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夢誰先覺 靈昆島的故事

下面再說說靈昆島的故事。與溫州十大市場相比,靈昆島不是一個很出名的地方。

但是,靈昆島幾乎就是溫州市場的一塊活化石。

靈昆島四面是水,孤懸江心,與溫州市遙遙相望。它的方圓面積只有3.6平方公里。而在這個島上,卻聚集了200多家服裝加工廠,每天生產西裝近一萬件,產品銷往全國27個省市的500家商場。

靈昆島,整個兒就是一個規模不小的服裝專業市場。

十多年前,靈昆島跟浙江沿海所有的小島一樣,30來戶人家,靠撒網捕魚為生,島民們的生活貧窮、蒼白而自得。

曾幾何時,隔江吹來的市場風,撩動了島民們古井般的心。

有人開始出島了,有人棄船上岸,去那塊離他們並不遙遠卻讓他們膽怯而陌生的陸地上謀生了,這其中的甘苦不足與外人道。

過了一兩年,有人回來了,帶來了一手做服裝的好手藝。

於是,第一家服裝鋪子誕生了,由於手藝好,價格低,生意竟很不錯。便有鄰居把自家的孩子交來做學徒。島民是天生慷慨而爽直的,便全心授徒,傾囊而出。不久孩子就出師了。他便在師傅的鋪子旁開起了鋪子。

出師一個就增加了一爿服裝鋪,越來越多的孩子來,越來越多的鋪子就開起來了,這使得靈昆島的服裝很快成了氣候。

漸漸地,有外地人擺渡到靈昆島來買服裝了,他們一捆一捆地扛回去,也把靈昆島的名聲帶了出去。

更多的人來了,靈昆島陡然間熱鬧了起來。一些陸上的人發現島上的「人氣」居然比陸地上的還要好,便也紛紛捨近求遠,把服裝背到靈昆島來賣,然後,又有服裝工廠索性遷到了島上,產供銷一條龍。全在島上完成了。

市場,就這樣不經意地呱呱落地、蹣跚學步了。

我們說靈昆島是溫州市場的活化石,是基於這樣的事實:

靈昆島的市場是在家庭工廠的基石上發展起來的,而在80年代中期以前的溫州,全民皆商式的家庭工業正是專業市場得以萌芽的最初土壤。

有一個稱呼上的變化不太被人注意到,今天所謂溫州的十大市場,其實最早被稱呼為「十大產銷基地」。這一方面是因為在當時「市場」還是一個半違禁訶匯,另一方面則體現出溫州市場的一大特點,那就是前店後廠,由產帶銷,家庭作業,合作分工。

在靈昆島,市場正是由一家一戶開始,漸漸地由點成片,便演變成了一個「專業服裝島」,並因此產生出規模效應。而在運營上,則體現了社會化的分工。

島上的每個家庭工廠,其實並不獨立完成一件服裝的整個工藝。他們中間,有專門剪裁的,有專做袖子的,有專做領口的,當然也有專做成衣的,分工合作已非常地精密和默契。這種結構使得靈昆島生產的服裝精細度大大提高,成本卻相對較低。

在生產之外,島民中還自然地分化出了新的分工,有人長年在外,專門從事布料的採購,有人專事成衣的銷售,有人專事運輸,如此等等。

小小靈昆海島,大大服裝市場——其中,便蘊含了溫州市場的全部秘密。

有資料顯示,到80年代初期,溫州已擁有工業品市場130多個,為浙江最多。1984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經濟學家馬洪在專業市場發達的樂清縣做了一次「萬元戶情況的調查」。結果發現,該縣竟有7000個萬元戶,佔全縣總戶數的8%。

同年,溫州做過統計,隨著家庭工廠和專業市場的發展,當時溫州已有70,5的勞動力從農田耕作中轉移了出來。在整個農村的產值中,工副業產值已大幅度超過傳統的農業產值,上升到了65%。

1994年,馬洪再次談到溫州現象,他說:「溫州的十大專業市場在80年代影響了整個中國市場的發育,其生動的市場機制和優秀的市場開創者曾推動了全國市場的發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