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風雨洗禮 「到義烏去」

如今,在中國許多農民商販的心目中,義烏是一個非常神聖的地方。

「從義烏來」,「到義烏去」,幾乎便是人們奔赴致富之路的同義詞。

但是,在公元20世紀80年代以前,義烏從來就是一個毫不引人注目的小縣城。它沒有什麼可以自豪的東西:地處浙中盆地,三面環山,狹窄的街道、低矮的木屋,1980年,全縣28萬勞動力,剩餘勞力達15萬人,人均年收入只有88元。

今天的義烏人,被形容成具有強烈協作意識、豐富想像力和鍥而不捨精神的當代農民的典範。而義烏人更願意說t他們從來就是這樣的。他們舉的第一個例子,便是關於9義烏」來歷的傳說。

義烏,也就是「有義氣的烏鴉」。

傳說,古代有一個叫顏烏的孝子,出身貧寒,卻深知禮儀,孝順父母。有一年,與他相依為命的母親去世了,他沒錢辦喪事,只得在山中築墳安葬。他日里負土堆壘,夜間通宵守墳,單薄的身子日漸消瘦。

山上的一群烏鴉被感動了,它們紛紛銜土相助,在七七四十九天里,終於一口泥一口泥地把墳築好了,而那群烏鴉的嘴巴也全都啄壞了。

這個傳說,多次出現在先秦諸子的著作中,可見流傳之早之廣。秦始皇元年,此地定名為烏傷縣,唐朝武德七年改為義烏。

細細咀嚼,似乎真的可以從這個傳說中回味出一點協作、想像和鍥而不捨的意思來。

傳說很浪漫,縣史極悠久,但這一切都無助於改變義烏人的命運。

近百年來,義烏最出名的卻是「敲糖換毛」。

義烏是江南著名的產糖區,千百年來盛產紅糖,同時義烏土地貧瘠,為了提高糧食產量,當地有雞毛肥田的習慣,俗稱「塞毛」。為了收集雞毛,農民們常常肩挑糖貨擔,手搖撥郎鼓,走村串鄉,「敲糖換毛」。

新編撰的《義烏縣誌》是這樣記載的:早在清乾隆時,本縣就有農民於每年冬春農閑季節,用本縣土產紅糖熬製成糖餅或生薑糖粒,去外地串村走巷,上門換取禽畜毛骨、舊衣破鞋、廢銅爛鐵等,博取微利。清咸豐、同治年間,糖擔增售婦女所需之針線脂粉、髻網木梳等小商品。抗日戰爭前夕,本縣操此業者增至近萬人,並發展成為獨特性行業 ——敲糖幫。

很顯然,敲糖幫便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商販了。這些人熟悉民間,頭腦靈活,吃苦耐勞,還懂點生意經,義烏人的精明和堅韌恐怕便由此遺傳。

解放後,鄉村供銷社收購質量較好的雞毛供出口,敲糖郎日漸增多,在70年代前後,至少有一萬餘名農民以此為生。當時誰也不會想到,就是從這些整日里東奔西走的敲糖郎手中的撥郎鼓裡搖出了中國最大的小商品市場。

1978年,在義烏東部的二十三里鄉、福田鄉出現了自發的鄉間集市。十多副貨郎擔在那裡設攤,出售各色針頭線腦、自製的雞毛撣子、板刷,可以用現錢,也可以用雞毛換購。由於價格便宜,地點固定,大大方便了四周的農民,一天下來,營業收入最多可有十多元,遠勝過走村串鄉「敲糖換毛」。

一時間,歇擔設攤成了新風氣。

很快,這樣的攤集蔓延到了縣城稠城鎮,一副擔子擺下來,附近馬上冒出兩三副,然後更多。小攤位蜿蜒而行,吆喝聲漸成聲浪,僅僅半年時間就發展到了二百多攤。

自然地,一個小百貨集市就呱呱落地了。

這時,一個個讓人惴惴不安的懸念也已經漸漸逼近了:

這個小百貨集市到底能開多久?

當地政府是怎麼看這件事的?

張德力式的命運是不是也正在不遠處等著這些敲糖郎?

便是在這種如履薄冰般的氛圍中,日後的「中國第一市場」上路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