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 洋務運動:缺乏現代性的現代化變革 洋務運動不是一場「遲到的運動」

後世史家常常喟嘆,中華民族錯過了近代工業文明的萌芽期,因而受到列強的侵辱。然而,若進行一次全球環視,答案也許會不一樣。在中國開始洋務運動的19世紀60年代中期,後來成為全球最強經濟體的三個國家——美國、德國以及日本——也剛剛完成了國家的統一,並相繼開始它們的現代化之旅。

美國在1865年結束了南北戰爭,林肯總統雖然解放了黑奴,但種族隔離仍然持續,南北對峙情緒未消。在1860年前後,美國人口佔全球人口總數的3%,全美超過8000人口的城市只有141個,鋼鐵產量不足100萬噸,歐洲的報紙直接將之比喻為「跟在英國、法國後面的小兄弟」。1865年,後來成為美國首富、此時年僅30歲的安德魯·卡內基在賓夕法尼亞州與人合夥創辦卡內基科爾曼聯合鋼鐵廠;就在同一年,李鴻章也向清朝廷遞交了《置辦外國鐵廠機器折》。也是在這一時期,德國剛剛完成統一,1870年,以「埃姆斯電報」事件為導火索,普法戰爭爆發,普軍大獲全勝,在巴黎凡爾賽宮宣布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成立。美國與德國分別在1879年和1873年宣布接受金本位制。

日本與中國進入現代化的時間更是驚人地接近,明治維新與洋務運動幾乎同時拉開帷幕:1868年1月3日,西鄉隆盛率2000人從鹿兒島北上,發動「王政復古」政變,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迎回明治天皇,日本進入維新時期。

通過比較便可以得出結論:中國的現代化並不是一場「遲到的運動」,遲到不是落後的理由。洋務運動之所以會功敗垂成,甚至一直到今天,中國仍然沒有成為一個完全的市場經濟國家,則有另外的原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