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風雨洗禮 凹地效應

在當代中國的經濟奇蹟中,曾經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過「凹地效應」。

在整個80年代,深圳是中國最大的一塊凹地。特區政策的優惠性產生了巨大的誘惑力,使大量國內資金和優秀人才「孔雀東南飛」。後來,深圳的秀才們寫了一本書,叫《深圳的斯芬克司之謎》。

其實,最重要的謎底之一,便是凹地效應。

義烏也是一塊「凹地」,不過這是一塊農民兄弟們自己挖掘出來的「凹地」。

1983年,張德力聽說義烏開城招商,便將信將疑地趕了來。

這時他的流動攤販隊已經發展到了十多個人,他們在當時的篁園路謀了四個攤位,漸漸地,他們的附近就成了鞭炮和農村文化用品的小集散中心。

漂泊多年的張德力終於有了到家的感覺。

現在,張德力已經是一家擁有。120人的服裝廠廠長,他在義烏和奉化的市場上都有自己的分店或攤位。

當年,在金衢、溫台盆地上,流散著成千上萬像張德力這樣的農民,他們跟水一樣地四處流淌,找不到一個聚積的地方。後來,他們突然發現了義烏這塊當時獨一無二的「凹地」,於是,幾乎是不假思索地,他們立即像潮水一般地蜂擁而來。

一個巨大的凹地效應產生了。

1984年6月,一位叫朱恆興的有心人對小商品市場進行了一次較詳盡的摸底調查,據他記載:在小商品市場,每天前來參加交易的人數為6000人,旺季可達10000多,其中六成以上是外地人,以溫州、台州人居多。上市的商品多達3000多種,本地產工業品約佔三分之一,其他大多是來自省內鄉鎮企業以及江蘇、廣東等地的產品,而銷往地多為長江以北及雲貴等省份。很顯然,一個跨越省界、輻射全國的市場網在當時已顯雛形了。

有意思的是,當年前來投奔義烏的除了散兵游勇式的商販,更有整個整個的市場。

下面是我們親身採訪過的事例:當時,在浙南的麗水曾經冒出過幾十家小型金筆工廠,因而也培育出了一個很紅火的金筆市場。然而,當地有關部門總是看它不順眼,連著一年多在市場里抓「偷稅漏稅」,抓「非法商販」,結果很快市場漸漸萎縮,終於沒了蹤跡。而在義烏,則迅速地興起了一個金筆集散中心。

1992年,麗水地區搞思想大解放,新聞媒體拿來反思的第一個例子就是:金筆市場為什麼跑了?

如果說,麗水的金筆市場是被逼跑的,那麼,還有不少市場則是給吸引走的。在溫州的樂清,曾經有過一個規模不小的服裝市場,但是,隨著義烏的興起,經商農民紛紛遷巢義烏,道理程簡單:義烏的地理條件比樂清好,通鐵路,通國道,更重要的是,義烏的人氣足,生意自然旺。

1990年前後,有位溫州幹部做過一個統計,他發現80年代初在溫州從事小商品經營的個體戶,後來有一半以上的人去了義烏。因而他得出結論說,義烏市場是靠溫州人撐起來的。

而在台州、紹興以及金華地區的一些地方,我們也經常可以聽到義烏市場是某某縣人撐起來的等說法。

這些說法的總和,其實是:義烏人擺了個大戲台,把全浙江農村的名角都吸引過去了。

義烏這塊「凹地」,不但吸納了商流、吸引了人才,還吸納了資金、技術和信息。

有資料顯示,到1985年,義烏市場的資金年吞吐量就達到了20億元,這對於一個山區農業縣來說,已是一個天文數字了,而十年之後,更飆升到了280億元,全縣的資金凈回籠為23億元,竟佔到浙江全省總額的三分之一。

1984年底,《文匯報》記者沈吉慶聽上海的熟人說,在浙江有個叫義烏的地方,一種新穎小商品或新技術,只要在國內的城市商場一出現,沒過多久,人們就可以在義烏市場上找到它了。他便饒有興緻地趕到了義烏,呆了三天了寫出一篇《小山溝里的大市場》,這是義烏市場第一次登上全國性大報。

他寫道,在小商品市場周圍活躍著2000多家家庭工廠,而義烏人的技術都是商販們從全國各地帶來的:塑料加工是從廣州學來的,針織工藝是從紹興、嘉興引進的,童鞋製作是從溫州移植的。

他還講了一個很生動的故事:市場上有位經營戶,聽說在城市裡太陽帽的生意非常好,就特地趕到杭州去買了一頂回來,鑽研了三天,就仿製出了一模一樣的太陽帽,在義烏市場上一露面,果然很搶手。

半年之後,在義烏市場上。加工經營太陽帽的農戶就達到了3000人,成了當時國內最大的太陽帽產銷中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