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 兩個民國:從極度自由到「統制經濟」 空前強大的民營經濟

在北洋政府時期,民間企業家空前活躍並控制了重要的產業領域,國史之上,與之堪對應的,僅有漢初的「文景之治」。在產業上,出現了一些重大的變化。

最重要的事件是金融業的民營化。

一個國家是不是一個完全的市場經濟國家,金融業的自由化程度是關鍵性指標。1915年,袁世凱稱帝,蔡鍔在南方起義,北洋政府為擴大軍備,大肆印發巨額鈔票,導致紙幣貶值,財政部為應付危機,宣布將兩大發幣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合併,期間兩行停止兌付。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公開違抗停兌令,這就是經濟史上非常著名的「中行事件」。袁世凱稱帝未遂身死,與副總統馮國璋關係密切的梁啟超被任命為財政總長,在他的全力支持下,中國銀行成立股東會和董事會,總裁、副總裁從選舉產生的董事中選拔,同時擴大招募商股,經過三次擴募,到1922年,民營資本已佔股本總額的91.75%,昔日的中央銀行竟然就此實現了完全的民營化。受中行模式影響,交通銀行也由官辦變民營。

中國銀行的股東們還把總部遷到了上海,當時的經濟界有一個共識,即希望學習美國,將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南北分立,以免互擾。上海的12個銀行家還發起組建了上海銀行公會,這些銀行家大多出生於19世紀80年代,此時年齡不到40歲,而且全數受過現代金融教育,多數畢業於歐美或日本的名校。在他們的斡旋下,各地公會聯合組成了全國銀行總會,它成為一個可以與北京中央政府公開博弈、直接影響金融政策的銀行家集團。有一例可見他們的獨立性和影響力:1920年秋,中央政府決定發行政府債券,上海銀行公會以舊債券清償不力為理由,拒絕認購所有債券。中央政府只好派代表與銀行家們談判,最後同意建立統一的國債基金會,將關稅餘額作為償債基金,再由英國人掌控的海關總稅務司作為第三方進行管理。中央權威一地雞毛,可見一斑。

除了金融業,企業家集團還控制了重要的生產資料市場。

當時中國的工業經濟中,紡織業和麵粉業為最大產業。1910年之後的十年間,日本商人一度控制了這兩大產業的現貨和期貨交易市場,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之後,榮宗敬等人相繼組建了由中國商人蔘股的麵粉交易所和紗布交易所,所有會員齊聚一堂,宣誓與日商決裂,由此奪回了生產資料的價格控制權。1920年7月,虞洽卿創辦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票券、棉花、布匹、糧油等均可在此交易,是為中國第一家正規的證券物品交易市場。

在空前自由的市場環境中,湧現出一大批在當時全球商業界都堪稱一流的企業家,如棉紡和麵粉業的榮宗敬、榮德生兄弟,紡織業的張謇和穆藕初,航運業的盧作孚,銀行業的張公權和陳光甫,化工業的范旭東,火柴業的劉鴻生,水泥業的周學熙,百貨業的郭樂和馬應彪,出版業的張元濟,等等。

在這一時期出現的實業投資熱,是中國的第二次工業化浪潮。與上一輪的洋務運動時期相比,它有明顯不同的特徵。洋務運動的主角是洋務派大臣以及附庸於他們的官商,其工業化的特點是對軍事工業的關注,優先發展重工業,以國營資本為主力,創辦大型企業為主軸,到後期則把重點放在鐵路、礦務和鋼鐵等資源性領域。洋務運動因而奠定了中國近代重工業的基礎。此次工業化則是一次民營資本集體崛起的盛宴,它的主角是以贏利為主要動力的新興企業家,他們投資的產業主要集中於民生領域,以提供消費類商品為主,面大量廣的中小企業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在此期間,中國完成了輕工業和服務業的布局。這一特徵與1978年之後的中國民營公司的成長路徑驚人的類似。

中國民族經濟的基礎,就是在這一對期基本奠定的。從經濟增長率的數據上看,儘管有不同的統計結果,但是,高速增長是一個不爭的共識,根據國內學者的計算,工業增長率在1912年到1920年間達到13.4%,1921年到1922年有一短暫蕭條,1923年到1926年為8.7%。 美國的經濟史學者托馬斯·羅斯基指出,1912年到1927年中國的工業平均增長率高達15%,在世界各國中處於領先地位。在近百年的現代經濟史上,這樣的高速增長期只出現了三次,其餘兩次分別是20世紀50年代的第一個五年計畫(1953-1957年)和1978年之後的改革開放時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