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夢誰先覺 話說宜山

「要說宜山是怎麼發起來的,它是從全國人民的衣料邊角縫中鑽出來的。」舒坦地坐在陳志國那幢造價80萬元的「豪宅」里,聽他追憶艱辛往事,不免讓人時時生出一種不真實感來。

在以後的採訪中,這樣的不真實感曾經一而再、再而三地產生過。

但最後,我們發現它們都是千真萬確的。

「我們這裡是個半山區,田很少,人均還不到三分,不夠種,從1960年開始就搞單幹,沒把田交出去。為什麼?交不了,一交就餓死人。宜山的土紡布是溫州有名的,各家各戶紡出來的土布有得多,鎮上就有人拿出去賣,這行當,一直有人干。」

身強力壯的陳志國當年也是干這行當的。據他說,他所在的村400多戶農家,起碼有500人長年在外跑。

「後來大家管我們叫購銷員,好聽多了。其實,當時主要是到城市裡收購破棉花和布廠的下腳料,背回來紡成再生布,再拿出去賣。」

就是這樣的一收一賣,使陳志國們成了地地道道的「市場人」。1979年,有一位姓林的農民在鄭州的一家紡織廠搞邊角棉布料,正好廠里的倉庫積壓了一批腈綸布邊角料,廠里一定要他「搭」了走。好在這批布只要幾分錢一斤,小林就帶了一大堆回到宜山。

在街上一擺就是好幾天,沒有人對腈綸布頭感興趣。那時宜山的再生布是用棉布和棉花做原料的,腈綸、滌綸的邊角料一上開花機,就會冒煙起火。

小林知道這回是虧了,但也沒法子,自己又要出去跑生意,臨出門做了個順水人情,把這批腈綸布一古腦兒送給了隔壁的孫老太。

誰知,這順手一送,把宜山送上了天。

孫老太,當地人都叫她阿茶婆,據說,年輕時是一個貌美人俏、心靈手巧的織布高手。這回,一大盆沒用的腈綸布堆在腳邊,她動開了心思:能不能讓這批腈綸布頭開花,再生成纖維,紡成紗?

「那時,我們都說阿茶婆犯痴,城裡人都沒辦法的事,她一個老太能行?」陳志國回憶說。

可是,阿茶婆還真行。老太太每天不思茶飯,關在屋裡琢磨。她嘗試用手工操作對腈綸的下腳料進行開花,接著她又製作了一架簡易開花機。一個月後,當阿茶婆抱著新織出的再生腈綸布擺上大街後,人們大為驚異。

「那真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布,摸上去很柔軟,很光精,簡直和新的一模一樣,比起用舊棉布舊棉花紡的布不知好上多少倍。」陳志國至今說起來還津津樂道,畢竟那是一塊改變了他和宜山人命運的布。

像風一樣,孫老太發明再生腈綸紡織技術的消息傳遍了山鄉。要知道,在當時的國內,腈綸邊角料幾乎是被當成無用的廢料處理的,如果能把這些廢料再生利用,宜山人無疑是打開了一扇金礦之門。孫老太是無私的,每來一位鄉親她就笑呵呵地手把手地直到把他們教會為止。宜山區的再生腈綸很快形成了氣候,到1981年,全區的再生腈綸紡織機就達到了兩萬台。

「在宜山,當時一戶人家只要投入160元錢,就可以改造出一台土製的紡織機。我們這些人也開始全部跑腈綸邊角料的採購,那真是太容易了,人家廠里正愁沒地方丟呢。」說起那陣子,陳志國當然很得意。

再生腈綸紡成布後,宜山人再把它製成運動衣褲、兒童拼衫、腈綸地毯、腈綸花邊等等等等……宜山遠近出名了。

一個宜山腈綸紡織市場,脫胎而出了。

1983年春天,被宜山人尊為「當代黃道婆」的孫阿茶去世。那一天,宜山數萬台織機、上千戶家庭的男人和女人,都停下了手頭的活。整整三天,宜山村村不聞機杼,夜夜有人暗泣,出殯那天,送葬隊伍排成隊,繞過了兩座山。

同年的11月29日,國務院副總理萬里在全國農村工作會議上三次提到宜山,他說,「大家都應該到宜山看看,那裡展現出農村生產力充滿生機的發展前景。」

宜山是溫州十大專業市場中成名最早的幾個之一。

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那幾年,全社會的生產力剛剛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壓抑已久的消費潛能,特別是農村消費力面臨著一次總爆發,而同時,像溫州家庭工業這樣的先行者,正具備了一股遏制不住的生產衝動。這兩大扇麗之間的無序衝撞,便需要有一柄「扇把」將它們聯繫在一起。

顯然,十大市場的出現,正是充當了這個「扇把」的角色。

在這裡,我們把這十大市場的名字一一抄錄下來。因為在中國專業市場發展史上,它們的地位實在是太顯赫了。

除了宜山之外,它們分別是:橋頭紐扣市場,柳市低壓電器市場,湖前塑料編織袋市場,北自象建材市場,仙降塑膠鞋市場,水頭皮革市場,蕭江編織袋市場,金鄉鋁塑標識市場,錢庫小商品市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