭最為激烈,經過69個回合的競拍,最終一位紹興農民以71.4萬元中標,取得了該鋪位的三年使用權。這一價格創國內專業市場的天價,至今未破。

那是一個場面火爆的競拍景象,幾方爭持,一舉萬金。

在那個時候,是否還有人記得,就在不遠的幾年前,這裡的鋪位還是要靠攤派才租得出去,這裡的市場差點在喋喋不休的聲討聲中半途夭折?

在日後關於輕紡市場的報道中,很少有人提到上述的那段曲折經歷。面對一個神話,人們似乎更喜歡用一種徹頭徹尾的喜劇手法來描述它,而將某些過程不經意地「避諱」掉。

但是我們還是要把它記錄在這裡。

這是歷史的本來面目。唯其有了這樣的曲折,才顯出社會進步的艱難,才能真實展現出農民在市場大風浪中的心路歷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