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突圍在曙光中 攤派出來的市場

紹興輕紡市場是當今國內僅次於義烏小商品城的第二大專業市場,它是亞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但是,也許沒有人會相信,在並不久遠的九年前,它還是一個需要攤派才能勉強開張的市場。

攤派兩字一點都不用帶引號,因為那是正兒八經的攤派。

並且,它差一點被當地農民用炸藥包給炸掉。

紹興,在中國歷史上可是個大大出名的地方。

就人物而言,這裡出現過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卧薪嘗膽的勾踐、文才蓋世的陸遊、佯狂佯瘴的徐渭、豪俠伺儻的秋瑾、深刻尖銳的魯迅……除了這些響噹噹的名字,紹興人物中,最出名的還有一類,就是紹興師爺。

魯迅先生曾言:我總不肯學做幕友或商人,這是我鄉衰落的讀書人家子弟所常走的兩條路。自古以來,紹興一直是一個出師爺的地方,即所謂的「無紹不成衙」、「天F師爺紹興半」。

有人曾把繁體的「紹興」兩字拆開,為紹興人畫了一幅漫畫像:

拗七拗八,一支刀筆,一張利嘴;到處認同鄉,東也搭半個月,西也搭半個月,一言以蔽之日:八面玲瓏剔透。

寥寥數言,紹興人的精明和耐勞已躍然紙上。

以這份精明、耐勞和地產的豐裕,紹興從來就是一塊風流繁華地。

紹興最知名的行業有三缸:酒缸、醬缸、染缸,其中又以染缸最具規模。

所謂染缸,也就是織造印染業。紹興出產的越綾,早在唐代已非常風行,據史載,唐末的浙東觀察使每十天就要向朝廷上交越綾一萬五千匹,可見當時紹興輕紡業的繁榮。

走進近現代,紹興的「三缸」中也是染缸發展得最快。

改革開放的序幕一拉開,領風氣之先的紹興農民便沖在了前面,當地的鄉鎮企業迅速崛起,形成了與「蘇南模式」並稱的著名的「寧紹模式」。這其中,輕紡業挑了重頭。在80年代初,紹興縣就擁有了2000多家鄉鎮紡織企業,近5萬台織機和20餘萬名由農民充當的產業工人。

到1984年前後,紹興的輕紡業就領略到了繁榮的喜悅。

據統計,當時紹興年產各種面料已近十億米,可供全國人民每人縫製一件新衣裳了。而當時國內許多地方的經濟才剛剛開始騰飛。

在當時的紹興。並沒有一個像樣的專業市場,只是在輕紡企業較集中的柯橋鎮上有一條百把米長的「布街」。

紹興人很驕傲,他們的市場是靠一萬多名「既精明又耐勞」的供銷員給跑出來的。、可是,過了兩年,「風水」突然倒著轉了。國際輕紡市場出現周期性疲軟,脆弱的中國輕紡業措手不及。國內輕紡企業出現大幅度滑坡,紹興境內也是一片風聲鶴唳。有一年,縣經委搞了一次摸底調查,結果一出來大家都嚇了一跳:全縣輕紡企業的應收款、庫存及三角債加起來已達到了13億元,競相當於所有銀行貸款的總數。

老路似乎已走到盡頭了。縣領導一班人心急火燎,這時,義烏人的經驗正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他們便也想到了辦個市場。

既然義烏人能搞得那麼成功,為什麼我們不也來試一試?

規劃很快做出來了,是一個佔地兩萬平方米的棚屋結構的大場子,模樣有點像義烏的「第二代市場」,起名是:紹興輕紡市場,以專銷化纖面料為主,地址就選在原先的「布街」上。

建這樣一個市場,起碼要500萬元。縣裡出一點,銀行貸一點,各大企業不但要積極進場,還得再募捐一點。可是,方案一推出,好多農民老闆有點算計不過來了。

紹興縣第三紡織廠廠長戴仲明,至今仍記得當初找他談話時的情景。這位五十掛零、鄉村會計出身的「老江湖」當時滿腹的狐疑。

「現在生意那麼難做,跑出去還賣不出布,坐在家門口反倒賣得出了?」

「不能這樣看問題,市場辦起來,就會有人來,紹興布的名聲就會大起來,而且,市場辦在家門口,信息還靈一點哩。」

「話是那麼說,但是能行嗎?」

「不行的事政府能幹?縣裡早派人做過調查了,目前國內的服裝市場是有不少,但是專門搞面料的,特別是專做化纖面料的還沒有。如果搞一個,肯定會吸引不少廠家,咱們搞這樣的市場有基礎。」

「八面玲瓏剔透」的農民廠長還是將信將疑,「萬一搞不成呢?」

「怎麼會搞不成?要有信心嘛。這樣吧,你就帶頭出個7000元,進場後的管理費免五年,就當支持縣裡的工怍。」

話說到這個份上了,戴仲明一咬牙,「那就支持吧。」

范天福是當時的鄉鎮企業局局長,後來出任中國輕紡城開發管委會副主任。如今,他笑著談到這件事:「說得難聽點,這已幾近於攤派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